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乌云高娃
016000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内蒙古乌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支气管扩张均为临床高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此两种疾病均可造成患者肺部组织发生结构和功能破坏,同时肺功能持续下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排除患者支气管扩张症以及肺结核纤维化病变等情况,所以慢阻肺和支气管扩张两者存在一定共性和差异。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容易并发支气管扩张,这也是造成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以及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1]。鉴于此,以下将进一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者肺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和对比,以期为此类患者的疾病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 例,依据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分为两组。观察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6 例,男29 例,女17例;年龄42~89 岁,平均(67.5±1.3)岁;病程2~16年,平均(7.3±0.4)年。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40 例,男26 例,女14 例;年龄41~88 岁,平均(67.4±1.5)岁;病程2~17年,平均(7.5±0.2)年。两组各项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两组患者常规资料进行详细收集和整理,如年龄、性别和吸烟史等。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待其病情恢复稳定后对其临床疾病特征、胸部CT检查结果以及肺功能指标等进行收集和对比,其中肺功能指标主要有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 和FVC% pred、FEV1% pred。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24 个月随访,同时记录其随访期间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等。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结合病情进行综合治疗干预:①原发疾病治疗:提升机体免疫力如存在肺部感染情况,应指导保持卧床休息,并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加强机体营养,从而改善机体器官功能以及气管功能。通过开展疾病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与依从性,同时督促其严格戒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②药物治疗:结合病情给予止咳、抗感染、化痰和平喘等对症治疗。在抗感染治疗中需结合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合理选择抗生素。针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存在厌氧菌感染情况者可针对性地应用硝基咪唑类药物予以治疗。③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完成缩唇呼吸训练以及腹式呼吸训练。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肺功能指标水平及随访情况。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9.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男29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67.5±1.3)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病程(7.3±0.4)年。对照组男26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67.4±1.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病程(7.5±0.2)年。两组性别、年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DLCO% pred、FEV1/FVC、FVC%pred、FEV1% pre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频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nDLCO%predFEV1/FVCFVC%predFEV1%pred观察组4655.69±19.4753.58±11.3175.46±15.5940.46±9.71对照组4067.06±18.5965.02±16.2984.19±19.2652.79±15.69 t 8.5299.60811.1829.625 P 0.0000.0000.0000.000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s)
组别n急性加重发作频率(次/年)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4612.86±5.178.26±2.58对照组402.39±1.521.72±1.59 t 6.3929.625 P 0.000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支气管扩张均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此两种疾病之间并非相互独立,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合并支气管扩张情况普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机体中的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同时黏液腺肥大增生使大量黏液发生潴留,导致支气管壁发生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层的相关平滑肌更容易发生萎缩及断裂等现象,同时支气管管壁处于不断僵硬及塌陷的病变进程中,非常容易诱发支气管扩张症[2-4]。本次研究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 例进行分组研究和对比,从研究结果来看,多数患者存在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情况,同时占比较高。这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支气管扩张症的情况十分常见,同时两种疾病之间具有互相影响的关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情况好发于长时间吸烟和吸烟指数偏高的群体当中,此类患者肺功能往往存在中度或重度气流阻塞情况。有研究发现,支气管扩张的严重程度和患者FEV1%预计值之间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也就是患者支器管扩张的情况越重,FEV1%预计值越低,同时气流受限情况也更严重。本次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对照组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阻塞通气功能受限情况,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下降情况更显著,同时气流受限状况更明显,弥散功能降低情况也十分显著。分析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具有慢性以及持续性的气道炎症情况,使气道管腔发生狭窄,同时气道壁结构出现重塑,造成气流受限。当患者同时并发支气管扩张症时,由于气道当中细菌大量存在导致负荷增加,进而诱发感染,患者气道阻塞情况进一步加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对照组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更为显著,同时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较重。并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支气管扩张症均会对患者肺泡、毛细血管产生影响和破坏,使弥散功能受到影响,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支气管扩张时,患者弥散功能降低情况更为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急性加重是较为危险的,在此阶段肺功能快速降低,同时死亡风险增加。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发作频率也是其预后情况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时并发支气管扩张时,由于反复感染导致加重期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从本次结果来看,对照组在随访期间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时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分析原因,由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症,使气道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并且细菌负荷明显增高,导致分泌物增多,使治疗难度上升,因此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普遍存在肺功能下降的情况,且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比肺功能下降情况更为明显,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发病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