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及解决路径

2021-01-09 16:24徐可陈泽环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社会实践

徐可 陈泽环

摘   要: 对生命教育学科的典范意义理解不充分,对个体生命的社会化进程把握不准确,对学生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未较好满足,是中学生命教育实践困境的根源。在此背景下,中学生命教育应当始于对生命最基本的保护,着眼学生的社会化转变,指向个体对实现生命意义的追寻。结合敬畏生命理念作为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准则、帮助个体融入集体的重要方法以及激励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的品质,可从加强学科间融合并以敬畏生命理念设计课程、关注学生人生规划及其社会角色的形成、鼓励多样化社会实践并使其获得自我实现感三个方面,解决中学生命教育现实之困。

关键词: 中学生命教育;敬畏生命;学科融合;人生规划;社会实践

敬畏生命(reverence for life)是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文化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其中,“敬畏”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崇高敬意,“生命”则泛指一切生物。敬畏生命的理论内涵是将生命既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又作为一种道德现象,由此提出“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毁灭和阻碍生命”的伦理基本原则。1 敬畏生命理念因其与生命教育的相关性而日益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当代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由美国学者华特士(James Walters)首倡。2 我国生命教育的奠基人陶行知于1917年将杜威所倡“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引入中国,并经若干年实践后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观,倡导“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3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很多地方相繼开展生命教育,经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从大学至幼儿园的生命教育体系,诞生了叶澜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刘济良的“生命教育论”、张文质与冯建军等人的“生命化教育”等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吴根福近年来提出,生命教育是在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这表明作者对敬畏生命理念重要意义的肯定。本文以中学生命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当代中国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从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及其成因、敬畏生命之于中学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敬畏生命理念与中学生命教育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对如何使中学生命教育走出现实之困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及其成因

当代生命教育面临的实践困境主要是:学科体系不成熟,现实效果不理想。美国是率先提出生命教育概念的国家,但据美联社2021年10月11日报道,涉及未成年人的枪击案件近年持续增长。1 此外,在较早开展生命教育的我国台湾,因自伤行为造成的健康损害程度居中国各地区之首,超全国平均值的2倍。2 应佳丽等人的研究显示,自伤行为是危害初中生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上海某区初中生当中一年内发生率为40.55%。3 尽管我国开展生命教育已有20余年,但有学者指出在指导实践与解决现实问题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其中孙卫华和许庆豫的评述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当代中国学界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致力于解决生命安全实际存在的问题,广义的生命教育关注教育与生命之间更深广的联系。已有的研究总结出:广义的生命教育存在着实际操作难的问题,而狭义的生命教育缺乏对生命的整体观照。并基于此,指出生命教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生命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这可能在根本上影响生命教育研究成果对教育改革的解释力与指导力。第二,生命教育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品质与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缺少对国际生命教育前沿与热点的全面持续的关注。4 学者虽从不同角度剖析生命教育困境,但尚未有路径来应对这些困境。下文将以生命教育实施主体即学校为中心,结合生命教育理论,从三个方面阐述生命教育实践困境之成因,从而为探索解决生命教育现实之困奠定基础。

1.未充分理解生命教育学科的典范意义

从狭义的生命教育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是因为未能充分理解生命教育学科的典范意义。苗睿岚和薛晓阳指出,从理论层面看,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已得到了阐释,但从实践层面看,生命教育却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知识领域与范畴。生命教育需要确立其作为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内容,是其基本的、核心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范畴。生命教育既要守护好自己的教育领地,又要提高精神高度。5 要言之,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形态的生命教育仍不成熟,其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亟待增强。生命教育的不成熟,其根源在于未能看到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本质因素,进而导致知识习得与生命成长之分离。顾明远指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6 教育以使人成为身心健全之人为旨归,特别是生命教育更要发挥典范作用。生命教育的典范意义在于,它从本性上就需要将知识与生命在个体的人当中结合起来。杨向东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模式反映了笛卡尔理性主义认识论的传统。7 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主客分离化、去情景化的认知模式。在这种认知习得模式中,抽象的生命对象既不容易讲解透彻,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之下,生命教育活动的典范意义无法建立,最终该学科将走入被边缘化的境地。

2.未准确把握个体生命的社会化进程

从广义的生命教育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是因为未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社会化转变。在做好基本保障工作、尊重个体生命权利的前提下,生命教育要使学生角色从被保护者向创造者转变。中学生既是未成年人,同时又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较之被动保护起来的生命,昂扬向上的、自强不息的生命主体更值得肯定,生命教育应与更广大的事业价值相联系,使学生受益无穷。因此,生命教育不能局限在校园之中,而要把学生日后的社会化发展考虑进来。在这方面值得借鉴的是,法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立足于社会,从小学至高中的各年级生命教育均围绕着社会生活的主题展开。其中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从权利和义务、国家制度与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组织等方面,逐渐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从以公民身份在社会中生活、制度与公民身份的实践、世界变革中的公民身份等方面为其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1

3.未有效满足学生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

从生命教育长远的、根本的目标来看,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是因为未能有效满足学生在其社会生活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深层需求。教育学界已经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特征进行了诸多考察,并从一种社会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形成生命意义观。顺着这一思路,人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应纳入生命教育中来。与生命意义相关的自我实现感受与认知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一般的教学工作难以深入这一层面。20世纪40年代,心理治疗师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在《追寻意义的人》中将意义思考带入心理学研究,使生命意义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为生命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生命意义的自我实现是生命教育中最难进行的环节,也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人生目标。在现实中,对生命之美的教育却很微弱,生命教育实践应从形成悦享生命的生命观念、培育满怀希望的生命态度、提升从美的角度体验生命的能力三个方面发力。2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生命产生空虚感和无意义感,因此,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抵御这些不良情绪的干扰。

二、敬畏生命对中学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当代,推进生命教育对个人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复兴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3 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实施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现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生命教育师资培养的理念。4 敬畏生命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实质是一种整全个人的伦理人格理想。阿布莱尔指出,施韦泽把教育看成一种综合性的关于生命与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党晶和刘济良认为,敬畏生命为生命教育变革提供了方向,在教育场域中应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明确生命发展方向、营造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环境。5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青少年心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流媒体《中国新闻》栏目在2020年4月28日首次使用“敬畏生命”彰显抗疫精神。6其中医护人员的医疗实践是颇能体现敬畏的生命教育活动。因此,将敬畏生命精神融入生命教育可以说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理由。

1.敬畏生命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准则

从生命教育的学科意义来说,敬畏生命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准则。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易被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误观念和行为,因此,尽早开展全面而持久的生命教育能够有效地培育中学生对待生命的正确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应佳丽等人关于初中生自伤现象的研究表明,76%的学生采取此类行为是为了发泄情绪。学生无法化解自身生命中的不利因素,而采取这种有害于生命的方式寻求虚幻的解决。这根源于学生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习惯于外在审视自身的生命,将其作为一种以自身好恶为转移的对象。而敬畏生命是以内在的方式把握生命,将生命中的喜怒哀乐都看成生命自身的组成部分。敬畏感的形成离不开对生命的整全体验,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单一,施韦泽在非洲的行医经历可作为生命教育的素材来向学生讲授。以敬畏之心进行生命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生命的高度尊重,也是引导其以内在方式把握生命本性的努力。

2.敬畏生命是帮助个体融入集体的重要方法

从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来说,敬畏生命是使个人融入集体的重要方法。敬畏生命以人自身的生命存在为依托,强调个人对自身乃至其他生命的内在敬畏,以此激发出同情、包容等道德情感,形成一种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结。中学阶段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友谊的重要时期,若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未能建立起良好持久的友谊,或者遭受欺凌等暴力对待,对其未来融入社会非常不利。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报告,我国每年有31.21%、约4500万的13—15岁学生遭受着校园欺凌。1 在庞大的数字背后,无论施害者或受害者,其生命觀都无法得到健康发展,进而可能导致其社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校园欺凌的本质是学生未理解个体间的生命关联是互助互惠的利他关系,而将其异化为单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关系。在当代,科技发展使个人越来越沉浸于自身的世界中,生命关联愈发被遮蔽和淡化,人们更习惯以旁观者的态度观察他者。面对这一状况,生命教育应重视研究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使其养成对待他人的正确态度和习惯。将敬畏感融入生命教育当中,使中学生形成对待他人的正确生命观。他者不再是与自身完全无关的,而是处在一种生命关联之中的他者。这种生命关联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性,是维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3.敬畏生命是激励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从中学生的精神需求层面说,敬畏生命是激励个人获得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人类正进入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文明形态的背景下2, 道德领域的重要命题是通过建立主体的边界意识与理智精神,培养正确的公共价值观。学者指出,应当引导儿童学会正确判断自己与地球、人类及世界的价值关联,涵养以共同体精神为核心的公共品质,使人们自觉参与共同体生活。3 从21世纪以来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证明,生命和谐共生与文明发展具有直接相关性。敬畏生命本身是融合了对自身生命、他者生命和自然生命的综合感受的精神态度,它鼓励人在与其他生命的交往中发展自己的人格,进而获得精神提升和自我实现。

三、中学生命教育之困的解决路径:敬畏生命理念与中学生命教育有机结合

中学生命教育的初衷是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其宗旨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社会价值的生命观,其理想是期望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不断发展的个体度过自我实现的一生。保障生命健康是中学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因而通常传授给学生的生命意识基本上是被动保护的意识,但这并不足以确保学生日后能够认同自身的生命。只有将生命放在一个主动创造的位置上才能够真正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并使学生收获生命意义的实现感。中学生命教育应始于对生命最基本的保护,着眼学生的社会化转变,指向个体对实现生命意义的追寻。针对中学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源,结合敬畏生命理念的主要品质,以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2005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参考4,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尝试将敬畏生命理念有机融入中学生命教育当中。

1.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以敬畏生命理念设计课程

在中学开展生命教育,需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将生命成长有机融入知识习得过程之中,为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生命教育应当是每位教师的基本素质,由不同学科教师共同进行的跨领域生命教育相比单独的生命教育更为有效。在学校方面,重点是要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为此,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探索以敬畏生命为大概念进行课程设计,串联整合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的知识、原理、技能、活动等课程要素值得尝试。1 生命是一切事业之基,因此学校需要从敬畏生命出发,尊重和关心学生个体的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的正常规律,尊重学习的科学规律;这种持续关注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自身生命形成良好态度。

2.关注学生人生规划,促进其社会角色的形成

基于敬畏生命将人自身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密切关联的理念,生命教育应当着力促进学生对人生道路与职业生涯的规划,以使其构建起一种社会角色型生命观。教师可以通过讲演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引导学生对社会角色产生初步概念,激励其以敬畏生命的态度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当下个人生命观越来越局限于自我的情形下,形成一种和谐包容的互助利他型的生命观意义重大。敬畏生命不仅是关心自己的生命,也是关心他人的生命。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学生对生命之关联难以产生清楚的观念。而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实际上是期望学生能够为他人奉献,努力融入作为生命共同体的社会当中。敬畏生命是最深层的肯定生命,是肯定自身属于一个更大的社会集体,因为生命不仅仅属于个人,它始终与其他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比单纯地关注自身,为他人奉献会使學生收获截然不同的生命感受,这是个人融入集体的有效方式,也是个人社会化转变的关键。在中学教育阶段,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杰出人物的事例,将个人生命与其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顺利完成向社会化角色的过渡。

3.鼓励多样化社会实践,使其获得自我实现感

基于敬畏生命重视个人精神发展的理念,生命教育应鼓励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创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学生得以生发生命意义自我实现感。在这个方面,《纲要》列出了班团队活动、节日与纪念日教育、仪式教育、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五个方面的课外活动。为了保证生命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举办在社区、福利院、医院等机构观摩见习等活动。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校园生命教育活动,如举办辩论赛、主题征文与讲演等活动。对中学生而言,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传播敬畏生命精神,能够使其以积极健康的思想态度去迎接现代社会的各种生存挑战,丰富自身的生命体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进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意义感。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