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对老年人体适能影响效果的研究

2021-01-08 11:48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肌纤维耐力力量

方 远

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51

1 引 言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关注老年群体健康是社会应有的责任。日常生活中,健身锻炼已成为大多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由于科学健身知识宣传与普及的局限,许多老年人对适合自身情况的锻炼项目知之甚少,运动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存在从众与跟风心理,常以散步、快走、慢跑、健身养生气功、广场舞等活动为主,锻炼项目单调枯燥,难以激发主体积极性。不少老年人对运动负荷缺乏科学认知,往往长期坚持却事倍功半,增强体质收效甚微,给他们健身锻炼带来一定的困惑。体适能是指人们完成有关体力活动能力的一组身体要素,由包括心血管适能、体脂百分比、肌肉适能、柔韧适能等四项涵盖对健康贡献度最高的指标组成[1],对于监测和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试图运用适度的运动干预,通过合理安排力量与耐力性训练手段,对照干预实验前后衡量人体健康重要参数的体适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个体的机能体质改善范围,为老年人健康锻炼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对象

为研究运动干预对老年人体适能影响效果,选取杭州市滨江区竹山社区闲暇时间参与健身锻炼的60~75岁老年人为实验对象。通过宣传动员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募集67位老年人报名参加。经过筛选,剔除身体不适合进行系统力量、耐力训练的人员,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员,共25人符合实验要求,样本的平均年龄为(67.32±5.32)岁,运动干预实验于2019年5—9月进行。

2.2 实验控制

2.2.1 实验场地

租用滨江区“乐刻”健身运动场馆,聘请专业教练员为实验对象进行动作培训,包括介绍训练内容、示范动作、训练要求等。运动干预手段尽可能选择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的动作,保证实验对象在动作规范、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接受训练。实验前测定基础心率、血压、BMI指数等健康体适能基础指标数据。

2.2.2 实验内容

2.2.2.1 力量训练

根据运动训练学原理,初始力量训练负荷以12~15RM重量进行训练,每隔两周,测量实验对象的最大力量,然后按最大力量的40%~50%重新设定新一轮负荷,主要用于发展快肌纤维的速度性力量素质;初始力量训练负荷以20RM重量进行训练,每隔两周,按最大力量的20%~40%确定[2],主要用于提高慢肌纤维的耐久力。依此类推,直到干预实验周期结束。

2.2.2.2 耐力训练

耐力素质的另一分类是指心血管耐力,即无氧和有氧状态下的工作能力。鉴于老年人主要通过有氧运动提高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等能力,再根据老年人承受运动负荷的生理、心理特点,实验中主要采用功法站姿、10~12 min有氧操、1 km健步走、5~8 min功率自行车等低强度项目。每隔两周适度提高练习时间、速度、次数等,依此类推,直到干预实验周期结束。

2.2.3 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设计为租用“乐刻”健身俱乐部,每周训练频率4次,每次训练时间60~70 min;每两周内容为一个单循环(表1、表2),共计8个单循环,训练强度根据(220-年龄)×(50%-60%)心率指标来监控。

表1 单循环第一周训练内容

表2 单循环第二周训练内容

2.3 数据统计

运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即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骨骼肌力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前后的力量对比,发现老年人骨骼肌肉力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深蹲、卧推、杠铃上推举等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

表3 实验前后骨骼肌力量对比一览表 n=25

表3数据显示,大肌肉群提高的幅度优于较小肌肉群,如深蹲力量从(31.67±7.12)kg提高到(40.34±5.67)kg,约增长8.67 kg,说明力量训练能有效地使肌纤维增粗,从而增大肌肉横断面,神经系统募集肌纤维参与同步收缩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肌肉力量。平板支撑时间反映了个体整体肌力的平衡协调水平,由表3可知,平板支撑时间从(23.54±7.68)s提高到(41.26±6.31)s,持续用力时间约增长了17.72 s,由此得知,肌肉耐力性训练可以促进骨骼肌毛细血管增生,使肌肉运动时的氧供和能供能力增强,肌肉耐久力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力量训练要快慢结合,有利于肌肉中不同类型肌纤维都得到锻炼,使肌肉快速力量与肌肉耐力同时提高[3],这对老年人的骨骼肌均衡力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逐渐衰减,表现出心输出量减少,每分钟脉搏次数增多,肺泡弹性下降,气体交换能力减弱,肺活量及通气量降低等[4]。本研究采用一定负荷的有氧干预训练,并对比了实验前后肺活量、心率等指标,具体见表4。

表4 实验前后心肺功能对比一览表 n=25

由表4可知,25名老年人实验后肺活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安静状态下心率均有下降。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力量与耐力性训练对受试者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大,肺活量与人体供氧有着直接关系,肺活量的提高可使人体供氧能力增加,从而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心率下降显示心脏功能增强,脉搏频率减少预示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博输出量增加,心脏泵血功能及心力储备能力提高,有助于老年人持续运动能力延长。因此,采用有氧与力量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提高老年人的运动水平。

3.3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影响

众所周知,机体运动主要是通过肌纤维收缩完成的,经过测算,1 kg肌肉重量每天需要消耗100大卡热量,由此得知,机体肌肉含量越高,基础代谢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新陈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身体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体脂增加、肌肉含量下降等,这些属于自然衰老的正常现象,但通过运动干预能起到一定的延缓效果(见表5)。

表5 实验前后身体成分对比一览表 n=25

由表5可知,实验后体脂、BMI、BMR、肌肉含量等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由于力量训练提高了老年人的肌肉含量,从而基础代谢率得到提高,热量消耗加强,促使体脂下降,证明运动干预对老年人减脂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老年人肌肉含量的增加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运动能力,而且能预防肌肉和骨骼损伤[5]。体重略微增加且脂肪含量降低,达到了增肌降脂的效果。因此,运动干预有效增强了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能力,对保持良好的身体成分具有较好作用。

3.4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肌肉耐力影响

老年群体持续工作能力减退也是常见的现象,常表现为老年人易疲劳、耐久力差等特征。通过采用20RM的力量耐力方法训练,实验前后耐力素质呈现显著性差异(表6)。

表6 实验前后肌肉耐力对比一览表 n=25

由表6可知,反映核心肌群用力的平板支撑时间大大增加,表明老年人全身性协调用力能力得到提高。无负重静蹲持续时间从(75.44±2.14)s提高到(92.32±4.26)s,增长约16.88 s,表明大腿前后群肌肉与臀部肌肉群耐力提高,耐力的提高得益于慢肌纤维增粗、力量增大。耐力训练也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肌肉恢复效率提高,降低肌肉过度疲劳的风险。因此,肌肉耐力增长,对延长老年人健身锻炼的时长、时效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5 运动干预对老年人柔韧素质与平衡素质的影响

一般而言,进入老年状态,肌腱、韧带、关节等伸展性、弹性及活动幅度都存在退行性变化,通常表现出柔韧素质下降、平衡能力减退等[6]。因此,老年人常易发生摔跤、跌倒等意外情况,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通过运动干预,发现柔韧和平衡素质在实验前后呈现显著差异(表7)。

表7 实验前后柔韧素质与平衡素质对比一览表 n=25

由表7可知,在实验后站姿体前屈数据增加,这表明经过16周的柔韧练习使老年人的踝、膝髋、腰部及上肢关节柔韧性、伸展性增强,加上肌肉力量、耐力的增长可使老年人肌腱、韧带的弹性增强,提高了关节韧带的活动幅度。单足站立时间是常用的平衡能力指标,从实验前的(19.72±3.44)s提高到(27.14±5.46)s,均值延长了7.42 s,说明肌肉力量的增强促使关节固定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平衡素质。因此,这两项素质的提高,能有效预防老年人常见的跌、摔倒等一系列肢体风险的发生,对预防老年人物理性肢体损伤有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杭州滨江区竹山社区25名老年人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实验,发现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指标在实验前后有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骨骼肌力量、耐力、柔韧、平衡等有显著性提高,可以有效地增强老年人的运动能力,降低受伤风险;心肺功能得到显著性增强,心脏功能节省化增加了心力储备,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预防作用;身体成分有较好改善,肌肉含量增加、体脂下降、基础代谢率提高等,有利于降低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概率。建议老年人运动项目选择要适合个体机能能力,应加强老年人易退化部位的伸肌肌群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要遵循个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度控制上要有节奏、有变化,做到劳而不疲;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尽量避免憋气闭气的剧烈动作。同时,体育工作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普及科学锻炼知识和方法,倡导老年人科学参与锻炼,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高质量的享受晚年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肌纤维耐力力量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