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运行态势与管理创新

2021-01-08 06:09李欢丽刘昊虹王晓雷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跨境流动人民币

李欢丽 刘昊虹 王晓雷

广东金融学院 金融与投资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一、引言

2018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20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是党中央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做出的总体战略安排。跨境人民币流动直接涉及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间接涉及就业与民生,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在“六稳”“六保”和“双循环”战略的实施中都不可忽视。虽然最近十余年跨境人民币流动由于制度供给的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样面临国际环境变化的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制度和管理进行重新审视,并基于新格局、新环境、新技术提出跨境人民币流动管理改革建议。

二、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全球汇率剧烈动荡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方面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时间窗口(刘昊虹和李石凯,2016[1])。为了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窗口,中国政府陆续出台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制度安排。

历史回溯显示,迄今为止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制度供给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渠道(周永涛和许嘉扬,2016[2]);二是通过制度供给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设施(李欢丽和李石凯,2017[3])。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渠道制度供给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贸易、投资、证券等账户的开放使跨境人民币流动合法化,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设施制度供给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设使跨境人民币流动便利化。通过跨境人民币流动合法化和便利化两类制度供给,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渠道的制度供给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09年7月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六部委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个城市率先与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2010年6月六部委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境内试点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境外也不再限制地域范围,业务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2011年8月六部委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国内全面铺开。2012年3月六部委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所有的企业放开,六部委对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名单管理。

2.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2011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境内企业获得境外直接投资资格的都可在境外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国内商业银行按照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证书和文件为境内企业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人民银行、外管局和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机制,做好真实性审核和事后监管。2011年10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包含港澳台在内的境外直接投资者可以使用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开展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2013年12月商务部发布《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公告》,鼓励外商开展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明确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及再投资应当符合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3.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资。2011年12月证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符合条件的境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作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RQFII)试点开展境内人民币证券投资业务。2013年3月证监会、人民银行、外管局发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扩大放宽RQFII试点机构的类型及投资范围,明确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的持股比例限制。2014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试点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对沪港通下的沪股通和港股通试点相关活动进行规范。2014年11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MB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称RQDII)开展境外人民币证券投资业务。201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规定深港通业务的基本模式和具体要求。2018年6月外管局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取消对RQFII的多项要求,进一步便利跨境证券投资。2018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的监管规定(试行)》,明确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机制。2019年9月外管局发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通知》,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和试点国家及地区的限制。2019年10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19年修订)》,明确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的首次纳入条件。

4.跨境人民币债券投资。2007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扩大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经批准的境内金融机构可以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2007年6月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发布《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对境内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主体、发行条件、监管部门、募集资金调回做出具体规定。2010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这三类机构可以在人民银行审批的额度内进入银行间市场。2010年9月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发布《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人民币债券发行人将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汇出境外,允许人民币债券发行人从境外调入人民币资金用于债券的还本付息。2017年6月人民银行发布《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债券通”北向通登记托管结算业务规则》,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开展互联互通合作。2018年9月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境外机构在中国发债的基本原则,明确“熊猫债”的发行审批、登记托管结算流程、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审计监管等问题。2019年10月人民银行、外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可以在不同资金账户间直接划转,通过上述渠道入市的同一境外主体仅需进行一次备案。2020年9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管局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相关衍生产品、债券基金(含ETF)以及其他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许可的交易。

5.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主要与日本等周边国家签订以美元为标的的政府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避免美元和欧元汇率剧烈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2009年开始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以人民币为标的的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政府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存在本质差异,正是通过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才使得人民币在官方结算账户下的跨境流动变得合法和有序。人民银行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不断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机制,签订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截止到2020年8月,人民银行已经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累计金额达34687亿元人民币的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二)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设施的制度供给

1.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2012年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建设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2015年10月CIPS第一期上线运行,为境内外金融机构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算和结算服务。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独立运营CIPS,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通过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支持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CIPS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包括19家境内中外资银行,间接参与机构包括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2018年5月CIPS第二期上线运行,与CIPS第一期比较,CIPS第二期做到了对全球金融市场业务的全覆盖,通过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满足参与机构的差异化需求,以国际标准打造业务模式支持金融市场的资金结算,增加参与者的类型并扩大境外直接参与者,更好地服务跨境人民币清算和结算的需求。

2.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是跨境人民币流动最重要的基础保证设施,通过人民银行与驻在国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协议,指定人民币清算行依法完成跨境人民币清算。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立能够满足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的需求,促进跨境人民币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以及便利化。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后,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已由最初的仅有中银香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不断拓宽到全球,多家银行获得授权成为人民币清算行。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授权25家中资银行和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日本三菱日联银行2家外资银行担任离岸人民币清算行。

(三)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的特征

第一,流出制度和流入制度同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既有流出端的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也有流入端的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制度既有流出端的内资企业对外人民币直接投资制度也有流入端的外资企业对内人民币直接投资制度,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资制度既有流出端的RQDII制度也有流入端的RQFII制度,跨境人民币债券投资制度既有流出端的内资企业境外人民币债券投资制度也有流入端的外资企业境内人民币债券投资制度,基本上都是同步并且对称的安排。第二,账户开放与有效管理并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现了贸易账户下的开放,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资、跨境人民币债券投资实现了资本账户下的开放,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实现了官方结算账户下的开放。在开放的同时政府并没有放弃对各类账户的管理,并且根据账户开放后的运行特征,持续调整管理模式和手段,对贸易账户实行重点管理,对跨境交易实行账户管理,对RQFII、RQDII实行资格自查,对境内和境外人民币发债主体进行准入限制等。第三,制度建设合法化与便利化兼顾。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资、跨境人民币债券投资、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完成的是制度供给的合法化,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完成的是制度供给的便利化。通过制度供给合法化与便利化两方面并重,推动了跨境人民币流动发展。第四,普遍实施与重点推进结合。虽然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具有普遍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政府主动将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与“一带一路”倡议配合,并且已经取得相当显著的成果。目前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21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8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授权6个国家获得RQFII试点资格,与9个国家货币实现直接交易,与3个国家货币实现区域交易,这说明以“一带一路”为重心的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安排成效显著。总体上看,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有利于降低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制度成本,维护跨境人民币流动的秩序,提高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制度效率,促进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发展。

三、跨境人民币流动运行态势

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仅为跨境人民币流动提供了可能性,跨境人民币流动运行态势才显示市场对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的响应,因此比制度供给更重要的是制度运行(陈馥,2018[4])。随着跨境人民币流动各项制度的推出和完善,不同账户下跨境人民币流动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各项指标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性(王振等,2016[5])。从2009年开始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官方机构陆续公布不同项目下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数据,将这些数据编制成时间序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跨境人民币流动的运行态势与运行特征。2009~2019年跨境人民币流动主要指标运行情况见表1。

表1 跨境人民币流动主要指标的运行情况 (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续表1

表1显示,虽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2009年已经出台,但最初两年市场反应并不积极,包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额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口额在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只完成0.2万亿元人民币和0.3万亿元人民币,仅分别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6%和1.53%。此后5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得到进出口商的广泛认可,规模快速上升,2015年达到峰值的6.39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26.53%,也就是说当年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对外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但是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行,降低了人民币结算的吸引力,经过两年的快速下降后,2017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又差不多回到了2011年的水平。虽然2018年和201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快速回升,但是还未能达到2015年的水平。市场对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制度也有两年的适应期,包括人民币FDI和人民币ODI在内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总额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只有0.03万亿元人民币和0.13万亿元人民币。不过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似乎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敏感性要弱得多,所以除了2017年有明显的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了快速上升的态势,2019年达到2.78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高达157.29%。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市值反映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头几年相对稳定的发展之后,2017年开始快速上升,2019年的规模是2016年的3.23倍。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托管余额反映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数据显示头3年经历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后,2017年开始快速扩张,2019年的规模是2016年的2.66倍。与前四项指标比较,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和离岸人民币债券余额的变化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离岸人民币存款余额一直基本维持在2万亿元人民币上下波动,离岸人民币债券余额也一直基本维持在0.4万亿元人民币上下波动。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的运行特征也相当明显,2009~2014年一直快速扩张,2014年后则相对稳定,最近两年一直维持在3.4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从制度设计的初衷来看,各项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都聚焦于人民币国际化,因此跨境人民币流动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手段,而人民币国际化才是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最终目标(胡妍和李石凯,2018[6])。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展开以来,以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金融改革创新为政策导向的制度实施带来了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逐步显现、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高、投融资货币功能不断扩展、金融交易功能大幅增强、储备货币功能明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初步目标已经实现(张焕明和杨子杰[7])。SWIFT的数据显示,2020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占比为1.86%,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结算货币。IMF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为2.02%,成为全球第五大官方储备货币。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的完善、跨境人民币流动管理水平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会进一步上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更重要的成员。

四、跨境人民币流动管理创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金融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造成巨大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监管文件与制度指南,全面设计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原则、监管工具,为全球建立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提供重要依据,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框架发生了重大转变(巴曙松和巴晴,2019[8])。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和管理:机构观点》,总结各国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经验与教训,提出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结构性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审慎措施和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构建了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框架。2015年以来中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文件和制度指南,引入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积极探讨包括跨境人民币流动在内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孙天琦,2019[9])。2015年“8·11”汇改之后,面对资本持续外流压力,人民银行、外管局基于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综合运用汇率、利率和外汇市场干预等数量和价格工具对包括跨境人民币流动在内的跨境资本流动展开逆周期调节,熨平顺周期风险,防范国际经济金融风险跨机构、跨币种、跨市场、跨国境传染。

白雪洗净身体赤裸裸坐在井台上,但柳含烟似乎企图尽泄心中的淤集,吃力地,不停地摇着井台上的轱辘冲洗身体,直到她脱力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

2020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显著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截至2020年8月底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500万,死亡病例接近85万,其严重程度仅次于17世纪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黑死病。为了抑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世界各国纷纷关闭边境,跨境商品、服务和人员流动几乎停滞,跨境资本流动也剧烈收缩。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股市2周内4次熔断,石油期货价格暴跌到每桶-35美元,美元指数在3月份突破102点之后近期又回落到92点以下,黄金价格突破2000美元/每盎司。美国特朗普政府实行的美国单边主义也是影响近期国际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一因素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更加深远。首先,特朗普政府不断升级美中贸易摩擦,扭曲了两国正常的贸易往来。其次,特朗普政府不断喊话逼迫在华的美国企业撤回美国,扭曲了两国正常的投资往来。第三,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不断实施制裁,扭曲了两国正常的科技往来。整体上美国脱钩中国的政策将显著解构美中经济格局甚至是全球经济格局。美国单边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将导致2020年乃至未来更长的时间全球经济金融严重倒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6月24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9%,发达经济体将萎缩8%。世界银行2020年6月8日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5.2%,发达经济体将收缩7%,新兴市场将收缩2.5%,为60年来首次整体收缩。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6月16日发布《世界投资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直接投资将比2019年的1.54万亿美元下降近40%,这将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低于1万亿美元。世界贸易组织2020年4月9日发布《贸易统计及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可能会跌落13%~32%,全球贸易总量下跌有可能超过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

美国单边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正在解构全球经济格局,也在考验各国政府的经济治理水平(冯永琦和刘韧,2020[10])。在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跨境人民币流动面临严峻考验。但是危机中通常孕育新机,变局中更容易出现新局,因此本文建议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转换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思路,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升级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手段,根据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增强的现实前移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重心。通过积极主动进行跨境人民币流动管理创新,稳定外贸与外资,维持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

(一)转换监管思路

2020年8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应对美国单边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的整体制度安排,以落实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完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融资支持,给予重点外资企业金融支持,降低优惠政策门槛,鼓励外资来华设立研发中心。二是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海外仓建设,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退税服务,拓展外贸线上交易渠道。三是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不断规范和降低货物贸易环节合规成本,加大技术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力度。四是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大对重点外资项目的支持服务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服务的便利化。

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六稳”“六保”的宏观经济目标,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也应该进行主动调整,更新监管理念,转换监管思路,促进跨境人民币流动与宏观经济运行协调发展。新形势下跨境人民币流动应该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要求,一是积极出台财税政策,通过财政杠杆和税收减免鼓励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二是积极出台金融政策,通过金融杠杆和信贷支持,降低外贸外资企业融资成本,满足跨境人民币流动金融需求;三是积极出台产业政策,既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也支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跨境人民币投资,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与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协调;四是积极出台配套政策,降低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成本,满足跨境人民币流动集约化和便利化的要求。

(二)升级监管手段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学界按照英文字母将其合称为ABCD)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监管中存在的诸如数据不准确、不全面、时效性差等问题。将ABCD技术引入跨境人民币流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比较优势。第一,充分运用ABCD技术,对被监管者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分析、报告、建模,能够提高监管的准确性;第二,人为监管模式逐步向自动化监管模式转变,有利于减少主观判断与评价,能够提高监管的科学性;第三,通过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实时追踪,对数据信息及时分析并做出正确的监管决策,能够提高监管的时效性;第四,监管过程中被监管者共同参与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共享,能够提高监管的协同性。

基于ABCD技术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体系,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基于ABCD技术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监控指标体系。整合原来分属于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工信部等不同部门的跨境人民币流动数据,对涉及跨境人民币流动的贸易账户、投资账户、证券账户、债券账户下的指标进行全面衡量与遴选,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监控指标体系。第二,利用ABCD技术加强对跨境人民币流动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产品的识别与监管。建立跨境人民币流动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产品的识别,构建高效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析系统,加强对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产品的有效监管,全面评估跨境人民币流动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产品的稳健性经营和交易状况。第三,依靠ABCD技术搭建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管理平台。依靠ABCD技术构建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管理平台,收集数据信息并刻画风险传导路径,识别风险生成机制,做好量化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第四,采用ABCD技术建立健全跨境人民币流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监管部门应树立ABCD监管理念,应用ABCD技术加强非现场监测和预警,区分常态时期和风险加剧时期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的变化,识别跨境人民币流动关键节点,建立有效管控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的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前移监管重心

目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跨境人民币流动管理虽然逻辑上讲包括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两大阶段,但在实施过程中监管的着力点主要放在事后处置,对事先预防的力度不够。基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增强的现实,本文认为应该前移监管重心,强化事前防范,限制金融风险的累积并降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或强度;并且以加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和开展跨境资本流动高强度冲击压力测试作为前移监管重心的重点。

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方向与人民币汇率的升贬值密切相关,而人民币汇率的升贬值则直接受到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尤其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段,人民币汇率预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从而引发跨境人民币异常流动的最重要变量(刘昊虹和李石凯,2018[11])。因此管理跨境人民币流动必须首先引导和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为了强化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稳定跨境人民币流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外汇市场功能建设,允许更多的交易者入市,推出多样化的人民币汇率交易产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外汇市场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弱化预期对外汇市场的持续影响;做好外汇交易中心做市商中间价报价机制,掌控在岸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二是建立常态化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机制。外汇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包括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监测预警、效果评估等在内的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方案,建立系统有效的常态化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机制。三是强化外汇市场的透明度和媒体舆论引导。增强外汇市场信息的透明度,通过外汇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或权威媒体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解读和走势分析。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可能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时,可以由政府高级别官员通过媒体表态等口头干预方式,引导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四是加强对重点大额交易的监管。建立人民币汇率预期指标体系,对重点大额外汇交易进行动态跟踪,建立预期管理触发机制,制定应急管理预案,提高对外汇市场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效率。五是加强汇率预期管理与其他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与国内宏观调控部门的协作,通过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以调控政策的转向带动人民币汇率预期的转向。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侧重于微观审慎监管,其关注场景主要是金融机构能否健康稳健经营和个体金融机构的倒闭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模型构建中,更加关注融合风险传染因素和金融机构共同风险敞口、资产抛售行为的负外部性等共性问题。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测试已经有过几次实践,但基本上都没有考虑跨境人民币流动因素,鉴于跨境人民币流动对宏观经济金融现实运行的影响日益显著这一现实,本文建议将跨境人民币流动作为基本因子纳入宏观审慎监管压力测试模型,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跨境人民币流动单项压力测试,以评估非常态下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冲击力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对于中国金融监管当局来讲,其应明确跨境人民币流动压力测试的作用,完善跨境人民币流动压力场景的设计,有效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跨境人民币流动压力测试模型。为做好跨境人民币流动压力测试,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压力测试的组织流程建设。只有建立严密有序的组织体系,才能确保研发设计、模型校准、测试运行、交流沟通、结果发布和后续措施等环节完整可靠,从而树立压力测试工作的权威性。第二,整合数据资源,注重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目前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数据分别归属于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工信部等不同部门,而且数据链完整,有必要将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形成系统数据库。第三,充分考虑跨境人民币流动冲击规模、传递途径以及其他关键因素,借助计量模型进行场景分析。第四,充分考虑经常账户、投资账户、证券账户、债券账户和官方账户下跨境人民币流动的特征,合理选择跨境人民币流动压力测试模型组合。第五,加强跨境人民币流动压力测试后端管理,根据压力测试结果采取积极的政策组合,防范风险的形成,减缓风险的冲击力。

五、简要结论

从2009年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制度开始,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不断完善,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资、跨境人民币债券投资、政府间双边本币互换构建了跨境人民币流动的合法渠道,通过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设构建了跨境人民币流动的便利设施。

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供给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流出制度和流入制度同步;二是账户开放与有效管理并重;三是制度供给合法化和便利化兼顾;四是普遍实施与重点推进结合。

跨境人民币流动制度运行十余年来,跨境人民币流动在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逐步显现,支付货币功能稳步提高,投融资货币功能不断扩展,金融交易功能大幅增强,储备货币功能明显提升,已经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初步目标。

在美国单边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下,跨境人民币流动面临严峻考验。但是危机中通常孕育新机,变局中更容易出现新局,因此应该充分评估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积极主动进行跨境人民币流动管理创新。本文建议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转换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思路,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升级跨境人民币流动监管手段,根据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增强的现实前移监管重心;同时通过管理创新,稳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维持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跨境流动人民币
怎样认识人民币
流动的光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