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燕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互联网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而,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网络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 年3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因此加强网络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1)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网络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对于“00 后”高职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往往是被动接受信息,其主体地位并不突出。而在网络社区教育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习、生活为出发点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同时,网络社区的自由性、交互性等特有属性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网络社区中去,教育者也能通过网络社区更为清晰明了地捕捉到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增强了教育效果。
(2)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网络社区教育的可行性。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30 多年,其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尤其是随着高速网络的出现,互联网用户和资源呈爆炸性增长,这些为思想政治网络社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国家和党中央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如“学习强国”“清风”等APP的不断涌现,也为高职职校开展思想政治网络社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相关依据。
(1)网络育人阵地意识不强。习近平总书记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但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意识不强,对此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抓住机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育人网络社区,他们仍然是以课堂为主阵地,而忽视了对BBS、微信、微博等网络社区的建立和维护[2]。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社区,但多数仍是附庸于校园网,其技术条件、服务功能以及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虽已建立了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但其未能充分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站主页界面、功能设计等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主页陈旧、功能单一、缺乏互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
(2)网络育人资源不够丰富。很多高职院校网络育人资源内容主要集中于“形势政策、文件精神、党建之窗”等领域,有的高职院校甚至直接上传教师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或者是授课所运用的课件、PPT 等资料,均不是专门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资料,陈旧而死板,不能及时上传、更新当下热点,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点,不能充分做到“以生为本”,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枯燥而深奥,毫无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网站社区形同虚设,难以真正起到育人效果。
(3)网络育人主体合力有待整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主体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和学团工作人员两个主体。思想政治教师往往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陈旧、知识结构老化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适应“00”后学生发展需求等缺陷,更有甚者会排斥、畏惧虚拟社区,教育效果更加无从体现[2]。学团工作人员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情,但专业能力不强,理论素养有待提升,所开展的有限的工作往往也仅限于发通知、贴公告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健全育人机制,缺乏对二者的规划、提升和整合,未能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整合作用。
(4)网络育人客体面临多重挑战。网络信息载体丰富多样,信息呈爆炸状态,不同流派的观点、文化汇聚其中,良莠不齐[3]。处于青春期的高职生们价值观正处于成长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多元化的思想极易造成精神困惑和价值观的模糊,甚至扭曲、错位他们固有的价值观。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高职生在网络世界中淡化了道德意识,他们往往会下意识地选择忽略法律、道德对自身的束缚,导致出现一些不道德、颇为偏激的不当言论出现,严重干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少数学生缺乏自控能力,过度沉迷网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交友和生活,严重者甚至不能按时毕业。
(1)健全机制,营造网络育人新格局。一是高职院校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其健康、规范运行,以便更为高效地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要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建立一套管理机制,审批、监督学生上网的信息项目,处理学生重大违规事件、执行网络技术支持等职责,同时强化主体责任,各分院要做好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三要建立制约和监管机制。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网络中心功能,建立相应的制度,要求网络中心加强制约和监管,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育人环境。
(2)壮大队伍,铸就网络育人新力量。思想政治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人员的参与。一是思想政治专业教师。思想政治专业教师能力强、业务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引导他们建设网络课程、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二是学团队伍,主要包括学生工作处(部)、团委工作人员、辅导员及班主任。他们是教师队伍中最贴近学生的人,最能够倾听到学生心声,关注到学生利益,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因而更便于与学生沟通、交流。要提升他们的信息搜集提取能力、网络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使其能够灵敏地从网络上获取思想政治信息、把握社会热点、焦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主动进行舆论引导,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4]。三是学生骨干,从学生会、班级干部中挑选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治敏锐性高、业务能力精的优秀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思想政治网络教育。
(3)挖掘素材,丰富网络育人资源库。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时事热点为抓手,引导学生思想产生“共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时代性、鲜活性,贴近高职生生活实际,能够满足他们的诉求,抓住他们的思想脉搏,因此,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学习内容外,还应把时事新闻、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纳入其中。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以弘扬主旋律,抵制不良信息。如发起“我的祖国·我的梦想”“身边的榜样”等主题活动,向广大学生展示正面典型,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传递正能量;结合社会热点和政治形势(如“新疆棉”事件),以专题的形式推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相互启示,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另外,还可以制作一些短小精良的微视频,集趣味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等,以此吸引大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和功能。
(4)强化平台建设,做到“有态”、“有趣”、“有用”。首先,“有态”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指网络社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职业伦理教育等思想为代表进行平台建设与管理。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提高高职生敏锐的政治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之一,要时刻严密防范网络意识形态的渗透。再次,要提升高职生的网络法律素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促使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有了更大的自由,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高职生更要有意识地提高自我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网络社会的稳定;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节制网络带来的弊端,不断提升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能力。
“有趣”,即指思政教育平台一定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组织建设,这也是以往“新闻公告式”的网站平台失败的痛点。“抖音”“B 站”等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得到网民的认可,它们的趣味性功不可没。思政教育平台可通过学生个人展示、教师对热点事件的点评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并吸引更多更好的作品,从而促进平台健康向上发展。
“有用”,则指平台的建设要吸纳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的相关功能,提升对学生的粘度。如评奖评优,不仅可以将优秀学生事迹更为方便地展现给更多的学生,还可以加强对评奖评优的监督作用;如就业信息发布,可以帮助学生更为便捷地获取相关的就业信息;如实现对学生证、一卡通的一站式管理,既方便了老师,也服务了学生。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与人俱进,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高职院校应通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网络社区的育人功能,促进高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