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蓓朱 慧敏
关键词:翻转课堂;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2-0042-0
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将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一种学习模式。课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有助于理解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老师在课堂上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扩展。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引导学生拓宽眼界及拓展设计思维,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答疑的方式,让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翻转课堂并非简单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其是通过网络资源优化传统教学,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的优势,以及网络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从而增强教学效果[1]。
2《生态环境设计研究》的课程概述
《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一般定位为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必修核心课程,设置在研究生一年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不断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一种现代意识。该课程的设计原则体现了“以人文本、科学设计”的思想。该课程主要教授学生以下几方面知识:(1)在景观设计方面积极推行绿色生态建筑,对新的建筑理念进行应用,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环境的污染;(2)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为人类设计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同时利用最少的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在光环境方面旨在节约与能源有关的应用技术,将绿色照明作为指导思想。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会对生态环境设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也会大有帮助。
3翻转课堂在《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中的运用意义
在以往的《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被动听课,接受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很难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毕业后,现有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脱轨。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消除传统《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堂的弊端。将翻转课堂应用于《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中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翻转课堂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不受地域限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线下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同学更加近距离的接触,教师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翻转课堂同时吸收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点,应用在《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第二,翻转课堂将传统的先教后学变为了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通过网上的教学内容对《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进行自主学习,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深入研究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
第三,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这种注重创新性的课程,需要采用翻转课堂、智慧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将翻转课堂应用在《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中,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礎。
4翻转课堂在《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中的运用思路
首先,《生态环境设计研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含课前通过多渠道自主学习、课中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形式的学习、课后线下答疑三部分,具体见图1所示。其次,《生态环境设计研究》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六大模块,每个学习模块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如表1所示。
4.1课前阶段
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和课前作业。首先,学生需要在优学院上在线观看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其次,学生阅读班级群文件中的书目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小组合作交流收集生态设计案例。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在课堂上就节省了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大量时间,可以利用这些节省出来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2课堂阶段
以教师讲解的课程重难点为主。课堂形式主要以线下教室上课为主,资料室自主阅读和线上教学相结合。这是一种结合文本、动画、音频、图形、视频等教学手段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翻转的形式,通过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手段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探索新知识[5-6]。
在线上教学课堂中,首先观看校园APP优学院上的视频教学,这是由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师们录制讲授,知识内容丰富,讲解生动。“环境艺术设计原理”分为八个章节,即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空间概述、环境设计的色彩、环境光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流派及著名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外部空间的处理手法、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方法。课程由浅入深地将理论化的知识串联,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应用性等特点,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内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设计思维。此课程有对应的线上课后练习题及课本供学生参考学习,是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线上学习的好资料。
在线下教学课堂中,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导入,采用精美的PPT课件进行课堂导入,教学内容中主要以范蓓主编的《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一书的讲解为主,还有专业课程的学习资料书,如冉茂宇的《生态建筑》和范蓓的《生态环境设计研究》,并针对每节课讲解内容的不同进行讲授。其次,教师会针对课堂上的一些知识点对学生提问,这种提问的方式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课堂上教师也会加入一些相关有趣的设计类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看后讨论,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最后,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自学成果,老师指导学生讨论。鉴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互动情况,老师进一步提示,帮助学生巩固薄弱环节[4,6]。
线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上教师播放趣味性、拓展性的教学视频,拓宽专业知识和设计思想。再比如用PPT汇报设计案例,课下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4,6]。
4.3课后阶段
第一,教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预习下一章内容并在下次课堂上提问;第二,学生查阅书籍文献,思考生态环境设计论文的写作方向并且深入研究内容;第三,学生课后观看校园APP优学院的线上视频,完成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题,根据视频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且每节课程视频之后都有相对应的PPT,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回顾学习笔记。
此外,课后教师在班级QQ群中发布一些优秀的生态设计电子书,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多多阅读相关书籍并收集生态设计案例,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生态设计方向写一篇三千字的论文,表达对此课程的想法,锻炼学生的专业深度思考能力。在论文写作期间与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调整论文写作的方向和深度[6]。
4.4总结评价阶段
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纳入考评体系。这是对老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一个过程。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从这几个面开展:课程内容、作业布置、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对学生的评价有:学生线上学习时长、线上学习参与度、课前预习、习题提交、课后习题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讨论质量、课堂表现及论文写作质量等。在此阶段,教学评价有激励、矫正、调节教学、诊断等作用,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6]。
5结语
《生态环境设计研究》课程的翻转课堂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是一次创新的教学设计,无论在教学理论还是实施策略上都进行了创新,对环境设计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启示,有利于形成各课程特色的翻转教育体系。由于环境设计翻转课堂处于初始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要将翻转课堂实践好,教师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