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兰
(信宜市中医院 妇科,广东 信宜 525300)
作为女性群体的常见疾病,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具有较大关系[1]。现代医疗体系下,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其检出率也在不断增加。而在这些患者中,较多的患者本身存有糖尿病,由此形成了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该疾病不仅会对女性患者的身体造成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生活质量。传统治疗过程中,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多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其虽然能祛除患者的病灶组织,然而整体创伤较大,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忍受较大的痛苦,同时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2]。新时期,人们对于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提出了较高要求,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在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为探究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在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特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该治疗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30例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年龄26~55岁,平均(40.32±2.31)岁,糖尿病病程2~5年,平均(3.24±0.36)年;观察组:年龄27~56岁,平均(40.16±2.26)岁,糖尿病病程1~5年,平均(3.26±0.34)年。所有患者实施宫腔镜、B超检查,均存在子宫内膜息肉问题,同时患者中无意识障碍、严重心血管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本次研究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对照组:采用刮宫术进行患者治疗,治疗方法为:①采用宫腔镜进行患者子宫观察,确定息肉的位置,同时要求准确了解息肉的数量、大小;②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息肉信息,选择合适的刮匙,确保采用该刮匙能有效刮除宫内膜息肉;③完成息肉刮除后,在负压手段的支撑下,进行宫腔吸引,确保所有息肉彻底清理干净,然后结束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方式,治疗方法为:①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麻醉方法选硬脊膜外麻醉与去膀胱截石位麻醉,同时对子宫注射膨宫液,膨宫液为5%氯化钠溶液,注射压力需控制在90~120mmHg;②与对照组相同,采用宫腔镜观察病灶组织,确定息肉的位置、数量、大小;③在环形电极的支撑下,行微创电切除术治疗,即将子宫内膜息肉基底部作切除处理,在切除过程中,针对单发息肉,应完整的去除,而若患者息肉类型为多发性息肉,则需分析患者的病情,并向患者了解其剩余需要,然后进行相应的切除;④完成切除术后,应采用负压手段吸引、处理宫内息肉,并接受手术治疗。在治疗前后,需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①手术指标,包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月经量。②血糖指标,包含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③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并发症包含颈管狭窄、宫腔粘连。
采用SPSS 21.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手术指标对比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月经量少;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s)
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对比见表2,由表可知,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小学普遍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见表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3 两组患者复发率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内分泌科代谢性疾病,当患有该疾病时,患者的机体内血糖水平会长期处于偏高状态,同时患者有多食、多尿、多饮及体重减轻的症状[3]。当该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时,患者身体机能会受到极大损伤,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有所增加。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患糖尿病的人数大约占到了9.7%,全国有超过10%的人口有糖尿病这种疾病[4]。糖尿病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大影响,并且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其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即为其中一种。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其与患者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具有较大关系。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时,患者子宫宫腔内会出现单个或者多个光滑的肿物,这不仅会造成女性子宫不规则出血,而且容易导致腹痛、白带异常,当发病较为严重的时候,患者还有可能会初选不孕问题[5]。生活中,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极大的损害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
临床实践中,针对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以往都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该手术在全麻或者局部麻醉后,会通过刮匙伸到子宫腔,刮出子宫内膜病变组织,其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受患者高血糖的影响,在手术治疗后,患者体内细菌生长繁殖的速度较快,这使得患者术后感染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其会使得患者子宫内膜受到创伤,治疗过程疼痛度较高[7-8]。基于此,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得以推广应用。从治疗过程来看,该方式借助于宫腔镜直接进行手术治疗,具体而言,通过宫腔镜观察,主治医生能清晰的发现患者息肉数量、位置、大小及病变情况,然后通过电切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平行切割,最终将子宫内膜息肉完全切除[9]。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极大的减少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宫腔内膜创伤小,而且术后感染发生几率小,恢复较快[10]。本次试验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5.17±2.53)min、住院时间(3.46±0.32)d、术中出血量(25.68±2.56)mL、治疗后月经量(147.81±14.70)mL;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月经量比对照组少。而在患者血糖水平对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分别 为(6.01±0.60)mmol/L、(7.41±0.72)mmol/L,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可见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治疗,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月经量,同时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并且对于术后并发症控制具有突出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