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朝霞, 段淑敏, 杨爱霞, 谢欣蕾, 朴金龙, 杨俊丽, 常红叶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内分泌科, 2护理部(河南开封 475001)
糖尿病是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尤其近年来我国青中年糖尿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影响[2]。但中青年患者由于应酬、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等因素,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关注较少,因此自我管理行为不足[3]。本研究将对在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展开探讨。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00例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设为两个组别。对照组(100例)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8~55岁,平均(45.63±4.28)岁;疾病持续时间2~12年;平均(6.96±2.47)年;其中合并吸烟史28例,合并饮酒史35例。观察组(100例)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7~57岁,平均(45.39±4.41)岁;疾病持续时间1~14年;平均(6.84±2.52)年;其中合并吸烟史29例,合并饮酒史37例。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了本研究,对比基本信息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对比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4];(2)年龄>20岁且<59岁;(3)病史资料齐全;(4)全部患者了解研究过程且在协议书签字。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4)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无法语言沟通;(5)参加过类似糖尿病健康教育;(6)不配合随访调查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给予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教育 (1)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以及运动方式进行指导,普及自我管理内容,告知患者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血糖控制。(2)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更加了解,对治疗实施的内容更加明确,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患者疑虑。(3)发放健康手册和血糖监测日记本,指导正确使用方法,叮嘱患者按时复诊,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诊。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 (1)建立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均来自我院专科医生、专科护士、营养师和糖尿病教育护士。(2)组建糖尿病友微信群和俱乐部,定期开展集体活动,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例如控糖烹饪技巧比赛、糖尿病食谱推荐,每天在群内推送健康教育视频。实施同伴健康教育,由具有丰富自我管理经验的糖尿病患者将相似疾病经历的患者组织在一起,共同探讨疾病知识和治疗经验,互相分享无法从医务人员获取到的知识,引导患者自我管理,互相督促。(3)一对一教育:制定糖尿病宣教手册,在患者到门诊部进行治疗与咨询时,由糖尿病教育门诊坐诊人员分别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利用真实病例,引导患者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激发糖尿病的学习兴趣,并同时就自己负责的健康教育内容向患者进行讲解。(4)个案管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满足患者健康需求,通过随访教育增加患者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5)行为干预:利用教育门诊糖尿病智慧医疗云管理系统,把每位患者加入系统,建立档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处方,为患者下载手机APP,连接智能血糖仪,自动上传血糖监测数据,手动记录饮食、运动数据。门诊教育小组从系统中监控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线上及时处理异常血糖,并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指导,纠正错误行为。(6)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患者穿戴糖尿病并发症模拟设备,体验糖尿病并发症发病后身体的感受,使其感受并发症的危害,认识到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管理行为 在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该量表含有运动、饮食、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5个维度,共11个条目,各项条目分值0~7分,总分77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1.3.2 糖尿病知识 在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通过密西根糖尿病知识问卷(DKT)调查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该量表包括运动知识、饮食知识、足部护理知识、血糖监测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胰岛素应用及注意事项6个维度,共23道单选题,每题正确1分,错误0分。总分23分,分值越高表明糖尿病知识掌握越好。
1.3.3 血糖指标 在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抽取患者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1.3.4 满意度 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四个等级。总分100分,0~60分表示不满意,61~80分表示满意,81~100分表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病例数。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组内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饮食、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评分相较干预前均出现明显上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对比 组内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知识、饮食知识、足部护理知识、血糖监测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胰岛素应用及注意事项相较干预前均出现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糖尿病知识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组内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相较干预前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各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分
表3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对比 分
表4 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39岁的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在3.3%左右,而40~59岁人群中发病率在11.4%左右,可见目前我国青中年糖尿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5-6]。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措施较多,这都需要患者的紧密配合[7-8]。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足够的疾病知识,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以及态度都对效果产生重要影响[9-10]。然而青中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正处于事业高峰期,工作应酬较多,存在过度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缺少运动等情况[11-12]。同时作为家庭支柱承担了家庭和社会责任,压力较大,生活缺乏规律,因此对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不足,治疗依从性较差[13]。
护理教育门诊最早起源于美国,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专业的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健康教育,通过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生活方式、并发症等方面提供个体化的指导,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4]。研究发现,护理门诊相较于传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采取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青中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15-16]。青中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疾病不重视,虽然青中年患者相较于老年患者能够通过网络和手机接收到更多的糖尿病知识,但是在行为上并不能得到落实[17-18]。在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中,通过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让患者亲身感受并发症出现对身体的危害,才能更加深刻认识到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性[19-20]。建立糖尿病友微信群,加强了患者之间的交流,采取同伴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能够互相分享经验,提高自我管理的信心,起到相互提醒、督促的作用[21]。结合个案管理模式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教育指导,了解患者的困难,满足患者需求。利用家庭、电话微信等随访,与患者建立密切联系,监督患者日常行为,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2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血糖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在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中,通过一对一和集体健康教育的形式,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解答提出的问题。同时患者之间通过微信群等渠道能够互相分享知识和经验,弥补自己欠缺的知识,从而获取更多的糖尿病健康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更加重视疾病,改变了以往错误的态度,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借助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护士能够远程通过APP监控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供及时的指导,随时调整治疗计划,追踪患者的嘱医行为,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正是通过护理教育门诊帮助患者建立了积极的信念,指导正确看待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提升了血糖控制信心,对比传统护理,护理门诊干预更具优势,患者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能够提高青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增加糖尿病知识,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患者普遍认可满意,值得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