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霞 罗志强
摘 要: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词四首》的编排高度集中,在单元主题“选择与坚守”中家国情怀呼之欲出。诗词整合教学,着眼一个“秋”字,从意蕴和意境两个层次打通四首词的关节,区分、比较、综合,将四首词的异同如抽丝剥茧,直达文本的内核。
关键词:秋 意蕴 意境 家国情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16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与诗词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时候是作为意象出现的。荣格指出:“原型意象是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聚物,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细细阅读部编版语文教材九下《词四首》,我们发现它们都与“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为“结点”,串联起四首词,整合成群文阅读,进而体会词人“壮愁”交织的家国情怀。
特级教师王君说:“同类信息敏感就是对同一文本或者不同文本中具有相同气质和意义指向的语言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把它们汇聚成富有价值的课堂信息源,相机指导学生以此为思维抓手,真正走进文本内核。”
一、丰富的秋意
1.时令之秋
秋,乃时令也。例如《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管悠悠霜满地”。“塞下秋”“衡阳雁”“霜满地”这些都直接交代了词人笔下写的是塞北秋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沙场秋点兵”,也直接点到这个“秋”字。《满江红》中“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更是明确交代写作时间是中秋佳节,菊花开遍的金秋时节。
但是我们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时候,发现没有直接写秋的词句,细读,思考,该词的题目是“密州出猎”,在中国古代,天子或王侯一般在秋天和冬天打猎,因为动物经过一年的成长,膘肥肉多,万物养成,到了收获的时候,可以放开胸怀,尽兴地去猎杀了。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我想他的出猎时间应该选在秋冬季节。此外,“貂裘”这一穿着打扮也可以看出天气较冷,是深秋或入冬的时候了。
2.人生之秋
“秋”不仅指时间之秋,它又何尝不是人生之秋呢?黎巴嫩著名作家米·努埃曼在《人生之秋》中写道:“一年四季,各有其意义。或许我们可以用隐喻方法谈及人生四季,道出事实的精华。我一点也不怀疑,人的生命仍然分为四季,有展开之时,有卷起之日。”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会发现,词人开篇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后面又提到“鬓微霜”,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苏轼写该词的时候年纪约40岁,刚好是知天命的年龄。这个年龄在人均年龄大约30岁的宋代来看,已经是比较大了,所以自称“老夫”,从生命规律来看,确实到了人生之秋。同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在淳熙十五年(1188)所作,时年49岁,词中写到“可怜白发生”,从年龄来看,也是人生之秋了。
3.境遇之秋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写于密州知州任上。熙宁四年(1071),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其实这样的自请出京,到地方为官,无异于被贬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淳熙十五年所作,时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淳熙八年(1181)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而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诩,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满江红》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中秋那天,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门外泰顺客栈。这在“俗子胸襟谁识我”一句中能看出来,夫妻不和,道不同,志亦殊。对于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一位肝胆俱热的女侠,一位有情怀的越东女儿(周恩来手书——勿忘鉴湖女侠志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来说,婚姻的牢笼就是藩篱,是桎梏。
从以上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苏轼、辛弃疾、秋瑾都是在人生遇到挫折的境遇下书写情怀的,知人论世,是读懂诗词不可忽视的资料。
4.家国之秋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写:“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这种家国命运在这四首词里都有所隐含。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时所作。当时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与宋朝的关系正式破裂。1039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词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可见当时战事紧张。苏轼在词中写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天狼星”喻指西北边境西夏的入侵。辛弃疾在词中写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正是指希望收复北方失地的凌云壮志。此三人,皆为宋代词人,都把情怀与西夏的入侵这一困扰朝廷的大事紧密相连。
《满江红》中“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指的是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家国风雨飘摇。
二、深沉的秋境
《人间词话》中写道:“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逻辑:一件作品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有境界,是否有境界又取决于它是否写出了真景物、真感情。“境由心生”,有景有情,即是意境;而情景皆真切,方可谓境界。我们就从“景”和“情”两个角度抵达词人的境界——家国情怀。
1.一切景语皆情语
宋玉在《九辨》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此开了“悲秋”之先河。这四首词里的“秋”景,一改秋雨秋叶秋风等萧瑟,着眼于广阔的自然背景,寥廓旷远,例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管悠悠霜满地”。在“长河落日”的广阔边塞,这样的秋景悲凉中不乏雄壮,烘托将士的“秋思”悲情,雄壮中又不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保家卫国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沙场秋点兵”,好一个“秋”字。在与西夏交接的边塞,一场大规模的阅兵开始了,意气风发的将士同分肉,低沉雄浑的边塞音乐如沉雷滚过苍茫的大地,滚过好男儿热血的胸膛。《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虽没有直接写到秋景,但是我们从狩猎活动的特点不难看出,“千骑卷平岗”,狩猎队伍之庞大,“亲射虎,看孙郎”,狩猎目标之远大,虎狼出没,大队人马疾驰之地,定是极为开阔的空间,疾风劲草,秋意寥廓,烘托出苏轼的豪情壮志,怎一个“狂”字了得!
前三首的秋景,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词人的豪迈之情,而秋瑾的《满江红》略有不同。“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中秋乃仲秋也,“满城尽带黄金甲”,秋高气爽,天空湛蓝如镜,是秋天最美的时候,也是情感最温存美好的时候。但是词人却说“四面歌残终破处,八年风味徒思浙”,用乐景衬哀情,词人嫁作他人妇,离开故乡浙江,远居北京,在中秋团圆之夜,在夫妻志不同道不合的情况下,孤独之味弥漫,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虽然同为秋景,但是情感却略有不同,景本无语,因人而定,要善于比较区分。
2.选择坚守家国情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选择与坚守”,家国是每个时代所有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选择,并至死不渝坚守的情怀。范仲淹、苏轼、辛弃疾、秋瑾都在词作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关注,或征战沙场,杀敌立功;或寻求真理,救国救民于危难时刻,词品甚高。
但是,这四首词最让人动情的地方,最真实的地方,不仅在豪情壮志,更在于词人心中的那份或浓或淡,但却挥之不去的愁思,也就是王国维讲的“真情”。《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的一个“泪”字,让人碰触到戍边将士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漫长的戍边岁月里,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家情与国运,有矛盾,有比较,因而才显得真切感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借用典故道出了自己的真心,苏轼以魏尚自许,盼着宋神宗能够再次招他担当重任,为国效力。以问号结句,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是词人心中的愁绪,但是凭借苏轼的旷达和理性,他将这一愁情隐藏在豪壮背后,隐隐约约,看不真切,却能真实触摸。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梦回”“可怜白发生”,讲述了词人年轻不再梦却在,现实残酷醉里寻,闲居上饶,一代侠士勇士最终只能坐等时间流逝,南宋国运堪忧,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种悲愤和忧愁,溢满胸腔,读来让人扼腕叹息。“壮”者,悲情也。
《满江红》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瑾自述婚姻是个牢笼,夫妻情意不投,国难又当头,自己命运和国家命运的不济,让这位有思想有才华的女性感到无比痛苦。“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是茫茫红尘何处去的迷茫,这是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苦觅,这是“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沦落人之泪。读到此处,我们不禁潸然泪下,为这苦命的女子,为这苦难的国家。
四位詞人在这份选择和坚守的背后,各有各的别样情怀,也形成了别样的境界。反之,他们为了自己的选择和坚守,隐去了自己的别样愁情,做了时代洪流里的中流砥柱,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个“秋”字,四两拨千斤,串联起了四首词。同质相连,借用群文教学,让诗词学习更加多元、丰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