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21-01-08 01:58李梦娇李卫东王华亭王再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李梦娇 李卫东 王华亭 王再文

【摘  要】基于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定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现代化进程中农村衰落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夺取全面胜利后的又一项重大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着眼于城乡融合这一基本路径,以城乡交通一体化为基础,以乡村特色产业为抓手,激活乡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经济发展效益,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助力。

【Abstract】Based on China's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firm goal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modern power in an all-round way,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break the decline of rural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is another major task after China has won an overall victory 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n order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asic path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transportation, takes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ctivates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rural economic growth, builds a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improves economic development benefits, walks out of the rural vitalization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assistance for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交通一体化

【Key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 rural vitalization;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中圖分类号】F323;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127-03

1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面貌今非昔比,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调整,但二者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依然存在,且集中体现在我国乡村发展滞后[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把乡村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战略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该战略的实施作为历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关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在于城乡融合。当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仍在40%左右,且无论城镇化水平如何发展,城乡并存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但由于以往城乡发展过程中“以乡支城”特征显著,乡村建设要先服务于城市和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乡村涌入城市,造成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瓶颈,进而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2]。党和政府也始终关注城乡发展均衡性问题,自2002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等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体现了对城乡关系认识的与时俱进[3]。与以往城乡发展政策相比,现阶段提出的城乡融合强调乡村与城市是共存共荣、互相推动的两个空间发展布局,旨在改变以往生产要素单项流动的困局,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有效循环[4]。进一步地,城乡融合新理念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强调发掘乡村潜在比较优势,建设发展动力机制,将乡村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城市共同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双中心。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产要素的简单输入往往只能形成过度依附于城市的乡村经济,无法深入破解乡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症结。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能仅仅依赖城市,必须依靠激发乡村发展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来解决城乡发展二元化问题,在立足于乡村的产业、人口、文化等要素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发挥乡村的主动性,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2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引导资源向乡村集聚的同时,更要关注资源引入后如何留住资源并与当地要素禀赋相结合,进而形成新的发展动力。由于乡村经济普遍存在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我国农业依附于工业、农村依附于城市的格局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历史经验表明,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保持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因此,形成自我发展动力机制的路径之一就是发展特色产业。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农业的快速有序发展有着良好的市场基础,在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乡村核心竞争力。由此看来,将外部的资金、技术等要素与乡村内部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催生新的产业成为破解乡村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5]。

具体来看,一方面,乡村振兴要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城市反哺农村,引导来自城市的产业要素与农村产业链结合,助力传统农业经济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而衍生出新业态,大力发展产业化、多元化、融合化的现代农业体系。例如,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要素不断投入乡村,大幅度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农产品销售领域电子商务蓬勃兴起,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79万亿元,相比于2014年增长了8.9倍。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750亿元,同比增长37.9%,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014亿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与外部市场的隔阂,扶贫效果显著。农业生产领域技术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要着力解决农村短板,使农村经济焕发独特吸引力,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利用地区要素禀赋差异发展城乡休闲农业、旅游业等特色农业,实现农村财富增长的同时,吸引更多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注入农村,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形成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源动力[6]。例如,北京市的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便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加强对产前生产资料补助、产中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产后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支持,带动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增收,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北京市各区共安排917个产业项目,涉及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休闲旅游业、分布式光伏等方面。持续的产业帮扶使得一些原来基本无产业基础的低收入村、户都拥有了产业支撑,改变了一批村庄产业现状,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涌现出一批发展典型,为低收入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门头沟依托当地生态山水、民间习俗、古道古村等独特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休闲度假产业集群,通过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打造了远近闻名的清水花谷,通过深挖红色革命故事建成了“京西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把昔日的贫困山区打造成山水交融、青绿交织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此外,房山区以及密云区等贫困山区也深入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發展起花卉、中药、旅游等产业,既满足了市民需求,也带领山区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3 交通一体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基础

“道路通,百业兴。”交通作为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的连接纽带,是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城市反哺乡村的具体行动。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交通扶贫工作,范围从支撑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拓展到完善客运、货运、物流网络等方面。实践证明,交通扶贫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着眼现在,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就必须要让外界要素资源走进乡村,让乡村特色产品走出去。由此可见,推动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建立一体化的城乡交通体系仍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环节[7]。

畅通便捷的交通能够推动乡村与城市的联系,有利于城乡之间的产业、人才以及其他要素资源实现真正的互动流通[8],同时也能够有效激活广阔乡村的特色资源,是城乡良性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良好的交通体系不仅能够改善运输条件,降低物流成本,使得资源优势更加方便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要素配置与各功能区域定位更加契合[9],还可以改善客运境况,降低人员出行成本,有利于促进城乡间的人员往来,以便与外界进行更多的物质、商贸交流。这为发展“交通+产业”特色扶贫,实现交通支撑产业、产业促进交通的良性互动提供可行性。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但多数地区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要素流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乡村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例如,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即使农村引入了互联网等新要素,也会因为落后的农村物流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损耗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生活资料相关产品的价格被迫抬高,削弱了市场竞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市场融合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是推进“交通+特色产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条件,能够改善农村特色产品的流通环境,扩大特色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地理范围,改善乡村产业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性,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拓宽农产品市场,有利于产业规模的稳步增长。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长期实行的交通扶贫政策也更加强调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注重交通运输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作用和先行作用。

4 物流建设是农村电商的有力支撑

交通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农村物流建设在促进乡村开放、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基于“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而产生的电商时代,电商不断向乡村延伸,为乡村提供更多机会利用网络平台企业的多种服务功能,催生出了农村电商等各类新业态,农产品“网红直播”、订单农业等新型销售模式已发展成为提高农产品市场交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传统农业产业模式的要素投资收益较低且已接近边际效益,而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动力引擎,实现了农业资源及产品的重新配置,加速调节了市场机制[11]。因此,与传统农业产业模式相比,电商作为新要素注入可以将农业改造成一个比较廉价的经济增长的源泉。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物流体系,因此交通助力农村物流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016年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中便提出要推动“交通+电商快递”新模式的发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也指出要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同步实现产品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因此,实现乡村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持续完善县、乡、村的物流网络体系,提高農村物流服务覆盖面,提升农村寄递服务能力和效率,助力农民创收增收[12]。基本物流体系建成的同时,还需要构建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发挥信息技术的关键性优势,将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提高物流供需匹配效率,实现乡村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在构建现代乡村物流体系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安远县以农村地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了以智慧园区、智运快线和数字平台为要素的城乡绿色智慧物流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持力。目前,安远县建成了20个村级交通服务站、365个物流服务站点和2个快递分拨中心。高效的物流体系直接促进了该县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安远县电商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0亿元,电商扶贫产业覆盖了80%的乡镇和32%的贫困农民。

5 结语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城乡融合为导向的新型城乡关系建设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难题,对我国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虽然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脱贫攻坚不是终点,如何促进脱贫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内生可持续发展、防止脱贫地区返贫、构建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因此,要深刻把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变化,以城乡融合为基本路径,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乡交通一体化和乡村物流体系建设,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亚华.立足国情农情走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9):1-8.

【2】李青芮.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及其实现[J].农业经济,2021(07):43-44.

【3】解安,王立伟.基于城乡融合视角的相对贫困治理对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1(02):82-90.

【4】岳文泽,钟鹏宇,甄延临,等.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缘起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4):52-61.

【5】李谷成.解析中国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机制与路径——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35(17):2+189.

【6】颜培霞.城乡融合视域下特色村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J].农业经济问题,2021(05):137-144.

【7】李玲玲,赵光辉.城乡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困局及其治理[J].中国软科学,2021(07):97-105.

【8】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12(03):60-77.

【9】刘长俭,奚宽武,黄力,等.中国交通+产业扶贫模式溯源、演变及展望[J].科技导报,2020,38(19):77-87.

【10】黎红梅,周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高效物流体系构建分析[J].理论探讨,2021,220(03):139-144.

【11】梅燕,蒋雨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0(06):56-74.

【12】李超凡.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变革:理论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10):12-20.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