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淦,陆嫄,纪军,张建斌,冀来喜,李璟,王照钦,马晓芃,刘慧荣,吴璐一
[1.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 210017;3.山西中医药大学,晋中 030619;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5.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依然在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针灸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不同针灸流派学术思想和临床技法的交融与争鸣,丰富了针灸学理论和实践的内涵,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自 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针灸学的传承工作越来越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学术界的重视,全国各地均以流派传承为切入点之一来传承发展针灸事业。与此同时,争鸣之声从未间断,诸如“流派”与“学派”的异同、流派的划分方法、流派研究与传承模式的探讨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本文对中国针灸流派的产生、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针灸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提出:“凡一学派之成立,必有其内在的联系,否则,便无学派之可言。所谓内在联系,不外两端:一者师门授受,或亲炙,或私淑,各成其说而光大之;一者学术见解之不一致,各张其立说,影响于人。”[1]王庆其教授认为流派应该具备以下 3个特点,独特的学术思想、独到的诊疗经验、形成若干代代相传的人才链和学术链[2]。李锄指出,学术流派形成条件有5个方面,学术代表人物、学术拥戴和传播者、独树一帜的学术著作、一定的学术影响和形成流派后公认的派名[3]。随着“中医针灸”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学术流派的确立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工作的影响。国家文化部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标准是具有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传承脉络清晰,在当代以活态形式存在;采用传统的医疗、养生或炮制方法,体现精湛的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1]。
从以上论述来看,虽然诸家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学术流派确立的基本条件已形成共识。针灸流派的确定需满足以下基本要素,鲜明的学术主张或特有的临床技法、明确的奠基者和相对稳定的传承体系、学术著作及学术影响力。
1.2.1 传统宗族文化
针灸流派的形成带着深深的传统文化印迹,尤其是家族文化,并深受其影响。传统家族文化具有封闭性和自足性。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条件匮乏的时期,一个家族为保证家族技艺的传承,为生存而维持竞争力,就必须封闭且自足;加之父权社会的伦理要求,家族技艺只传本姓、概不外传、传子不传女等传承模式,在保留核心技术的同时,也为学术流派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雏形。后世对先辈所传的技术不断巩固发展,学术思想和理论架构不断完善,便逐渐形成了一支学术流派。大多数流派都经历了家传模式,有着明晰的传承谱系。如南宋著名针灸家席弘,“家世以针灸相传者”[4],世代相传至第十代孙席信卿时都为家传形式;四川李氏杵针流派,源起自明代,至今家传16世,均是典型的依靠家族世代传承的学术流派。
1.2.2 地域特征
中华大地自古地广物博,不同地域之间地理环境、气候、物产、人群体质、民俗文化等千差万别,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是针灸流派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大的特征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戴礼记·易本命第八十一》[5]就有关于不同生活环境导致体质差异的记载,即“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素问·异法方宜论》[6]中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表明古人已认识到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致病病邪也各异。故此,带有深厚地理文化背景、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学术流派应运而生。如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发源自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根据地域特性,逐步形成以“温热类、补益类”为主的特色手法流派[7]。再如形成于近代上海的海派针灸,因上海是近代中国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受西方科技、文化影响最大,逐渐形成了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创造性、主体性”特征的海派针灸[8]。
1.2.3 中国古代文化意识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逐步渗透到医学领域。两晋至隋唐时期道家思想盛行,受道家思想影响,王焘对灸法推崇备至,成为针灸学发展史上“重灸派”代表人物。宋、元时期是我国文化思想史上又一个活跃的时期,在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结果,提倡“格物致知”、讲究“穷理”等[9],这种思想上的融合和治学方法上的改变,使这一时期在针灸理论解读及针灸临床实践上都产生了学术争鸣,涌现了王唯一、王执中、窦材、窦汉卿等针灸医家,至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四大家为代表的学术争鸣局面。宋代统治者推崇道教,陈抟倡导的太极八卦影响深远;金元时期道家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10]中最早使用“纳甲”法于人体的养生,其所讲的阴阳交媾、夫妻配合与五行的关系,对子午流注等针法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1]。此外,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时间针灸法也同样受到道家理论的影响。学术争鸣促进了针灸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直接促进了针灸流派的产生。可见,中国古代文化意识形态对针灸学术流派的形成有着必然的影响。
1.2.4 社会历史背景
针灸流派的形成与不同时代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密切的联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的发展状况必然对学术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宋代重视针灸,采取了组织校勘出版针灸古籍、开展针灸教育、编纂针灸著作、铸造针灸铜人等发展针灸的具体措施[12]。与之相反,公元1822年,清政府下令“针灸一法,由来已久。然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13],使针灸的发展遭受沉重打击。近代中国战乱频仍,社会动荡,针灸以其“简便廉验”的优势而获得重视和认可,承淡安先生力倡针灸学术,以复兴针灸为己任,著书立说,兴办针灸教育,研究针灸学术,成为澄江针灸学派的创始人。此外,在中西医冲突、汇通与交流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萌生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针灸流派(海派文化、海派中医、海派针灸),如海派陆氏针灸、海派杨氏针灸等;为阐释针灸的科学性,针灸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采用西方医学理论、方法探索针灸的科学内涵,形成了“科学针灸”流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不断被应用于针灸领域,产生了新的施治部位、取穴思路、刺灸方法、针灸用具等,促使更多针灸流派的产生,形成了头针流派、腕踝针流派、靳三针流派、董氏奇穴流派、梅花针法流派、新九针流派等。
关于古代这一时间段的界定,文学界和史学界统一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的历史时间段。有研究者将针灸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代划分为攻泄、温补、调气、理论文献整理和综合五大学术流派[14]。也有学者分为重灸派、针刺手法派、诊脉刺脉派、黄帝名堂派、刺络放血派和按时取穴派[15]。
先秦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针灸学术流派主要有扁鹊学派、黄帝学派。扁鹊学派在历史上曾经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自扁鹊学派衰落之后,黄帝学派取而代之,绵延数千年[16]。学界对中医流派有“一源多流”之说,“一源”即指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其为黄帝学派之经典,集中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后世各种学术流派均在其基础上,对针灸学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阐发,并受各自所处时代的哲学和文化等的启迪,从而促进了流派的产生。如针刺法在宋代以前基本遵循《黄帝内经》《难经》的框架,较少发展,至宋《素问遗篇·刺法论》继《黄帝内经》《难经》之后,对针刺法进行了又一次系统总结,对金元时期针法的丰富和针刺手法派的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17];按时取穴流派学术思想同样源于《内经》,其中有关天人相应、气血流注、针刺候气逢时等学说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按时开穴奠定了理论基础。至宋金元时期,理学兴起,五运六气学说盛行,纳甲说和纳支说引入到针灸治疗过程中,从而产生了按日时干支推算针灸的经脉和穴位的方法,逐渐形成按时取穴流派。此外还有以家传、师承为脉络形成的流派,如南朝徐熙一家六代针灸家世相传,为我国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家族针灸流派;南宋时的席弘家传十代后又通过师传延续至第十一代陈会和第十二代刘瑾。以师承和私淑方式为主形成的针灸流派有河间刘完素、易水张元素为代表,云歧子、李东垣、罗天益、窦材等为追随者的针灸流派;以及以窦汉卿为代表,以杜思敬、窦桂芳为追随者的针灸流派[18]。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时期。早在1822年,清代道光皇帝下令在太医院废除针灸科,针灸的发展已然遭受沉重打击。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医学历经“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废止中医案”,发展受到重创,针灸学亦是在“救亡图存”这一背景下不断探索、艰难前行的。虽然针灸发展面临的政治、文化大背景是不利的,但在为针灸生存发展进行的各种抗争、探索中,为针灸学的近现代发展保存了人才、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近现代很多针灸流派的奠基人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
例如,近代著名针灸家承淡安于上世纪30年代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针灸杂志、针灸学校和医院,广传针灸薪火。其门人及学生程莘农、杨甲三、赵尔康、谢建明、邱茂良、罗兆琚、曾天治、卢觉愚等一大批日后的针灸界专家学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构建针灸教育体系,发展现代针灸学术的奠基人和中流砥柱,对针灸在海外的繁衍传播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9年“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澄江学派”这一名称。2012年,“澄江针灸学派”被列入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之一。
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并举是近代针灸流派的共性特征。以海派针灸为例,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等不断传入,人员交流往来频繁,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创新、多元”的“海派文化”特征。肇始于近代的海派针灸流派中,很多奠基者或开创人都是这一时期从外埠汇集上海的。例如海派方氏针灸方慎盦由扬州来沪,黄氏针灸黄鸿舫由无锡来沪,党氏针灸党波平由无锡来沪,严氏化脓灸流派之一脉由浙江平湖来沪。与发源于上海本地的针灸医家杨氏针灸杨永璇、奚氏针灸奚永江和金舒白等共同形成了近代海派针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海派针灸医家在继承中医学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革新针灸技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如陆瘦燕重视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的运用,提倡温针、伏针、伏灸[19-20];杨永璇首创絮刺火罐疗法,擅长刺罐合用[21];黄氏的行针十二法、三才补泻针法、三气运针法、善用透刺、导气针法[22];方慎盦强调辨证施治,取穴少而精,重视手法等[23]。
总体来说,近代针灸在针灸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学术上既继承传统,又改革创新,近代针灸教育、科学化探索等对现代针灸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于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将“团结中西医”确定为三个基本原则之一[24],毛泽东为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25]。表明当代中国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针灸学也在中西医结合的潮流中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革新,针灸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新材料新技术涌现为临床提供多样化针具同时也拓展了针灸治疗方法;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纷纷建立高等中医院校,开展中医药人才模式化教育。这些因素对当代针灸流派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针灸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例如,自从上个世纪 80年代开始,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师怀堂所长带领的研究团队,对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针具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结合现代技术,大胆革新,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并创制了每种针具的独特针法,称为“新九针疗法”[26]。其后,历经以祁越、乔正中、师爱玲、冀来喜等为突出代表人4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临床、教学与科研方面得到了持续发展与创新[27]。相较“古九针”,“新九针”针具材质精细,外形精致,临床运用更加简验效廉,打破了针灸治疗中传统的单一制毫针或单一针具施治的局限性,强调发挥不同针具的特异性和多种针具配合使用的整体性治疗作用,扩大了针灸治病的范围,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尤其是开拓了针灸外科、针灸美容等针灸治疗新领域。
随着 2010年“中医针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针灸学的传承工作越来越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学术界的重视,经过梳理挖掘,全国范围内涌现出诸多以地域、独特技法等划分和命名的近现代针灸流派,使得针灸流派更加丰富,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繁荣景象。
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中医学术流派的专题研究,探讨学术流派的概念,梳理各流派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传承、保护、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的建议。2007年2月,首届“海派中医”论坛在上海举行。2008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在广西、山东、江苏、北京等地开展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试点工作。2012年10月,“关于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印发,全国各地申报者众,最终遴选出 64家代表性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其中11家为针灸学术流派。从国家级政策出台,到地方政府推出多种扶持流派方案,表明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在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针灸流派的传承方式,最早以家传和师承为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11家针灸学术流派中,四川李氏杵针流派由李氏先祖李尔绯创立于明代,依靠家族世代传承16代;云南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由创始人管家岱创立于晚晴时期,经管氏家族传承至今已5代;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源自清同治年间,以刘开勋为奠基人,家传4代。形成于近代的澄江针灸学派,以师承方式传承至今,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蒙医五疗温针流派都是师带徒传承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大批高等中医院校纷纷建立,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是目前传承的主流,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由刘冠军教授创立,刘老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培养了纪青山和李一清教授为学术传承人,之后又培养出第三代第四代硕士、博士、博士后,为学派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硕博士培养模式建立,名中医工作室成立,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多种传承方式结合则是当代社会背景下发展出的新型传承模式。
鲜明的学术特色是流派传承绵延不息的核心要素。各大针灸流派均有各自独特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体系。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与针灸相关的流派为例,简述如下。
澄江针灸学派:以临床疗效为起点的学术范式,以学术提高为导向的学术目标,以承古纳新为视野的学术方法,坚守传统针灸理论,汇通融合西医学知识[28]。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依据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因、病位、病势[29-30]。
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提出“经络脏腑相关”理论,通过针灸、推拿、敷贴等外治方法调经络以治脏腑[7]。
河南邵氏针灸流派:善于针、灸、药并用,内外兼治,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31]。
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以“五经配伍、五行制助”为核心,以“经脏相关,归经施治”为重点,结合五行生克理论、藏象学说以及经络脏腑相关学说,针法、灸法和推拿术结合运用[32]。
广东靳三针疗法流派:三针组穴,善治脑病,提出以阴阳辨证,辨阴阳之虚实、急缓,平衡二气[33-35]。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主张壮医学的毒虚致病理论、阴阳理论、三道两路理论、三气同步理论和脏腑气血骨肉理论,补充气血理论,重视调气通路,临床善用特定穴[36]。
云南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以十六种针灸配穴法为取穴法则,有管氏“下针十法”:进、退、捻、留、捣、弹、搓、努、盘、飞。强调“针刺手法整体观”,弘扬时间医学[37]。
四川李氏杵针流派:以动物骨骼、金石、玉石、木料等制成针具,不刺入皮下,以原络、俞募配穴、河车、八阵之穴为主,天应为导作为取穴原则。有运转、开阖、点叩、升降、分离五种施针手法[38]。
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强调“针气结合”,重视气功作为基本功,提出“针刺治病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倡导时间针法,创立郑氏“补穴法”“温通法”“穿胛热”“关闭法”“过眼热”等特色手法[39]。
蒙医五疗温针流派:以“三根七素平衡理论”和“蒙医整体观”为指导,根据“脑-白脉调控理论”指导下的腧穴与脏器、器官、肢体之间的表里关系,遵循寒病热治、热病泻治、寒热平调,引病除外(即祛除病气、病血、引出协日乌素、脓液、血肿)的治疗原则,选择相应的穴位施以温针治疗或温穿刺治疗[40-42]。
针灸流派工作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2010年“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出台了很多全国或地方性的流派保护和传承政策,各级学术组织和团体也积极响应,建立针灸流派相关学术组织,召开流派相关学术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以后,11家针灸学术流派积极响应,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继续教育学习、联合培养传承弟子、相互设立推广工作站等,开展了流派间的深度交流和合作。此外,还深入挖掘和整理其他针灸流派和民间针灸流派等,如北京金针流派、贺氏针灸流派等。在各流派的积极推动和联合组织申请下,2014年11月,中国针灸学会批准成立“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云集了全国多个针灸流派的专家学者,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针灸流派学术交流,促进了针灸流派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创新。至今,“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已经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每年一次的学术大会,大大地推进流派间交流和借鉴。
此外,上海、吉林、云南等省市也成立了各自的针灸流派专业委员会等二级专业委员会,对各地不同特色针灸流派间的学术推广、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上海陆氏针灸、杨氏针灸、方氏针灸等都有各自特色,但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了海派针灸的内涵。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也多次组织各项世界针灸交流活动,如每年一度的世界针灸周活动、“一带一路”中医针灸风采行等都不乏各针灸流派的参与,有效提升了针灸流派的国际化影响。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临证实践中对针灸学理论的不同体悟、对针灸技法的不同运用等,不同的医家产生了不同的、独到的治疗思想、治疗思路、治疗方法、治疗技术,并通过家传、师承等形式不断传承,形成了不同的针灸学术流派,从而推动了中医针灸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丰富与发展。在科学技术极大发展的当代,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针灸流派学术思想和临床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临床的进步。另外,针灸在与西方医学的交流中,在参与国际化医疗产业的循环中,对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需求日益高涨。而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可以使针灸学在面对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挑战时,保持针灸的特色及多样化,保持灵动鲜活的生命力。
近现代针灸学术传统发生了重大转型,针灸医学实践由单一的临床观察扩展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并举的局面,其实践的手段与方法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促进了新观点、新学说的产生,新流派或新学派也必将伴随着学术发展而产生。如近代医家们对经络、腧穴、刺灸法等针灸学基础理论的阐释融入了神经、血管的概念,并在理论阐释和临床实践中引入了科学实验的结论,从而形成了以“中西汇通”为学术主张和实践遵循的汇通学派。再如基于临床实践提出“热证贵灸”的安徽周氏梅花针灸流派;以刺激头皮不同分区定位来治疗疾病的“头针”流派;以腕踝部皮下浅刺来治疗疾病的“腕踝针”流派等。现代针灸学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呼唤之中,秉持开放、包容、多元、创新的理念,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开展针灸学术研究和实践,必将促进新学术流派的产生。
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条的基础。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中医界就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体两翼”观,即“以传承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历代医家所积累的丰富临证经验为主体,以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继承创新相结合为一翼,以借鉴和引用现代科技包括现代医学探索生命规律为另一翼”[43-44]。揭示了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可以说,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
随着流派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流派传承工作贯穿学科建设的理念,将理论、实践、临床、科研、教学有机结合,既全方位保障了流派的传承发展,又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
学科和流派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流派传承工作中,形成了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主要传承人为骨干、青年继承人为后备的代际人才梯队,通过院校教育、师承教育、跟师襄诊等多种方式,培养了许多既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又深谙本流派学术思想和技术特色的流派及学科人才。同时,由于现代开放性的院校教育,使流派间的人才互通日益普遍,一人同属多个流派,促进了不同流派的交流互鉴以及学科人才的互联互通。
学科和流派的发展都以提升中医药临床服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流派传承工作中,以流派为纽带的学科团队将本流派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独特技术及其临证应用进行挖掘和继承,并以提升临床服条能力为目标,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如临床经验验证、临床评价研究、机制阐释研究、产学研转化研究等,在继承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深度继承,形成了应用基础和临床协同研究平台,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科发展。
综上所述,今后随着流派传承和研究工作的推进,必将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促进针灸学科的建设;同时,学术发展也将促使新流派的产生,学科建设与发展也势必为流派的传承提供人才和组织机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