王旭辉 江于金
摘要:为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稳健发展,需紧抓建筑施工项目经营风险管理要点,所以,工程质量的目标管理简单来讲,是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保证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风险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风险
1.1 缺乏应有的风险管理意识
从现状来看,项目进行招标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竞标行为,这就使招投标风险大幅增加。
有些施工企业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对风险管理则较为忽视,所以施工管理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安全防护的相关措施未能做到位,所需资金未得到满足,这对管理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参与施工的相关人员并未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企业的岗前培训也流于形式,这就使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提升,管理风险的发生概率也大幅增加。
然而,有些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小,施工企业并未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挂靠以及分包是常见的,而这就使工程质量难以提升,安全隐患也很难得到消除。
还有,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未能完成好技术交接工作,这就使工序衔接受到影响,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幅增加。
1.2 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国内的一些建筑企业未认识到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并未构建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当然,部分建筑企业已制定出风险管理制度,但其中存在的缺陷明显,管理功能、任务分配模糊,相关人员所要承担的职责也未能得到明确,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责任追究难以实现。
对于企业来说,在对管理风险进行评估、防范时,采用的措施不具有针对性,而且应急预案也未建立起来,面对安全事故时会出现无法应对之感。施工人員未能按照既定的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也较低,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的措施
2.1 加大投标管理力度
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招标活动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招标流程的管理力度,确保城建单位自身的能力、资质等均符合工程施工设计要求。首先,要确保工程招标活动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审核、把关竞标单位的资质,比如资质证件是否是齐全、既往优质工程的承建情况等。其次,做好有关保密工作。对招标单位即评标人相关信息要做到严格保密,以防部分因“人情关系”及利益驱动等降低招标的公平程度。最后,综合分析中标单位的情况,确保其能和项目施工要求的各种条件相吻合。
2.2 增强信息管理
根据申农的观点,信息存在的目的就是消除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某些不确定性因素,而这里所说的不确定性,换句话说其实是我们所说的信息不完整。因此,如果信息增加,不确定性将降低,风险将相应降低。在极端情况下,当建设项目的信息是属于完整信息时,那么就可以说该建设项目没有信息风险。当人们对信息视而不见时,经济行为的风险最大。显然,信息不完整本质上与风险有关,换句话说,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缺失,信息不完整。因此,除传统的风险管理策略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项目管理还应加强信息管理,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和项目风险的目的。
2.3 持续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还要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由于建筑公司的利润和自身发展与职业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须更好地降低安全风险,才能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风险防范措施有:使用一些技术来传达安全隐患,明智地转移项目风险,如保险公司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并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一种更合适的风险预防措施;须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通过测试后才能进行施工;施工现场须配备安全设备,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须公开技术,进行安全培训,做好防护、检查、准备、改进等工作。
2.4 优化工作人员素质
合理建设项目建设人员的结构要求优化分配各学科的人才,以形成内部审计机构,而不仅仅是金融专业。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企业所存在的组织形式,综合考虑多方面客观因素,结合施工阶段的特点,合理选择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模式。
此外,有必要增加人员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建设项目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并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开发。同时,也必须重视员工的道德素质,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选择具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开展相关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2.5 立足实践,所提策略具有高度科学性与实用性
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目标应当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维护施工秩序,实现建筑工程按时、按质、平稳地交付给业主的目标。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保持管理理念和知识的及时更新,跟上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保证自身施工管理素养符合行业需求。对于具体的施工管理优化策略,该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当前,常规化的施工管理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足以应付建筑工程在正常情况下的施工管理,而暴露出明显问题的是应急处理这一块,许多建筑企业和施工管理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遇到突发状况时通用的管理机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因此,施工管理团队的当务之急是加紧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通过借鉴经验、摸索实践规律,建立起一套符合现代化施工管理体系的应急处理机制。二是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进入21世纪,工程建设技术和程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也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施工管理团队应该加大信息管理这块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管理团队,不断提升团队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
3 结束语
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良好的施工是效果,提升其整体效益,逐渐将项目管理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解决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同时,项目管理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实践的时候,不仅采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还注重对新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结合,构建、优化完善的管理机制,满足不同建筑工程的需求,以此保证项目管理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贺涛,张勇博.项目管理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03-104.
[2]邱鑫.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