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沧潜
(晋中卫校,山西 晋中 030600)
近年来医卫类用人单位,尤其是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时明确要求高中起点专科及以上学历,即使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也提出了专科学历要求。中职卫生学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不得不选择升学深造,以期达到用人单位最低门槛要求[1]。医疗行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考证准入,持证上岗”制度,而中职卫生学校毕业生考证难度大,通过率较高职高专学生低,除护理之外,其他专业考证通过率更低。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及岗位迁移能力不强。除上述问题外,诸多实习单位反馈认为部分学生除医技操作能力低、跨学科协调不足外,综合素质低、协调应变差、敬业精神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问题。如何能够提升中职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成为中职卫生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历低不可更改,只能提高医技专业水平或升学深造来弥补,“两证”要求的难题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差的问题,就业岗位适应能力及岗位迁移能力差说到底也是职业教育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逐步缓解和逐渐增大职业教育吸引力过程中会慢慢弱化,但更主要的是依靠提高在校生培育质量和职业技术技能水平来加以解决。挖掘和分析上述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
从中职招生生源角度分析,中考的普职分离政策导致上中职的学生多数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多数父母在选择中职院校时也缺乏选择的针对性和适宜性,这就导致中职生在学习活动中多数受挫严重,加之选择学校的盲目性,也让学生缺乏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表现在课堂教学、实习学习中无法较好的约束自己,提升自己[2]。
一是传统教学模式已制约中职教育发展。以晋中卫校为例,虽全面实施了多媒体教学,但仍以“一师多生一本书,讲台讲桌一节课”为主要授课方式,形象化教学手段少,实训课开出率低,教学效果比较差。二是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应用脱节,与考证应用错位。虽然一直使用教育部规定的统编教材,但内容形式与资格证考试差异较大,需消化加工后才适合中职生学习运用。三是师资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仍以晋中卫校为例,近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班级、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师资未能同比增长,专业课教师周课时有的多达26学时以上(接近30饱和学时);部分教师兼职行政,事务繁杂,疲于应付,在教学研讨、方法创新方面时间精力不足,长此以往造成教学低质效。
2.1.1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紧扣类型教育特点和医疗服务产业新需求培养高素质医技人才 a)准确定位和凸显中职卫校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培养医技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双创”、推动医技服务上水平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b)瞄准医疗应用技术和卫生服务优化升级落实卫校与行业医疗单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教育人才链有效衔接服务创业链变革原有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加快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建设,优化完善教材和教学方式,加大职普融通,增强中职卫生教育对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市场三重需求的适应力[3]。
2.1.2 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a)构建中职卫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厚植师德涵养,强化教师育人的政治意识;创新教学技能,跳出“纯技能培训”框框,落实技能培养与思政德育、人文历史、职业道德、行为教育有机融合,把立德树人融入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各环节,融入学生知识学习、实习实践、行为养成全过程,体现到学科、教学、教材、管理多体系建设方面。b)多元办学,丰富第二课堂,运用原创性教育手段综合提升“岗课赛证”育人效果,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促进品学技能双重成长,为就业时素质能力达标,就业能力增强奠定基础。c)抓住国家提高医技人才待遇的机遇,加大执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增大职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以晋中卫校为例,2016~2020年在“卫生和社会工作”方面,共动用教师161人次,开展保健按摩师、医药购销员、口腔修复工、防疫员、营养配餐员、妇幼保健员等10种技能培训和鉴定。“岗前基础”和“理论知识 技术技能”分别培训827人次、6 546人次,7 493名毕业生分获“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1+X证书”“行业考试证书”,获证率达97.1%。其中,798人获“初中级医疗护理员”,282人获“养老护理员”和“保育员”,144人获“1+X”老年照护证书。
2.2.1 狠抓班主任跟班管理,打好公寓管理阵地战 建立管理手册,规范工作流程,定期组织班主任交流跟班案例、主题班会评比、外出参观学习,提高管理学生水平;通过楼管阿姨向德育老师身份转变,提高她们管理监督服务学生意识,严格《公寓管理细则》,与学生良性互动互信,在履职尽责中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2.2 突出“职业养成,做人为先”,拓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a)定期举办大型活动,以仪式赋能增强学生集体意识、爱国情怀、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b)开展不良行为专项整治,培育遵规守纪意识。
2.2.3 以针对性活动同向发力树人育人 如,《弟子规》竞赛、主题歌咏比赛,激发竞争活力和班级凝聚力;主题书香进校园和手抄报展,激发开卷有益、读书学习热情;每天课前诵读优秀传统经典,潜移默化提升文化素养;班级“阳光体育”系列活动,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实习前职业生涯规划宣讲会人人登台,让学生自己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为明确择业升学途径,提高就业能力打好基础。
2.3.1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我激发提振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面对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跟踪指导同学们的自我思考、自主学习。如,2020年联合打造《开学第一课》,教师只讲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让学生自己挖掘医护人员的担当奉献精神,许多学生开始认识到了制度优越性和人生大任。
2.3.2 改革医技人才培养模式 a)改革课程目标管理。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原有“我打你通式”模式,从学生实际困难入手集体研讨备课,采取确定学生“多发病”议题、搜集成功诊治信息展开教学,先由同学交流辩论后答疑解惑,学生课余上“学习通”平台查漏补缺,延伸拓展,促使学生“自我设计”的核心素养提升。b)改革教法,以“云学习”感染力强化“体悟性”认知。利用学生自己的“报、网、端、微、屏”资源,把喜闻乐见的动画、视频、纪录片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大内涵中,展示学生自己的讨论、演讲、发言、答疑互动,“学生故事”“学生方案”既学用结合,又激发了认知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c)教学彰显时代特色,增强与时俱进效果。教研组将民族自豪感、国家新成就注入挖掘出的思想教育点,增强学生自信心、爱国情怀和学习动力。把人文精神有机穿插进医德医风教育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3.3 解决学生内生动力不足问题 a)针对自己未来境遇同现阶段学习的内在联系缺乏认同,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现实职业规划所产生的困惑,教师集中火力强化诊治,让“技能改变人生、成就梦想”深入人心。如,采用参观+视频+讲解+研讨多维度教学,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专题分享,邀请武汉抗疫的模范毕业生现身说法,使奋不顾身、勇赴国难、大爱无疆的精神形成震撼,促使心灵震动而转变,抓紧现在,拼搏未来。b)针对未来从事职业的模糊认识,教师结合切身经历、人生阅历以及临床案例给予深层次教育,使学生对从事职业和自身联系起来,作为“白衣天使”,绝不仅仅是简单过硬的基本护理技能要求,更是对患者及其周围独特需求的奉献,是个人综合素质、完美人生的展现。帮助学生转变传统“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正确应对职业迁移。让学生懂得:职业教育绝非“低层次”教育,而是平行于普教的另一种类型与赛道!学用结合的深入灌输助力学生认清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除国内医疗单位外,还可以在社区、合资、外资医院奉献青春,可以从事学前培训、养老护理、民营医药、美容保健、母婴护理等多种涉卫工作,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践行者,广阔而大有可为的前景必须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去扎实理论基础、提高技术技能、综合素质养成才能实现。
经过不断改革促进,就业出现的问题得到改善和解决。近年来培养出的护理、农医、中医、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毕业生深爱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以2019年为例,1 531名毕业生除1 218名升入高等学府外,就业的248人均受到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的青睐,用人单位反馈满意度达97%以上。对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学校9个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79.4%,2019年增加到95.21%, 2020年为92.36%,总体向好,显示了改革的功效。职业期待吻合度保持稳定。从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反馈来看,现实岗位与理想岗位的吻合度总体逐年增高,大部分目前就业的工作与自身的职业兴趣、个人志向等方面比较符合。2020年吻合度为46%,与上一年持平。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毕业生逐年下降,从2018年45%的人认为“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33% “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下降到2020年的27%和9%。毕业生就业率(包括升入大专院校)和对口就业率均逐年保持居高态势:2017年为97.14%,91.17%,2018年97.16%,92.5%,2019年95.75%,94.76%,2020年97.49%,94.17%。近三年,就业现状满意度调查(有效问卷)满意度均在95%以上,显示了学校综合改革的实效。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药卫生行业从业门槛必将提高,准入条件更加严格,中职卫校毕业生在学历、知识结构等多方面已呈颓势。但主观因素更重要。中职学校担负着培育学生身心健康、技能过硬、适应需求的重任。成功培育在校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自我创新发展的能力,是造就合格学生、实现中职医技人才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改革学生管理的内在动力和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要求学校管理者、学生管理者和教师多层联动,多管齐下,齐心协力,深刻变革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技能培养模式,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