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子琛 倪婧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体重偏大、体型不匀称等不良的身体姿态问题和上下肢力量不强、耐力素质较差和运动能力水平较低等情况。身体功能训练目前在竞技体育领域里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训练体系,其在竞技体育中取得的成果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身体功能训练手段能否在学校体育中得到应用与发展,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功能性体质健康预警体系的建立,为管理者提供早期的预警,利用早期的预警激励学生和学校对体质健康加以重视。在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体系构建完成后,将预警结构以网络信息平台的形式进行公布和查询,并提供完备的健康指导反馈信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初级指导,同时也为学校关注和更好地监测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提供重要帮助。
身体功能性训练一开始是由美国体能训练专家Gray Cook提出的,并且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得以很好地运用,从最近几届奥运会比赛成绩上看,美国与德国的各项成绩也都十分优秀。2011年6月15日,我国上海市专门针对身体功能性训练举办了一场高峰论坛,由此正式开始实现身体功能性训练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如今,身体功能性训练主要运用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育运动训练中,并且在中小学校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与运用,一些中小学开始开发身体功能性训练课程,但是在我国高校中的运用还不够成熟,目前还处在推广与探索阶段。
身体功能性训练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十分丰富,能够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力量进行最大限度地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功能性训练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训练、爆发力训练、拉伸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等。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身体功能性训练对大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协调素质以及下肢爆发力等的发展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因此,可以将身体功能性训练引入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中,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将身体功能训练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比如说,可以将身体功能训练内容与方法融入跳远、短跑、篮球、排球等项目教学中。此外,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宜的身体功能性训练方法,例如,在跳跃教学中,可以选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法来进行;在篮球教学中,可以选用绳梯、多个方向移动等训练法。通过多样化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与预警标准是建设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的重要基础,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计。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脏器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肝炎筛查、胸透、心电图、内科、外壳、耳鼻喉检查。
我国在设定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标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制定不同的预警标准。通常情况下,高原地区学生的肺活量比较大,但是其身高相对较矮,北方地区的学生平均身高比南方地区学生高。另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学生的体重、血脂等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总的来讲,我国应该对学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最差地区与最优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然后以此为依据设定总体标准与具体标准。
平台层次构架指的是专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平台进行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行政机构,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得以有序进行,主要包括基层组织、中层组织与高层组织。
基层组织主要包括学校以及在该平台中进行工作的相关校内人员,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周期性测试,并对其中所存在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上报。中层组织可以设置在教育部内,主要任务在于对各个基层组织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监督与督促,并将其进行分析汇总,最终生成报告上报给高层组织。高层组织可以设置在当地更高一级的教育部,能够对相关工作进行自主调整,主要任务在于对基础组织与中层组织上报的报告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大学生整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宏观把握,最终做出下一步决策。
各地区应该将高校作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的核心机构,主要包括测试工作与预警工作两个方面: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包括前面所说的所有项目,而且应该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对于条件较好的高校,可以规定其配备最基本的测试设备以及至少一名专业测试人员,能够通过专业设备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随时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并对学生体质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与解决。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高校,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就近选择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高校,对本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尽量不与其他学校发生时间上的冲突。除此之外,当地有关部门机构也可以组织专业的测试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到各个高校中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周期性测试,在此过程中,应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测试,同时还应该保证测试人员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
数据测试是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性工作,作为预警机制的第一层组织,我国各大高校应该对当地相关测试内容的标准数据进行全面掌握,以便对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例如,如果本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存在一定的异常,学校应该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上一层组织,并进入预警程序,以便于上层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与调整。
家庭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身体机能与心理压力两个方面,因此,家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助力。
在身体机能方面,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味地注重营养的增加,但是由于饮食搭配不当,给孩子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造成孩子出现肥胖等现象。也有一些家庭中,由于经济状况不好,导致孩子摄入的营养不够丰富,大大影响了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心理压力方面,如今我国很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在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首先要积极转变自身不正确的观念,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来激励孩子进行全面发展,不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其次,应该注意孩子饮食营养的均衡搭配。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可以向学校、社区等申请适当的补助,以保证孩子营养摄入的充足,尽量避免因为营养不足而对孩子体质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家长应该引导、鼓励并督促孩子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等。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而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政府投资,势必会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这就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当地有关部门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转变社会群众一味地注重学生学历水平、文化课程学习成绩的错误观念,在考虑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并引导人们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使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另一方面,各地区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进行联合行动,以发展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为对象,通过募集、捐赠等方式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以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的构建筹集更多的资金。
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预警体系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体质健康的宣传,也就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高校应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理论教育,主要可以向学生宣传讲解关于体育锻炼、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可以选择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的身体功能性训练方式,如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000 米跑、深蹲、俯卧撑等,并且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尽量选择对场地器材要求不是很高的功能性训练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