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枪老王
前文我们提到,63式的机匣沿用了56半的设计,在大方向上走上了歧途。但在一些细节上,63式的设计十分亮眼,体现了那个年代中国枪械设计人员的智慧,我们就按照拆解的顺序讲一讲。
和56冲一样,63式采用了标准的前卡后挂弹匣,但容弹量偏少——只有20发。
前卡后挂弹匣是一种非常结实的弹匣安装方式。美国M16步枪的直插式弹匣需要较深的弹匣井,会占用一定的结构重量。而前卡后挂弹匣无需深弹匣井也可保证安装稳定,是当年更为主流的弹匣安装方式。63式采用前卡后挂弹匣并没有任何的争议。
但20发弹匣的争议就很大了。就步枪的发展潮流看,即使在60年代,20发弹匣已经显得有点不够用了。比如说M16步枪一开始配备的也是20发弹匣,但迅速就推出了30发的版本。我估计,当年63式的设计人员之所以要推出20发弹匣,可能也是因为“苦香蕉久矣”。
7.62×39毫米枪弹是一种大锥度胖子枪弹,在容弹量达到30发之后,弹匣注定又长又弯曲,形状酷似一根大香蕉。除了容易钩挂、不便携行外,香蕉弹匣还很容易挨地。从理论上讲,射手可以在射击时把弹匣底部撑在地面上,以便辅助稳定枪械,但弹匣的支撑并不稳定。传统栓动、半自动枪械较为平坦的底部反而是比较便于支撑的。
早期M16步枪的20发弹匣。20发弹匣本身并不是过错,但如果只配发20发弹匣的话,就是一个妥妥的过错了
卧姿射击中的AK步枪。如果图中的射手趴得更低一些,香蕉弹匣的“翘脚脚”就一定会支地。如果是软质地面还好说,硬质地面弹匣很难支撑稳定
相比之下,AK12步枪弹匣底部的“扁平足”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我个人希望我国新一代步枪的弹匣上也能增加类似的设计
从左到右依次是81式、56冲、63式的弹匣,63式彈匣侧壁并没有打补丁,而是以加强筋的方式增加强度,重量会略轻一些
一种最简单的快速装弹器,射手可以用桥夹给弹匣装弹。图中的快速装弹器成本非常低,完全可以和桥夹以1比X的比例发放
63式的20发与10发弹匣,注意图中的20发弹匣和前文中的并不完全相同。我个人不太理解10发弹匣的设计意义
81杠和56冲(右)机匣盖的“扣眼”。枪械的复进簧是一个吸油大户,而“扣眼”正好位于复进簧后方
20发弹匣能显著解决香蕉弹匣的一系列BUG。也正因如此,即使在今天,20发弹匣也没有彻底退出现役。但20发弹容量实在是偏小了。如果当年的63式步枪能同时装备20发、30发两种弹匣就好了。
此外,就个人手感而言,我感觉63式弹匣的重量要显著低于56冲弹匣。一般而言,20发弹匣的质量要比30发弹匣轻三分之一左右,但感觉告诉我,63式的弹匣重量小了远不止三分之一。以前我们讲过,苏联人给AK47设计了人类历史上最结实的弹匣,但弹匣重量也大到可怕。在63式上,设计人员很可能减轻了弹匣壁厚,以降低弹匣质量、减小士兵的负担。
但我对63式弹匣的重量预估完全依赖于视觉和手感。从视觉上看,我明显感觉63式的弹匣更薄,一些部位也没有AK47/56冲弹匣上的补丁加强,重量轻是必然的。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亲自测量过63式弹匣的重量,一切结论还要以最终测量数据为准。
我们都知道,63式步枪设计了空仓挂机,也可以使用桥夹装填。对于一款诞生在1960年代的步枪而言,桥夹装填实在是太过落伍了。桥夹装填需要在枪械的机匣上设计巨大的让位槽,会大幅度降低枪械的封闭性和可靠性,是一种典型的得不偿失的设计。
但也有一些人为63式辩解,认为63式随枪配备了7个弹匣,弹匣内共计140发枪弹,数量并不比56冲少(4×30发),对于当年而言是足够的。有些人认为,设计桥夹装填的本意并不是让射手在战斗时用桥夹压弹,而是在战斗间隙,把枪械当作大号快速装弹器使用,以便给空弹匣内压弹。因此,63式的桥夹装填并非罪过。
但以上的说法完全是本末倒置。如果真要在战斗间隙给空弹匣装弹,给射手配发一个快速装弹器就可以了。快速装弹器的质量很小,成本极低,甚至还可以当成耗材使用。把枪械设计成大号快速装弹器,会极大程度牺牲封闭性,完全是得不偿失的。
在讲解SKS/56半时我们提到,56半的机匣盖既是盖子,也是负责引导枪机框的基座,走上了一条典型的设计歧路。从加工上讲,56半的机匣盖壁厚必然很大,且无法减薄,必须采用费时费力的切削加工制成,成本很高。从安装的角度看,由于枪机框导轨的存在,56半的机匣盖必须固定得相当牢固,拆解并不方便。总之,56半的机匣盖可谓又贵又不好拆装。
63式機匣盖上的卡扣。我个人有点怀疑卡扣的寿命,也担心突出在外的卡扣被磕碰变形
图中的63式步枪的防尘盖就处于打开状态,抛壳窗盖上有一个小卷叶,射手前推一下即可复位、封闭抛壳窗
63式机匣盖安装示意,射手只需要继续转动并压下机匣盖即可完成扣合,十分省力。请注意机匣盖的扣眼位于鼓包之内
相比之下,56冲的机匣盖就是一个真正的“盖子”了。它采用冲压加工制成,生产效率高,成本也很低。但是,56冲的机匣盖封闭性并不好。由于采用了随动拉机柄设计,当保险/大拨片被拨动到单发/连发档位时,一部分拉机柄槽就会暴露在外,这对枪械的封闭性、可靠性并不利。
最后,56冲的机匣盖由复进簧尾座固定,机匣盖正后方挖出了一个“扣眼”。如果枪械内部涂油过多,当自动机后坐到位时,多余的枪油便会像脚踩水一样从小孔处挤出,直接喷射到射手面部。枪油喷脸虽然没多大的危害,但体验十分糟糕。
相比之下,63式的机匣盖设计简直不要太惊艳。从功能上讲,63式的机匣盖是一个纯粹的盖子,没有任何基座的成分。从成本上讲,63式的机匣盖采用了冲压加工,制造成本非常低。从封闭性角度上讲,63式的机匣盖设计了一个推拉门风格的防尘盖。在射击时,拉机柄会自动把防尘盖推开,在射击完毕后,射手可以手动关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封闭性。63式的机匣盖卡笋位于机匣盖侧方,机匣盖后方是完全封闭的,彻底杜绝了枪油喷脸的可能性。
当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63式的机匣盖卡扣了。除了位于右后方的机匣盖卡笋,63式的机匣盖上还有两个长条形卡扣,机匣上加工出了两个带鼓包的扣眼。第一次接触63式时,我像平常一样向后推出了机匣盖,却怎么也无法用前推的方法把机匣盖装上。
当时我看了很久,终于明白了63式机匣盖的设计初衷。63式的机匣盖卡笋对前后方向进行限位,卡扣只对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机匣盖的大致形状与机匣锁合,从而限制转动。当射手需要取下机匣盖时,只需要按下机匣盖卡笋(注意不是卡扣),再后拉机匣盖即可,和其它枪械一模一样。
而安装机匣盖时,63式的设计就非常出彩了。卡扣是一个凸出在外的零部件,它的刚度较低,易于变形。射手可以把机匣盖左侧的卡扣勾住机匣左侧的扣眼,然后转动机匣盖,让右侧的卡扣去接触右侧扣眼。扣眼带有鼓包,鼓包会迫使右侧卡扣变形并越过鼓包,当射手转动机匣盖到位时,卡扣也就在变形恢复力的作用下扣进了扣眼之中。63式机匣盖的安装过程类似于老式的文具盒,动作简单且非常省力。
我接触的枪械接近300多款,没接触过但研究过的枪械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么多枪械中,63式的机匣盖设计却把我秀到了。这种初见时困惑不解,再见时叹为观止的印象实在是太棒了。63式的机匣盖拆装十分迅速,成本低廉,并尽可能提高了封闭性,还解决了枪油后喷的问题,功能接近于完美。机匣盖只是枪械设计的细微末节,细微末节上却能如此出彩,足以证明当年中国枪械设计人员的良苦用心。
63式步枪的复进机卡扣示意。图中手指按压的是机匣盖/复进机卡笋,卡笋下方的是一颗铆钉,请不要把两者搞混
56半(下)和63式复进机特写。在安装复进机时,我总会错把56半复进机的弯曲段朝前装入枪内,而得益于63式的卡笋设计,我完全不会装反
正在翻开取出的63式自动机。我猜测,当年的设计人员内心可能憋了一股劲,一定要搞出一款和56半/56冲不一样的枪械,所以能不一样的地方都尽可能设计得不一样了
63式的枪机特写,红框内即是后方凸起,凸起大小和机头相当。后方凸起上方的小凸起就是开闭锁导柱,绿色箭头处是枪机预转面
SG550的枪机,采用了高度相似的后方凸起。开闭锁导柱位于红色箭头处,枪机预转面位于绿色箭头处。人类的悲欢离合并不相同,但设计撞车的可能性还真不小
63式的复进机安装方式也十分有趣。56沖的复进机“尾巴”卡在机匣内的“T”形槽中,而56半的复进机“尾巴”卡在机匣盖内。63式专门在机匣尾端设计了一个卡笋,负责卡住复进机的“尾巴”(该卡笋同时兼作机匣盖卡笋)。射手按下卡笋,才可以向前推动并取下复进簧。从使用观感上讲,63式的复进机拆装方式十分便捷、稳妥,我个人觉得比56半、56冲的复进机拆装方式更好。当然,三者的复进簧拆装都很方便,只是63式更胜一筹。
至于复进机本身,和56半、56冲不同,63式的复进机采用了三层式复进簧导杆。由于机匣内空间紧凑,且枪机框长度较短,63式的复进簧的伸长/压缩比更大,为了配合如此大的压缩比,复进簧导杆不得不设计成三层,以尽可能减小压缩后的长度。但作为代价,三层导杆的加工成本不可避免地提高了。
和机匣盖一样,63式的自动机也采用了翻盖结构。射手把自动机拉到最后方,就可以像翻盖手机一样把枪机框侧翻出来,安装时反向操作即可。相比之下,射手操作56冲、56半、81式步枪时,需要把自动机拉到最后方并向上取出。向上取出和翻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向上取出的结构需要在枪机框导轨上做出双边让位槽,而翻盖结构只需要做出单侧的让位槽就可以了。
从理论上讲,63式的翻盖结构更为优秀。但从实际观感上讲,当枪械的操作便捷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再额外的提升的优势只会体现在纸面上,甚至显得有些不必要了。
在讲解56冲时我们提到,受制于特殊的枪机框形状,以及枪机导柱的布局,56冲的节套只有左右下三部分,上方被全部切掉,轮廓非常不完整,刚度也很不好。对于枪械而言,节套刚度过低会直接影响节套闭锁齿寿命,也会影响枪械闭锁时的贴合一致性,进而影响枪械的精度。
很显然,63式步枪的设计人员已经注意到了56冲的一些缺点。63式枪机机头后方额外设计了一个后方凸起,开闭锁导柱位于后方凸起之上,远离闭锁齿,避免了闭锁时导柱伸进节套内运动并割裂节套,从而尽可能保留了节套完整和刚度。
非常有趣的是,63式的设计并没有延续下来,后来的81式步枪、95式步枪都没有采用后方凸起,倒是瑞士的SG550枪族采取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设计。不知道是SIG公司的设计人员从63式上得到了灵感,还是人类的奇思妙想再次相撞了。
由于采用了短活塞导气式自动方式,63式的枪机框没有类似于56冲的超大探杆,但依然拥有一个小号短探杆,开闭锁螺旋槽就加工在探杆之内。短探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去节套上半部,但63式的短探杆位置较高,节套的完整性得到了尽可能的保留。
63式(上)的节套特写。绿色箭头处是两个闭锁凸笋,红框内是我推测的枪机框复进到位撞击点。偏心撞击点的设计就不够优秀了
56冲和81式的节套预转面。预转面位于犄角旮旯的地方,不仅加工难度很大,相关检验工作也会变得相当麻烦,甚至肉眼观察都难以实现
63式的调节器销特写,注意护木内开有和弹性片配合的槽。卡笋只能向下(图中顺时针)转动
拆下来的调节器销和气体调节器。导气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火热”场所,对材料的要求本就很高,而弹性片又实在是有些太过单薄了
客观来说,63式的自动机设计确实有出彩之处,但总体设计却走上了歧途——“土肥圆”的枪机框本身实在是太过另类了。至于细节设计,63式虽然有一些设计亮点,但完善程度显著低于同时期的SVD狙击步枪,也远远比不上后来的81式。等到讲解SVD时,我们会详细比较这几支枪。
平面带动机构是MG34-M1伽兰德-AK47步枪上的灵魂机构,它可以彻底解决枪械的楔紧问题,从而增加枪械可靠性,并降低对枪械加工精度的要求,被多款枪械沿用。我原本以为,63式会沿用56冲/AK47步枪的平面带动机构,毕竟这套机构非常成熟。然而让我意外的是,63式也对平面带动机构做出了创新。
63式的平面带动机构和56冲一样,位于枪机导柱和枪机框开闭锁螺旋槽内,但枪机预转面位于后方凸起,节套预转面位于左侧闭锁齿后方(以枪口为前)。56冲的节套预转面位于节套左侧闭锁凸笋的前方,藏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设计十分隐晦,加工起来也费时费力。相比之下,63式的一对预转面都位于开放空间,加工、检验的难度要小得多。
在拆下自动机后,下一步就是拆下导气箍了。在分解時,射手要按压调节器销上的弹性片并转动调节器销,使弹性片脱离护木限制,再拔出调节器销,进而取出活塞和活塞簧。
63式的气体调节器上加工有大小两个导气孔,导气孔相差角度为180°。射手可以拔出调节器销,再旋转气体调节器到对应位置,再插入调节器销完成调节。为了方便调节,63式气体调节器的前方探杆上还加工出了防滑纹。
但是,63式的气体调节器只能完成冷调节,而无法完成热调节——当枪械打热之后,气体调节器就会变得烫手,射手根本无法完成调节工作。如果强行热调节还会有一定的危险——一旦拆下调节器销,63式滚烫的活塞和气体调节器就会在活塞簧的推动下向前飞出,很有可能会烫到人。
同时期的SVD步枪则可以利用弹壳/枪弹的底缘完成热调节,不仅结构更简单,调节也更为方便。至于63式的调节器销,我个人也很怀疑弹性片的寿命和强度,毕竟它实在是太薄了。此外,在日常维护中,63式过于细小的零部件也易于丢失。
81式步枪的气体调节器特写,和SVD大致相同。当枪械打热了之后,射手可以把弹壳底缘卡入方“C”形槽内,实现热调节
63式和SKS的活塞组件对比。可见63式的活塞的细杆部位明显更粗,且是我见过的短活塞步枪中最粗的
63式(上)与56半的上护木特写。56半的上护木设计了泄气孔,尽可能避免了火药燃气“深入”枪内,而63式则没有对应的设计
81式(上)与56冲的上护木对比。81式的上护木采用了木头包钢设计,木头只是装饰,金属才是框架,设计明显更为合理
63式(下)和56半的下护木内部对比,56半的护木内部更为光滑
比较有趣的是,63式的调节器销似乎没有正反概念,无论从左侧还是右侧都可以插入调节器内,上护木的左右两边均加工有限位。在一些63式枪械的老照片里,调节器销也是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
63式活塞组件可以细分为活塞、活塞簧两个零部件。活塞采用了典型的大头细杆结构,活塞簧套在活塞上。活塞头部加工有闭气环,并进行了镀铬处理,这几乎是全世界短活塞步枪的共同设计。
但让我感到好奇的是,63式的活塞的细杆部位,似乎是我见过的短活塞导气式步枪中最粗的。一般而言,活塞本质上是就是一个顶杆,并不需要太过结实,即使导杆发生了小幅度弯曲,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别和活塞筒发生干涉就可以了。
从能量分配的角度看,活塞本质上是一个传递能量的搬运工,活塞的质量应该越小越好。比如FNSCAR、95式、HK433都采用了超小活塞。而63式的细杆部位却异常的粗,活塞的质量必然不小,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
在取下调节器销、调节器、活塞、活塞簧后,我们就可以推动上护木向前并取出上护木。56半的上护木为圆筒形,而63式的上护木则是半片圆筒形,和81式步枪很相似。半片圆筒形的上护木更便于加工,但缺点在于封闭性较差。总有一些火药燃气会绕过活塞头跑进护木中,把护木喷脏、喷黑。
值得一提的是,我接触的那支63式采用了木制下护木,上护木却是塑料制成的。不过上护木的塑料肉眼预测壁厚不超过3毫米,实在是薄得过份,我个人很担心在高强度射击后,上护木因高温而融化掉。相比之下,81式的上护木结构采用了木头包钢设计,而不是63式的塑料-钢前后拼接设计,设计明显更为合理。
总体而言,63式的下护木过于宽大且强度不足,无法满足使用需要。但在一些具体设计上,63式的下护木也有进步之处。比如说63式提高了枪托高度,以尽可能减小枪管轴线距离射手抵肩位置的距离,以及射击时的枪口上跳力臂。
根据我的观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63式的下护木内壁较为粗糙,至少我接触的那支63式步枪就是如此。对于63式这样的步枪而言,木头护木本身就像是包裹了枪械金属部分的保温保湿层,木头的内表面越粗糙,就越容易吸收湿气,也会进一步加剧枪械内部的生锈。相比之下,56半的下护木内部就要光滑很多了。
(未完待续)
[编辑/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