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常州市新北区大队,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石油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易燃易爆问题。原材料提取加工时易产生易燃物料或有毒物质,严重时可引起火灾爆炸,不仅影响企业正常运转,还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火灾危险性,认真分析当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系统的防火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高,生产中经常涉及高温高压设备和易燃易爆物质,因而必须充分掌握火灾特点,做好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火灾易引发爆炸。石油化工生产中所用原材料很多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当生产操作及安全管理产生疏漏时,一旦出现火灾,极易引起爆炸。石油化工企业中,所用生产装置的爆炸有单独发生,也有多种类型爆炸相继发生的情况,而且爆炸是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都有涉及。另外在系统内部温度较高时,也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形成爆炸,现场形势复杂,波及面广。所以相对普通火势的控制,危险化学品所产生的影响极其严重。以往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救援中,消防员到达现场灭火时,也曾遇到突发性的爆炸,甚至毫无防备,人员伤亡严重。
第二,火势蔓延速度快。石油化工产品很多带有易燃易爆性,其燃烧速度快,短时间内就会蔓延到各个地方,并积蓄大量热能。企业在从事石化产品生产时,所用的设备一般呈现为立体布局,这种建筑模式有一定局限性,不仅设备装置内部存有易燃易爆介质,且救援和火势控制不便,最终形成立体火灾,随着大面积燃烧时间的延长,还可能造成建筑结构的倒塌[1]。另外石油化工生产所用液体原料带有流淌性,随着易燃易爆物质的流淌渗透,周围也会迅速陷入燃烧,直接增加了救援难度。
第三,火灾后续风险多。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在短时间内可见的是火势蔓延以及爆炸,但火灾所产生的影响远没有结束。石化类产品的生产包含很多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中常用的浓硫酸、浓硝酸、苯等都直接关系空气质量。在燃烧和救援期间,这些有毒物质会伴随空气、水流而传播,进入到周边环境,污染空气、土壤,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例如危化品爆炸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上升。还有的爆炸性混合物会继续引起二次燃烧[2],这主要是因为灭火泡沫暂时覆盖了燃烧物,随着泡沫消退,残留的易燃物遇到适宜条件,还会再次燃烧。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高,企业必须对生产工艺和设备实施严格管理,规避潜在的火灾风险,实现安全运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现有基础设施、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以及人员队伍建设等还需上升到更高水平。
第一,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将精力集中于生产效益的提升,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综合竞争力,重效益、轻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定期维护不到位,监督检查不严,就会带来安全隐患,例如设备中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的轻微泄漏,或者易燃气体的冒出,如不及时处理,当易燃物达到一定浓度或遇电火花情况,都可能发生火灾事故。再如企业大量生产设备与石油管道分布,一些配件逐渐老化,遇到火灾事故时救援难度也很大,企业往往对这些风险因素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认为火灾事故距离自身较远,尚未充分认识到石油化工火灾的严重性。
第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带有风险性,其火灾救援难度大,对消防基础设施的专业性和完备性要求更高,企业必须配备充足的消防设施,以防火灾发生。部分企业虽然自身规模较大,但是仍然继续使用政府消防站,尚未建立自己的消防站,消防基础设施明显不足。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不少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设施并未与之相匹配。企业现有的消防设施在维护保养方面存在很大随意性,日常设备检查检修工作不及时,当发生事故时,可能遇到出水不畅、水压不足的问题。石油化工企业通常建成时间早,有的消防设备已经年久,不能发挥有效的救援功能。
第三,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滞后。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从中也显现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对于危险生产作业环境,必须建立起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离不开消防安全标准的指导,各部门人员认真执行标准,才能杜绝各类风险漏洞。但是一些企业的消防标准较为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管理要求,而且企业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消防管理人员带有变动性,没有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制,当事故发生后,消防救援和应急工作配合不力,企业难以追究当事人责任。包括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当,都是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体现。
第四,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齐。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消防专业知识和防火技能,并且掌握现代消防安全工作的技术要领,所以消防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企业现有管理人员素质不齐,在专业学历基础、技术技能以及信息素养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能有效排除消防现场的隐患。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消防管理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要求管理人员善于使用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监督管理和协作配合。而现有培训工作存在随意性,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没有及时提升,就会影响到安全防范及应急救援工作。
针对当前工作中的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增强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深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培育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从而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第一,增强消防管理意识。石油化工企业火灾防范首先应从思想上的重视开始,并将防火意识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以往实践来看,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发生多数与管理不当有关,很多风险因素都可以提前进行防范和控制,火灾事故也完全有机会避免。所以防火需从前瞻性的管理入手,强化各部门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以利于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制定系统的防火措施,保障生产的顺利实施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企业领导要积极开展全员宣传工作,向员工讲解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引入真实的火灾案例,使员工理解消防安全与每个人的工作息息相关,并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经营特点,细化各项防火管理措施,加强监督检查落实。
第二,深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化工企业应科学评估生产经营所需的消防基础设施,对于需要建立消防站的企业,应及时落实建设工作。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要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包括增加消防蓄水池的建设,配置专业的灭火器,确保消防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特别是考虑危险化工产品的易燃易爆性,企业要配备自动化消防设施。对消防设施建设投入,企业应做好预算分配,保证充足的资金。新建企业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考察,综合分析周围的水源、风向、安全距离等因素,从源头加强风险防范。企业应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的消防设施检查维修,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及时维修或更新故障设备,切实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保障[3]。
第三,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应结合我国《消防法》的规定以及当前行业发展情况,制定系统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根据企业经营实际,严格规定相关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后勤保障等工作的消防要求,并建立健全防火管理制度,针对各个部门的特点,明确规定部门应负责的消防管理任务,监督各部门对于制度的落实,引入消防安全责任制,对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各类消防安全事故,追溯责任人。尤其生产作业环节,企业要加强考核检查,增强员工责任意识,谨防工作疏忽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企业应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出台应急预案,带领全员开展消防演练,提高企业整体的防火能力。
第四,培育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消防管理人员在企业防火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石油化工企业要建立专业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吸纳具备相关学历基础、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企业,并对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实践要求,掌握消防理论知识,熟练使用防护装备,具备灭火体验以及相关的急救知识等,遇到危险事故时能够从容应对[4]。企业要经常组织消防管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引导消防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业务素质。消防管理人员也要为从事生产操作的员工提供专业培训,指导其在生产工作中加强防火意识,谨慎处理各项操作工作。
当前社会生产生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石油化工企业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很多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生产领域,生产规模日益壮大。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转,规避火灾风险,企业应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准,健全管理制度,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从多方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减少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