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露,韩雪娟,史丽婵
民办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研究——以观复博物馆为例
徐 露,韩雪娟,史丽婵
(唐山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法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观复博物馆以多样的文化教育模式展现出自身特色,以专业机构+博物馆的运作模式在扩大知名度、吸引游客、增加访问以及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现显著。分析总结其活动特色,可为其他民办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有效的途径,进而促进民办博物馆的健康发展。
观复博物馆;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分众化设计
民办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大发展的趋势下,抓住时代机遇,利用馆藏优势,社会教育将是一个新的突破口。随着博物馆教育理念的深入,博物馆教育正发生着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引导”再到“探索发现”的转变。
博物馆发展至今,主要有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四大功能。最初博物馆的功能主要是收藏和研究,而教育功能一直被忽视[1]。19世纪开始,很多西方博物馆开始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并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基于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和实现教育功能的理念和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内博物馆也开启了博物馆教育领域的探索,聚焦点逐渐从“物”转向“人”,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一般来说,博物馆教育是指博物馆运用馆藏文物,帮助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社会教育[2]。20世纪60年代以前,博物馆教育基本上被定位为辅助学校教育;60年代以后,它开始变成了一种职业,但它在当时是队伍很小的职业;到今天,博物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工作领域,并在博物馆界和教育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3]。相较于其他的一些教育门类,博物馆教育除了需要遵循教育学与教学法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其本身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当代博物馆教育理念有三:其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今天博物馆的聚焦点已经转移,从“与物有关”转变成“为了人”,博物馆教育也越来越被视为对人的服务和关怀,以人为本设计各种教育活动,给予观众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二是“寓教于乐”理念。近些年,博物馆除了可以供人研究、学习,也逐渐变成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寓教于乐”也成为博物馆教育的其中一种理念。通过增加一些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设计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让观众在探索学习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三是“第二课堂”理念。独立于学校之外的博物馆被人们认为是辅助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可以为学校教育增加特别价值,但并不是指单纯的教育活动,而是像学校一样的有机整体[4]。
由于博物馆更新了理念和实践,它们开始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社会角色,这可以视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新世纪以来,很多欧美博物馆开始实践从“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从“以研究为中心”向“以教育为中心”的转向。这种转向首先在“以人为本”以及“以教育为中心”的观念上体现出来,而后逐渐显现在具体的实践和工作流程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博物馆界逐渐与国际接轨,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博物馆的很多经验。在博物馆教育方面,我国博物馆的接受度并不落后,但实践上却弱很多。虽然接受了博物馆教育的相关理念,但国内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仍然没有明确“博物馆教育”的地位。在理念上虽日益清晰,但实践方面随意性太大,需要有更强的实践探索精神,一步步稳扎稳打地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5]。
当博物馆的关注点从“物”转移到“人”之后,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当代民办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也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经验以及接受着相同的博物馆教育理念。相较于公办博物馆来说,民办博物馆在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联系社会公众方面也更具优势。虽然由于资金、政策等问题民办博物馆部分功能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一些民办博物馆在自身的探索实践中也寻找到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和方法,其经验值得其他博物馆参考借鉴。
观复博物馆开启了中国民办博物馆注册的历史。随着它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民办博物馆领域的标杆,特别是在社会教育领域的成功探索有着重大的意义。
观复博物馆由收藏家、作家马未都先生创办,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正式成立,1997年正式开馆。博物馆最初选址在北京琉璃厂,后几经搬迁,于2004年迁至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总占地8亩,展览区及会员活动区2 800平方米;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实行会员制,定期策划组织专题展览,不定期开展馆藏文化交流讲座,并提供文物鉴定、业务咨询等服务。现在上海设有地方分馆,位于上海中心大厦的37层,设有4个固定展厅: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和一个临时展厅[6]。在我国大多数民办博物馆面临生存难的当下,观复博物馆已经存在了22年,是中国5 000家博物馆里唯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博物馆[7]。观复博物馆的主要有4个来源:传统门票收入、赞助与会员费、服务类型收入(如人工解说、社会教育)和品牌收入(如文创产品收入),其中赞助与会员费、服务类型收入和品牌收入都对博物馆起到了一定的反哺作用,使博物馆能够良性运转。
观复博物馆自成立以来,除了基本的陈列展览,在社会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观复学堂”是观复博物馆在2016年创立的社会教育品牌,旨在传播传统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教育服务。观复学堂利用馆藏器物等馆内文化资源,将其再开发为不同主题的教育课程,自创“点式教育”,面对亲子家庭、成人及学生等不同人群,以讲座、工作坊、快闪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学堂开展的课程大部分为收费课程,同时也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公益活动等。观复学堂提倡人与历史的交流沟通,着眼于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价值观结合,教学理念着眼于潜移默化的感染与馆内文物藏品的熏陶,通过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文物和生动、有趣味性的讲解,提升观者艺术品位,培养审美趣味。
观复学堂依托观复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优势,策划有关黄金、家具、瓷器等不同主题的教育项目,面向社会自主招生。观复博物馆在其官网“社会教育”版块和官方微信公众号里发布观复学堂寒暑假、节假日及周末时间的招生报名信息,目前在上海和北京分别举办了几十场教育课程。学堂课程大致会有5个环节:专题讲解、互动交流、温故知新、文物展示、参观学习,大多以“讲座”或“讲座+工作坊”的形式开展。课程设计基于博物馆馆藏文物,策划出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项目,面向社会不同人群。
除了自主向社会招生,观复博物馆还主动开展与中小学的合作互动,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行“馆校合作”的探索实践。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两大项:观复走进校园和师生进入观复学习。2021年已经是观复博物馆与中小学合作的第6年,在这5年间,观复博物馆已与朝阳师范附属小学、人大附中实验小学、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等多所学校进行了合作,独创“点式教育”模式,通过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藏品和扎实的教育团队,以实践育人为出发点,多年来一直开展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主题教育等文化活动,现已成为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力的博物馆专业文化课堂[8]。
此外,观复博物馆还与周边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寻求合作。近些年,观复博物馆已先后与陆家嘴金领驿站、浦东电视台、陆管局、陆家嘴图书馆等社会组织合作举办观复学堂活动。如上海观复博物馆与陆家嘴金领驿站于2019年3月合作开展的“女神节”特别专题活动《黄金的故事》,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座讲解,分享藏品与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第二部分是手工坊时间,自己动手用金箔制作贺卡,整个活动通过“讲座+工作坊”的形式带大家一起了解黄金的起源和特征。像这样的合作观复博物馆一直在积极地开展,既能产生社会效益,同时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了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2.3.1 活动主题丰富,形式多样
观复学堂根据自身馆藏资源开发了30余个主题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活动蕴藏着观复博物馆珍藏文物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内涵。活动多以讲座和工作坊的形式开展,除了语言文字讲解之外,观复学堂每期课程中都会有文物展示环节,每期课程都会请出一件与本期内容相关的文物,学生们不但能近距离观看,还可以用手触摸,让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文物来感受真实的历史。根据不同主题,观复课堂也会设计相应的动手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相较于传统博物馆的橱窗式展示和严肃的讲解气氛,观复学堂提倡一种寓教于乐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开展的活动更加活泼和多元化。为了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馆内布展侧重开放形式,此外,开展的活动中有视听教具、游戏、积分奖励、快闪、写生等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设计。如视听欣赏、积分奖励、互动游戏、益智问答、示范表演等,循序渐进地引导观众参与其中,以期经由感官的体验,赋予观众愉快的学习经验和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2.3.2 教育活动的分众化设计
观复学堂借鉴分众教育的理念设计各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观众有区别地设计和开展不同的教育项目,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观复学堂的课程在其官网“社会教育”的版块下发布,每条招生动态都会附有课程的时间、地点、主题、流程安排以及报名相关的说明,与报名相关的说明中会标注该课程适合的年龄段或人群,通过对观众的细分,观复学堂已经设计有亲子家庭式教育项目、成人教育项目与学生教育项目等等。像《清心也可以——细品茶文化》课程针对的是亲子家庭,《幻盏无尽藏》课程针对的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等。“亲子式”课程大多限一位家长和一位儿童,部分课程对儿童的年龄也有一定的要求。分众化教育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结合各类人群和各年龄段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为观众提供特色化的服务。
2.3.3 以观复猫为媒,形成观复独有特色
自2003年马未都馆长在观复博物馆园内收养第一只弃猫以来,这些猫在观复博物馆的照料下,已经成为了博物馆重要的成员和一景,也成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一个很好地沟通媒介[9]。这些猫后来被赋予“观复猫”这一新标签,并且每只猫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和名字。有时根据课程需要,学堂也会提供条件让学生与观复猫亲密接触。作为博物馆的文化大使,观复猫已经是观复博物馆的一个“大IP”。观复学堂围绕观复猫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课程,比如《观复猫陪你过暑假》《观复猫与节气之小暑》《喵星人说爱你——猫与中国古代文化》等。此外,还有以它们为原型的书籍、漫画和动画等一系列作品,都深受众多参观者的喜爱。有很多观众表示“观复猫是他们前往博物馆的动力之一,有时甚至会为了观复猫而来”,足以看出观复猫在整个博物馆起到的重要作用。
2.3.4“馆校合作”的长期性、系统性
与一般馆校合作的短期、零散独立的课程不同,观复博物馆与学校建立的是长期的合作,并为学校打造系统性的课程。观复博物馆前两季是与朝阳师范附属小学的合作,第一季共持续了8周,每周1节课,每节课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包括“古人的起居文化”“猫与中国古代文化”“五彩斑斓瓷之色”“千年不朽的漆器”等,授课内容丰富有趣。这样长期的系统的合作方式于博物馆、于学校学生都有好处。对于博物馆来说,可以在与学生的磨合调整的过程中,打造精品课程,并不断推陈出新为接下来的合作提供更高品质的体验。对于学校学生来说,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民办博物馆作为灵活性很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社会公众的联系非常紧密,教育职能的社会服务性和参与性更强。但由于资金、馆藏、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民办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观复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实践经验,给国内民办博物馆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实际借鉴经验与启发。
在当今时代,博物馆正在从传统的重视文物展览改变为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传统的知识的单向传播形式如讲座、讲解等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受众,与之相契合的是更加多元、更加开放、更多互动、更多引导和对话的双向教育交流模式。
以观复学堂开展的《喵星人说爱你——猫与中国古代文化》这一课程为例,开课前,观复学堂的老师会首先播放一段观复猫的小动画片,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将学习内容扩展到与猫有关的藏品和文物知识上,让同学们赏析与猫有关的古诗、古画,通过展示文物、讲解文物知识、提问等环节,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历史文化,并且制作观复猫积分奖励卡发放给积极参与课程互动的同学。期间还设有温故知新环节,通过温习前面学到的知识使同学们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课后,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做观复猫版的“萝卜蹲”小游戏。最后,带领同学们参观“观复猫办公室”,学习了解猫窝中的壶门设计,并对猫压石和馆里的文物进行写生,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中国历史文化。在整个过程中,学堂老师仅仅担负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们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热情,相互之间合作默契,整个气氛可谓活跃而融洽。
当然,在探索有趣、有吸引力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时,也要避免过度“娱乐化”。民办博物馆应该聚焦于如何引导公众探索发现有价值的知识,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增强对博物馆仪式感的体验,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同时也让博物馆树立起有品质的文化形象。
馆内外的教育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教育网络,建立长效的教育体系。设置专门的教育部门,加强与学校、公立博物馆、各社会机构的交流合作,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惠及青少年与全民,让教育长期发挥作用,使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首先,博物馆需要加强各成员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更高效的共享与合作。民办博物馆可以与一些地方性质的公立博物馆进行合作,增加民办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使其教育功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博物馆也需要将馆内的藏品进行深度解读和开发,把博物馆打造成学校外的“第二课堂”。其次,是与学校等教育机构加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博物馆教育的受众面和影响力。但是对于民办博物馆来说,中层和顶层的建设还需要更加完善,需要给予民办博物馆一定的政策支持来切实维护民办博物馆的合法权益。通过政策的鼓励、社会的有序引导,馆校之间的合作与配合,三方联动合力搭建一个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这套运作体制之下,才可以使得民办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的观众特征不一、需求各样,不能仅按照一个标准或只依照某一类观众的喜好设计和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最好对观众进行细分,明确各目标人群的特点、需求以及兴趣所在,实施分众化教育。以观复博物馆为例,观复学堂教育活动种类丰富,并且对于不同群体都有所区分,如学生教育活动、成人教育活动、亲子家庭式教育活动,但这种区分不只是简单地按照年龄划分,而是按照受众的兴趣爱好、艺术偏好,开设手工制作、写生等现场体验活动,也会邀请业界大师来进行小众授课。
从“大众”教育过渡到“分众”教育,博物馆应该首先找到自身特色、亮点部分,打造能够吸引公众的教育服务产品,丰富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题,探索多元的活动开展形式,以公众更愿意和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设计,服务态度本着以人为中心,根据观众需求的变化进行扩展和延伸,不断地调整、打磨和适应,打造更有针对性、更有学习价值的公共教育产品,有效地服务各类目标观众。通过以点带面,关注差异化需求,逐步针对不同人群形成教育策略,从而使我国民办博物馆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践上实现由粗放随意式向精细化转变,最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博物馆教育体系。
博物馆在自身教育职能潜力的开发时,往往会发现制约其教育功能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人。他们是在博物馆的特定环境中帮助学习者学习的人,是博物馆落实教育功能的关键。虽然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博物馆教育人才仍然相对匮乏,这也是我国民办博物馆在教育功能发挥上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专业博物馆教育人员的配备对于民办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博物馆应该在博物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视起来。
为了使民办博物馆走出人才匮乏的困境,一方面,提高准入门槛来保证人员的教育素养水平,不仅要在学历上有所要求,而且也要审核其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博物馆有必要对馆内教育人员开展一系列博物馆学、教育学等方面专业的培训,尤其需要加大相关教育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壮大博物馆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观复博物馆通过多样的教育活动,以丰富的主题吸引和拓展观众,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公众走近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民办博物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 高汀杨.论博物馆教育功能优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5:35-37.
[2] 宋向光.博物馆教育:促进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J].中国博物馆,1995,12(2):40-48.
[3] 安来顺.当代博物馆教育理念辨析[C]//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53- 60.
[4] 张蕙兰.理念·特色·方法——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最大化的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8):90-91.
[5] 许中云.当代博物馆教育的转向[N].中国文化报,2018-01- 21(3).
[6] 程露颍.观复博物馆经营模式探讨[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15-19.
[7] 王怡婷,马未都.我的博物馆你没来不能想象,来了不能复述[J].公关世界,2019,27(14):80-83.
[8] 上海新闻网.观复将博物馆教育创出新花样:跨界讲座点式教育[EB/OL].(2019-01-03)[2020-03-10].http://www.sh. chinanews.com/wenhua/2019-01-03/50703.shtml.
[9] 谢子涵.观复博物馆的社会化道路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8,39(21):177-178.
The Study on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Private Museum’s Educational Function by Taking Guanfu Museum as an Example
XU Lu, HAN Xue-juan, SHI Li-chan
(Depart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Law,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Guanfu Museum show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with a variety of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modes. With the operation mode of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and museums, i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xpanding popularity, attracting tourists, increasing visits and maintaining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its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other private museums, and the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museums
Guanfu Museum; educational functio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customization design
G775
A
1009-9115(2021)06-0156-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6.036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HB21-QN035)
2021-08-29
2021-10-06
徐露(1987-),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资源开发。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