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在发生着不断变革和创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育人员越来越重视一种教学方法,即问题教学法。小学语文的教育重点主要是学生们的语文基础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极为重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无论是对语文科目的学习还是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地对语文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负起责任,为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问题教学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0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样的情况下,问题教学法脱颖而出,成为小学阶段教师们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能够在课堂中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教师们可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做出因人而异的教学。教师把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为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并让学生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主旨情感,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们应当将问题教学法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涵
简单说,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为学生们设置一些结合课堂内容的问题情境,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最终组织语言将答案表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并没有用满堂灌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单纯讲解,而是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让学生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有所把握,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素养。
教师和学生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一些问题,并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一起解决问题。传统教育模式更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参与程度。近年来,教育工作的重心越来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应当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理解,多沟通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发散思维,打破传统的课堂思维定式。学生们在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会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中都具有极其深远极意义,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实现,通过文章的阅读积累,学生们的眼界见识以及思考方式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高。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极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1.上课前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合理应用问题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与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交往,掌握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从而根据这些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合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必须与课堂内容深度结合,从而让学生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对课堂内容有深刻的掌握。
近年来,社会发展很快小学的语文教学也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改革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制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方针。问题教学法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这是由于它对于学生学习的深远影响以及学习成绩的快速提高有很大帮助。不仅如此,问题教学法还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学生们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能对课堂内容进行熟练掌握,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无论是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合作学习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都能在问题教学法的方式下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极大的提升。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内容有充分的把握,通过教材中的教学指导来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分析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准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流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充分的掌握,培养其学习能力。为了展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们不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的出现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教学思路。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使用问题教学法一种模式,而应该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来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不能随意地进行问题设置,应当在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的前提下,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具体内容设置一些易于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提出来,让学生们对文段进行赏析,也可以通过对文章中一些动词或者名词的特殊使用,来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思考分析。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对文章有一个深刻的掌握,还能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首先,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思考可以培养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自行思考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们可以在彼此的交流溝通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能力。学生们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交流过后,教师就能把握教学重点,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实际上,问题教学法本身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会有一种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学生们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会促使学生迫切想要去了解文章内容,从而寻找答案,最终组织语言来进行回答。这样的课堂模式是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一种完美践行。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一定会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不宜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更好的做法是先考虑学生们的思考方式,询问学生们的思考结果,结合学生们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做出符合要求的思考,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进一步自主思考,最终自行得出合理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彼此之间交流讨论,因为一个人的思考可能只有一个思维,但是多个学生之间互相探讨就能有多个思维相互碰撞,从而得出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多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让学生们尽可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度的学习和掌握。
3.在小学阅读教学后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教学活动。教师们在课后依然可以合理应用问题教学法,通过给学生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后继续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长期持续性的思考能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从来都不是机械化的过程,而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在课后对于课堂内容的回顾可以在短时间里得到回报。教师们应当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学生们一些正确引导,让学生们不仅仅学习课堂知识,也能在教学活动中健全自身人格,提升个人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们应当更多地注重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基础中的重点,教师们更应当重点培养。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在提升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产生久远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丁丽颖《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使用探讨》,《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2] 戴婉琴《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7期。
[3] 杨叶《语文教学中“小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操作研究”策略小议》,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