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探究

2021-01-08 04:53蔡祎昀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政政治

摘 要: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定困境。为贯彻“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精神和举措,学校必须将思政教育生活化理念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即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从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素养等方面加以更新和完善,深入发掘学校思政教育和实际生活的有效衔接点,从而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55

长久以来,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对学生核心需求的了解,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普遍存在高高在上、内容空泛、不受学生欢迎等问题。思政教育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启发性和实践性,并多方面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正与上述要求不谋而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以现实生活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教育引导中促进学生的生活实践,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学校思政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质上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其实施的质量以及效率可通过对个体以及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进行体现。人本理论讲的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实践的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享受人的权利,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育观认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要求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空洞、僵化的说教,变为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他提倡的情境创设、注重实践、感悟体验等均是教育生活化的体现。

二、制约学校思政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

1.思政教育内容死板

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目前学校的思政教育内容不切实际,空泛无力,与思政教育基本原则不符。教育内容的空泛主要表现在忽视学校学生的真实情况,过于致力于完美人格的培养,使思政教育处在学生够不到的空间里,一味想要通过灌输内容去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未能重视现实生活对于学生的重大影响,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使学生很难感同身受,更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

2.思政教育方法僵化

在思政教育中,诸如满堂灌等传统形式过于单一、死板,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还导致他们的思维受到较大限制,束缚了学生的多元发展。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课堂,即使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师生互动交流环节仍旧少得可怜。学生在僵化的教育方法下,得不到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与撞击,教育效果较差是意料之中的事。

3.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

外部环境对思政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面临着新的挑战。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人们的思想理念起到了重塑的作用,在其产生有利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冲突、碎片化信息的获取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过于随意,大大减弱了学校教育对学生系统知识结构的作用。在当今逐利化趋势严重的社会中,网络上追名逐利的風气对塑造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导致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正在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4.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是道德的教育者,同时又是课程的设计者,主导着思政课堂的氛围。思政教育者有义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能恪守初心、言传身教,但仍有部分教师及教育者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错误的“心得体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三、实现思政教育生活化的路径

1.选取紧贴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

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紧贴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开展对学生生活的调研活动,探索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引学生对于新事物采用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例如,结合学校、社会及家庭三方需求,设计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去了解外面的现实生活,以此作为教育主题,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教育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理论方面,还要充分发掘教材之外的资源,从生活中取材,推动教材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2.善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学校的思政教育应注重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首先,将系统化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当前的心理需要进行有机结合,采用能力分组、交流协作、激励奖赏、互动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促使学生易于接受。其次,采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展开思政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可以与学生随时交流知识的桥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个性化需求,展开迎合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思政教育活动。

3.发挥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学校想要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需创建积极、乐观、具有感染力的教育环境,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首先,坚持环境文化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强化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工作,紧抓物质文化、硬件设施,优化校园建设,尊重学生的设计想法,并将其充分融入校园的建设中。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中心,定期组织实践活动,并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充分渗透,营造满足学生需求的思政教育气氛。其次,清除校园网络的不良信息,加强校园网的服务功效,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网络文化相结合,促使网络思政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管理,提升信息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积极的互联网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监控功能,发掘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对症下药,约束学生的网络举止。

4.全面提升教育人员素质

首先,思政的教育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教育能力和足够的知识储备。在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伴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会产生更加渴望的心理。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好的理论水平、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其次,思政教育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素质,在教学中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高度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教学中逐渐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符合学校教育实际,教学内容选材于生活,教育元素渗透入生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利用所学技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展现其美好人生。因此,学校及教师需进一步重视现实生活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思政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管京《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视角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2] 杨彦华、李金蔓、赵天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实践路径探究》,《经济师》2019年第4期。

[3] 汪大本、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叙事:内涵生成、现实困境及其实践策略》,《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4] 靳玉乐、张铭凯、郑鑫《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5] 陈欢《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黑龙江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蔡祎昀,1989年生,女,汉族,上海人,大学本科(教育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生命教育等〕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政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