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山东丝绸产业的文化技艺融合创新发展机制与路径

2021-01-10 07:50姜兆辉田明月郭增革宋爱国
山东纺织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丝绸倡议技艺

姜兆辉,田明月,郭增革,宋爱国

(1.山东理工大学 鲁泰纺织服装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2.淄博联特生物酶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0)

1 引言

丝绸作为一种载体及文明的物化形式,既凝结了不同文化的元素,又展示了科技创新的成果和力量。众所周知,丝绸为我国赢得了“丝绸之国”的美誉,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之一。现代丝绸产业面临多重挑战,因此,加强丝绸文化的宣传、教育和研究,不断挖掘、传承及弘扬中国丝绸文化,增强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是纺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当代丝绸产业提供了机遇。作为我国历代文明的载体之一,丝绸将“中国梦”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机融合,可肩负起“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化融合共通、技术交流共享、艺术传播共鉴及沿线国家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历史重任[1]。

2 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

近年来,传统丝绸产业面临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丝绸产业经营与丝绸文化相脱离的矛盾、丝绸产业增长与丝绸科技创新薄弱的矛盾以及丝绸消费需求与丝绸艺术设计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许多国内大型丝绸企业开启了兼并收购国外公司、生产基地境外转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国丝绸产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正是响应了“一带一路”号召,其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天然蚕丝“始终如一、源远流长”的外观特征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宗旨一脉相承。对丝绸产业而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的演变方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企业可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具有受众面广、普适性强的特点。将丝绸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对探索文化自信视域下丝绸文化的产科教融合育人模式,创建中国丝绸产业的文化技艺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3 丝绸文化属性的梳理与挖掘

丝绸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目前,有关丝绸文化属性的文献以叙述丝绸文化的辉煌历史为主[2]。冯敏[3]将唐代丝绸的文化属性凝练为开放、多元、富丽、柔美,并全面阐述了入华粟特人对丝绸文化的认可;朱婉榕[4]分析了古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功能启示;森川英明[5]从纺织工程和数学科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历史中交织的文明与文化,充分肯定了丝绸在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杨雪,刘瑜[6]梳理了传入中国的毬路纹吸纳、传承与创新设计历程,为中外纺织服饰文化交流提供了鲜活例证;王继全等人[7]归纳了浙江丝绸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浙江丝绸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可见,丝绸文化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丝绸的天然属性,并与丝绸文化价值挖掘相结合的文献较少。

丝绸产业复兴必须以丝绸文化复兴为前导。依托高校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构建基于丝绸图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库,优选中国传统寓意图案,建立丝绸设计与特定传统文化之间的匹配关系,实现丝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具体实现路径为:(1)丝绸作为“一带一路”政务联系的纽带,充分融入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征。(2)丝绸作为“一带一路”贸易往来的先行者,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主动承担“文化融合”的使命与担当。(3)丝绸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科技事件的见证者,将丝绸与科技前沿充分融合,赋予其科技内涵,拓宽其文化属性。(4)丝绸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中国名著、名画等传统文化在丝绸上得以彰显。

4 丝绸文化属性与科技创新融合路径

目前,许多丝绸技艺已被列入人类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因技艺而兴,技艺以文化而长。丝绸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既有资源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尽管丝绸具有其它纺织品无可比拟的优异特性,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缺点,如耐光性差、不易打理等。关于丝绸天然属性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老化模拟[8,9]、污染性气体损害[10]、纺织品遗产保护[11]以及丝绸的艺术造型[12,13]等方面。大多涉及丝绸的共性科技问题,而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研究较少。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丝绸耐久性差、不易打理等缺点,并与文化属性相结合,提高其艺术表现力,丝绸才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在天然属性的传承方面,以天然蚕丝长丝和绢纺短纤维两种形式为主,长丝以“始终如一,源远流长”而绢纺短纤维集合体以“聚少成多、齐心协力”为主要寓意,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宗旨一脉相承,并辅以浑然天成的图案,使纤维的天然属性与丝绸制品一贯的表现风格相一致。天然蚕丝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结构与人体氨基酸完全相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是其它材质无法比拟的优势[14]。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其本质上是一种全方位的融合发展,旨在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丝绸天然属性中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与本文构建中国丝绸文化技艺融合创新发展机制的宗旨不谋而合。因此,深入挖掘丝绸的天然属性,探寻其与“丝路精神”、“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契合点,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角度,阐明丝绸产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探寻理论逻辑,以推动文化技艺融合视域下中国丝绸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传承发扬、开拓创新、畅通国际。

在天然属性的创新方面,基于生物质循环再生新技术,将绢纺下脚料、蚕蛹蛋白溶解,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备再生蚕丝蛋白纤维,赋予丝绸生态环保新理念[15],并通过拉伸、热定型等技术实现蛋白质分子在纤维轴向的优化与重排,从而改善蚕丝的天然属性。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突破传统分工形成的“贫困陷阱”,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两者在终极目标上殊途同归。

在天然属性的拓展方面,丝绸属于蛋白质,易遭受虫蛀的侵蚀[16]。针对这一固有缺陷,可运用化纤仿真丝技术,将新技术与丝绸文化充分融合,研究耐虫蛀、抗腐蚀新材料在耐久型丝绸设计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历史文物保护中的实用价值,这与“一带一路”反腐合作寓意相关,可确保丝绸文化源远流长、行稳致远。

5 山东丝绸的文化技艺融合发展

5.1 丝绸文化属性与艺术创意设计

中国丝绸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并催生了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明的丝绸之路。将丝绸文化与现代美学、时尚创意相结合,可使丝绸产业与时俱进,获得创新发展。

在结构设计方面,通过纱线的结构设计、纱线的原料设计、花式纱线的运用及织物组织设计,遵循结构决定属性这一主线,建立丝绸自然属性预测模型;在工艺设计方面,分别以天然蚕丝和生态再生蚕丝为原料,纺制成长丝纱线、短纤维纱线及股线,采用纯纺、混纺和交织的形式,将原料组成、纱线设计、织物组织及织造方法统一,呈现丝绸的织物风格;在仿生设计方面,仿真丝绸产品应具有蚕丝织物珍珠般的柔和光泽、织纹清晰、手感柔滑以及真丝的吸湿性和悬垂性,同时具有挺括、耐磨、尺寸稳定性、易洗快干的特点。可从原料选用、组织和密度设计及后整理技术等方面集成创新,突出仿丝绸效果,如选用三角形、四叶形或多角形异形截面涤纶丝,以改善仿真丝织物的光泽、透气性及悬垂性;组织设计为平纹地小提花组织,纱线以低线密度的涤纶仿真丝为主,配色淡雅;涤纶仿丝绸织物密度设计一般比同类真丝织物的小等。

5.2 基于文化技艺融合发展的山东丝绸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丝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丝绸文化的滋养,丝绸产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又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丝绸高端市场的需求亟需多元创意设计。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文化生产力,辅以艺术创意设计,将饱含浓郁中国气息的图片、文字、符号、服装、技艺、风俗习惯等内容,用于丝绸的创新设计,构建丝织图案用中国传统文化库。基于中国丝绸史上的经典组织,辅以花纹图案、配色设计,提出基于文化技艺融合发展的中国丝绸创新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赋予丝绸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图1 基于文化技艺融合的中国丝绸创新发展路径

6 结语

丝绸文化发展历久弥新,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丝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传承与创新是弘扬丝绸文化、振兴丝绸产业永恒的课题。然而,丝绸产业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如丝绸产业经营与丝绸文化相脱离的矛盾、丝绸产业增长与丝绸科技创新薄弱的矛盾以及丝绸消费需求与丝绸艺术设计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是丝绸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适逢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丝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坚定文化自信,为丝绸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改善丝绸的天然属性,增强其文化属性,提升其艺术气息,可开发和建设基于丝绸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推广至众多高校,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此外,开发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产品,打上“中国”记忆和“文化”烙印,不仅会产生巨大的文化创意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推动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探索丝绸文化的科教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是发展现代丝绸产业、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丝绸倡议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Happy Afternoon Tea
遥望“丝绸路”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