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的内在机理探析

2021-01-08 22:37田鹏颖
关键词:强国特色文化

田鹏颖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将“建成文化强国”纳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第一次从国家规划层面提出了完成文化强国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5做了科学设计和精心部署。这对于我们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凸显文化融入,从而建成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文化已经“润物无声”地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这种看似“不言而喻”的“普遍定理”要想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阐明文化何以强国,文化如何强国。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将“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建成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设计和安排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实现从文化“自在”到文化“自为”的转变,才能历史地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伟大飞跃。在我们看来,文化固然可以强国,文化固然能够强国,但并不是有了文化,哪怕是优秀文化,就自然而然地能够强国。事实上,这里蕴藏着一个文化强国的内在机理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54只有把文化强国本身“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才能深刻揭示文化强国的内在机制和学理基础,从而将对文化强国规律的理解、把握和运用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一、文化自觉是文化强国的认识论前提

对文化有清醒的理论自觉,对文化的本质、规律、价值有深刻的认识,是实现文化强国的认识论前提。关于文化的概念有人统计过,至少有180多种,大体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标识人类一切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后者则指称精神生产及其成果。从哲学意义说,文化即人们的生存方式。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文化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和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人类的普遍需求和终极追求,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精神世界的根本问题。因此,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如果对文化浑然不觉,不知文化所是,不明文化所指,不问文化所归,焉能实现文化强国。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120文化进步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按照恩格斯的逻辑理路,文化自觉应当是文化进步、发展的基本前提。

从学理上说,文化自觉是指国家、民族、政党在文化上的觉知、觉醒、觉悟,也包括对文化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作用于历史发展进步的深度探究、深刻认识、深度认同。不仅如此,文化自觉亦是对文化发展规律、文化优势转化、文化历史责任、文化赓续传承的正确把握、积极探索、主动担当、自觉推进,从而实现对民族精神的自觉弘扬。文化自觉在现代社会演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离开文化自觉,人们内在的精神力量就不能被充分激发;离开文化自觉,文化的繁荣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会缺失思想基础。进一步说,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衡量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准和判定生活质量高下的重要标志;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精神支撑和基础资源,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元素。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具强大力量和时代魅力的时候,当经济构成具有更多文化元素和文化引领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转向,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挺进。只有经过文化“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历史和现实无不雄辩的证明,文化上的觉醒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觉醒的先发作用,文化的自觉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力量的发挥,甚至决定着这个国家、民族、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毛泽东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4]110一个国家、民族、政党要想获得真正进步,就必须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两手硬”,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提高,唯此,这个国家、民族、政党才能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大潮中拥有竞争优势。

这些重要认识、理解、感悟,看似平常无奇,但本质上却体现出对文化的高度自觉。21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GDP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无疑是一个国家崛起或一个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或终极目标。人类发展的最终状况应以文化概念来描述,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应以文化繁荣来标识,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应以文化内涵来呈现。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是文化实力的强大和文化辐射力的提升,其核心价值观应赢得本国人民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广泛认同,从而成为不可战胜的软实力。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知文化的“灵魂”作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对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5]5这再次明确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灵魂”价值。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更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理论自觉。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即实现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高度自觉,对文化发展和创新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把文化自觉“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饱受风霜而奋发奋起,从而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的民族,关键在于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熠熠生辉、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是中华文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开拓奋进的深厚底气所在,坚强力量所在。

所有这些看似对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的一般认识和理解,本质上展示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没有对中华文化高度自觉的这一认识论前提作基础,我们就难以想象何以把文化强国“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难以把文化强国当作“现实的运动”来推进。

二、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论基础

如果说文化自觉主要关注人们对文化本质的基本认知或认同,那么文化自信则主要关注人们对文化价值的基本判断。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的执着追求,对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执着坚守,对在世界文化激荡交融中保持自身精神独立性的强大定力。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才能在推进文化繁荣进程中,彰显奋发进取的巨大勇气,获得创新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必然召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349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深刻领悟文化自信对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作用,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根之所在、魂之所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支撑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不仅可以为后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智慧,而且这些蕴藏其中的理念、智慧、气度、格局、神韵,亦能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更令我们自豪的是中华优秀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富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巨大生命力,这使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雨洗礼而独具魅力。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的民族,这依托于源源不断的文化创造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扬弃”,就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在某种程度上,文化自信表现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国家、一个奋发图强的民族、一个成熟稳重的政党在理论和信仰上的忠诚与坚定,这正是文化能够发挥核心和灵魂的价值追求的体现。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谈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7]1471这一声炮响,送来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更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立起来了,重新恢复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所孕育的革命文化,无疑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又一精神力量源泉。在风雨如磐、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在挫折中不断奋起,浴火重生,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就是敢为人先、不怕牺牲、大公无私、革命必胜的信念。无论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还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中华文化所特有的红色精神构成了革命文化的精神谱系,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不断激励和鼓舞中华儿女勇往直前、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之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实践源泉和现实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余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并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见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非凡实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非凡成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特有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清正廉洁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品格和形象。时代永远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为学术艺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宏大命题和广阔空间,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定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资格、理由所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人民定能不负这个时代,书写时代华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不仅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凸显了文化自信的核心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41回望过去,我们已经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文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展望未来,我们定能更好坚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成能够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适应、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承接的文化强国,定能绘就出更加绚烂的文化强国新蓝图。

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理论谱系,不仅深刻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为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把我们党对文化价值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高举文化旗帜、坚守文化理想、发挥文化力量,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40-41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文化是引领国家发展的原动力,文化的作用无可替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只有持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集中国力量,从而为党和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9]12-13

如果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难以想象,建设文化强国更难以实现。

三、文化融入是文化强国的内在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相对独立的“一位”,又存在于“五位一体”,并贯穿、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既相对独立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又必须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正如习近平所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6]339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总根源。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互相支撑,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整体,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支撑、融汇作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文化自信支撑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实践基础,支撑和促进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为其生成、巩固、发展提供基本前提。离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所谓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就会失去现实依托,因而根本不可能形成和发展。

理论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思想引领,有效引导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思想基础,为道路自信的合理性、制度自信的规范性、文化自信的自觉性提供学理支撑。离开对理论的高度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会失去思想基础,就会迷失发展方向。

制度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具体展现,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就缺少稳定依托,就会失去可靠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支撑,四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使道路自信更有动力,理论自信更有理性,制度自信更有保障,为道路自信提供扎根与发展的深厚土壤,为理论自信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制度自信注入创新创造的活力。可以说,如果离开了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滋养,就没有生长的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内在机制。

四、文化转化是文化强国的实践路径

《建议》把“建成文化强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文化强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文化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反映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议》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奉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毫不动摇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筑牢基础。

文化转化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建成文化强国不是简单地满足于“解释世界”,而是追求“改变世界”。因此,这就需要实现文化转化,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实现文化的对象化,把文化的观念存在转化为现实存在,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如果文化不能向前迈进一步,只停留在观念层面,就很难打通通往现实生产生活的道路,就更难走向“文明时代”,正如马克思视域中“文明时代”超越了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体现了人类历史进步一样。文化是文明的内核和应有之义,但是,文化与文明不一定同步,“文化不一定都要跟上文明的脚步,对一些具有独特魅力的古代文化无疑是应当珍视的,其中包括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社会心理”[10]。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化为现实力量。

文化转化必须激活文化生命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6]349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离不开文化的创新,每一时期都留下了不朽的文化作品,赋予了文化永续的生命力。文化转化要做到在创新中实现继承、转化与超越,致力于传播既符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中国文化,尽展我国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文化的创新需要围绕人与人的关系,提升道德境界,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自信。

文化转化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要求文化转化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守住底线、坚定理想。文化转化为现实力量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选择往往容易倾向于物质利益,而忽略精神食粮的需求和供给。必须正确把握文化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为资本所绑架。文化转化必须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文化转化必须服务于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

文化转化必须始终服务人民。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是时代的塑造者。文化转化应当关照人民生活、情感,倾听人民心声。正如马克思在《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1]90文化转化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描绘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期待,从而让文化转化贴近生活、走入人心。这就需要最大限度地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质朴中诠释崇高,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8]41。

文化转化必须加强交流对话。我们建成文化强国,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是在各种文化交流中汲取营养。世界的文化百花园灿烂夺目,我们必须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在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文化合作中,不断促进文明理解、增强文化认同,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繁荣进步。加强交流对话要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理念、传播中国声音,力求向世界展现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进一步增进理解、扩大认同、实现共赢。要特别讲好中国人民在世界范围内英勇“抗疫”的故事,要特别讲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要特别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要特别讲好中国人民勤奋圆梦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世界人民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认同、欣赏。加强交流对话就要搭建起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有效交流互动的桥梁,就要创新国际传播方式,用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就要讲好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的中国故事,从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文化。

总之,文化强国是实践问题。唯有凝聚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融入、推进文化转化,才能深入认识和理解文化何以强国,才能深刻地解答何以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只要我们按照《建议》的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强国的鸿篇巨制就会生动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猜你喜欢
强国特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特色种植促增收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