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柱,胡追成
(1.上海长宁区江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0;2.上海应象中医门诊部,上海 201103)
耳尖一穴,为临床常用之奇穴。笔者曾于1996年发文予以论述,认为其最早出处为唐代《新集备急灸经》,时名“阴会穴”,明代《奇效良方》更名耳尖,并列入“奇穴”范畴[1]。耳穴疗法主要有中国模式和法国模式两种体系。奇穴耳尖先被纳入中国模式的耳穴疗法,后又为法国模式的耳穴疗法所重视接纳。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回顾耳尖穴进入耳穴疗法及其发展之历程,或有益于临床和学科之发展。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古埃及和希腊早有刺激耳郭以治疗疾病之记载,烧灼法仅为其中之一。烧烙耳郭治疗坐骨神经痛一法,曾在法国科西嘉地区广为盛行,如1850年法国医学外科期刊在“论烙烧耳郭作为坐骨神经痛的根治疗法”一文中,报道了Lucciana医生使用烙烧耳轮脚治疗坐骨神经痛,该法由马蹄铁匠操作[2]。但此法未被后之欧洲医家所重视,仅在民间流传。
法国是欧洲最早应用针灸疗法的国家,早在16世纪就有人记录针灸效果。之后一些医生对之产生兴趣,并应用于临床。诺吉尔博士(P.Nogier)(1908—1996年)是位外科医生,曾学过针灸疗法。1951年,他在里昂诊所中发现一些患者耳郭上有灼烧之痕迹,原来是马赛的巴林(Barrin)夫人通过特制小铁棒烧灼耳郭的对耳轮下脚,以治疗坐骨神经痛后遗留下的痕迹。巴林夫人声称此法系一位旅法华人传授其父,而她则继承了这项技术。诺吉尔依法为患者治疗,效果之好使其大为惊讶。但觉得烧灼过于残忍,遂以针刺替代,也同样收到满意的效果。于是,诺吉尔[3-4]根据刺激皮肤可引起内部器官功能改变以及坐骨神经痛是腰椎病变引起等现代医学理论,进行观察与研究。1956年2月在马赛召开的针灸学术会议上,诺吉尔发表了研究论文,指出外耳与内脏有密切联系,并公布新发现耳穴 42个,其分布图大致如同倒置胎儿。这份耳穴图谱充分考虑了解剖与胚胎学的连续性。1957年《德国针灸杂志》[5]3、4期合刊上刊载了诺吉尔的论文“ü'ber die Akupuuktur der Ohrmusehel”。欧洲古老的烧灼耳郭法、西传的中国针刺疗法与现代医学相互碰撞和融合,从而诞生了耳穴疗法(时称为耳针疗法)。耳穴疗法迅速在法、德推广应用,并受到世界各国针灸学者的重视,广为流传。值得注意的是,未见古埃及和希腊有刺激耳轮尖部之记载,诺吉尔也未在耳轮之上部置刺激点,也就是说,耳尖部位在埃及和欧洲未曾应用。
1958年《上海中医药杂志》第4卷第12期为“针灸专号”,该期出版后销售一空,需重印供应[6]。其中刊登上海中医学院首届生叶肖麟的译文“耳针疗法介绍”,主要摘译了诺吉尔的论文,分为“耳郭结构”“反射点与反射区”及应用范围和操作方法等,还附有Bachmann和Jo Frehn两位医生的病例[7]。由于时值国内重视和普及针灸疗法,耳穴疗法立即引起中西医学者的重视,认为其是“祖国针灸疗法中的一个组成部份”[8]。于是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应用和研究。次年1月,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即展开了耳针疗法的临床研究,之后又很快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等创建上海市耳针协作小组,由中医学、西医学、临床、科研等人员组成,统一开展了耳穴的验证、临床实践和相关实验,又用传统中医学文献对耳穴疗法进行了考证。如1959年11月出版的《耳针的应用》中就有“关于耳部治病的文献考据”“祖国医学对耳的认识”“耳廓与经脉的关系”“耳针治病的理论依据”等内容。随着医疗实践,耳穴的数量增多,刺激方法更为多样,治疗病症不断扩展,以耳穴诊断病症也出现不同方法,多篇实验研究报道陆续发表,均为创立中国模式耳穴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8月《人民军医》发表的“耳针疗法介绍”一文中,最早将耳尖穴纳入耳穴疗法中,并称之为“外生殖器与尿道及直肠后部”[9],显然是根据“倒置胎儿”推论的,故未得到众针家之肯定。1960年3月5日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筹委会编辑的《科学小报》报道了北京医学院附属平安医院许作霖先生(1900—1993年)临床上应用耳穴的经验,还发现了精、气、神、天癸等具有中医学特色的耳穴,耳尖穴也位列其中[10]。我国针家不断地向来自法国的耳穴疗法注入中医学元素,同时又根据临床实践对诺吉尔的耳穴疗法进行不断修正。
1969年,诺吉尔的《耳针疗法》问世[11],标志着法国模式耳穴疗法的确立;1972年,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编写小组编写的《耳针》问世,则标志着中国模式耳穴疗法的诞生。《耳针》[12]认为:“耳朵上的大多数穴位不仅有着西医生理解剖名称所赋予的固有功能,而且有着经络学说、脏象学说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中国针灸学者一方面对诺吉尔的耳穴疗法进行吸纳、修正和增添,另一方面又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以经络脏象学说为指导,对耳穴的主治和治疗,偏于从脏腑经络角度去指导临床,同时又顾及现代医学生理和病理,实为一大创举,也是有别于法国模式耳穴疗法的重要特征。在《耳针》一书中,耳尖穴已被作为常用要穴。由于耳尖穴是奇穴,又兼为耳穴,故其同时被收入针灸著作和耳穴专著。在1990年颁布的经穴国家标准中,耳尖穴为48个奇穴之一,1992年和2008年颁布的耳穴国家标准中又均收入了耳尖穴。
由于耳尖穴抗过敏和治疗眼部疾病作用显著,20世纪 80年代又为法国耳穴疗法体系所接纳,命之为“过敏点”,之后又称为“组胺点”。因其能治疗眼疾,也有法国医家称之为“眼点”者。
自唐代至20世纪50年代,耳尖穴在临床应用并不广泛,除清《刺疔捷法》称之为耳涌,用以治疔之外,仍以眼病为主,未见重大的进展与突破。然自从兼为耳穴之后,其主治功效迅速拓展。
在《耳针》中,耳尖穴为74个常用耳穴之一,其主治功能为“退热,降血压,消炎,降血氨,治疗肝昏迷。还有较强的镇静止痛作用”。此为耳尖穴主治功效的第一次总结。至此,耳尖穴已不再以眼病为主,遗憾的是本书中耳尖穴主治遗漏了眼病内容。1974年出版的《针灸学》[13]补充了“结膜炎”“角膜翳”等眼病。
时至90年代,耳尖穴的主治功效又被数次总结。1990年植兰英、蒙贵清编著的《耳穴疗法》认为耳尖穴具有抗炎退热、抗过敏、镇静醒脑、明目、止痛、降血压、止晕7个功效,主治病症则有外眼、面颊、咽喉病症、发烧、脑神经病症、高血压、皮肤病等[14]。1991年徐以经所著《中国耳针疗法》[15]认为耳尖穴“具有消炎退热、镇静降压、抗过敏等作用,又在所附“耳穴功能的归纳综合”中认为耳尖穴具有止晕、止惊、止喘、止痒、镇静、升压、止泻、明目、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退热、安眠13个功效。同年黄丽春的《耳穴诊断治疗学》[16]则认为耳尖穴具有消炎、退热、降压、镇静、抗过敏、清脑、明目的作用。2005年黄丽春在《耳穴治疗学》[17]中对耳尖的功效再次作了总结,认为耳尖穴是“多功能广谱穴”,具有退烧、消炎、镇静、止痛、降压、抗过敏和清脑明目 7方面作用,还具有抗过敏、抗炎症、抗风湿,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等“三抗一升”作用。
耳尖穴除了受到从事耳穴诊治医者重视之外,也获得传统针灸家的青睐。著名针灸家周楣声临床上也善用耳尖穴,其在1985年《灸绳·灸赋》自印本[18]中提出“两耳多功于两足”,并注释为“双耳尖……固然对全身诸病均有作用,而对足部诸病更为明显”。周楣声[19]甚至称耳尖穴“百病皆主”,其“重要性应位列百会、膏肓与涌泉之前”,耳尖穴“传统的应用范围仅限于头面诸病,如头痛、鼻出血、红眼睛、腮腺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等。但经临床经验表明,可以说是全身百病无所不主,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上感、咳喘;循环系统疾病,如心绞痛、心悸(节律不齐);消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肾绞痛、痛经、尿道炎等,均皆有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身各部软组织损伤,尤以下肢软组织损伤,如远近相结合,其功尤为优异,可以立即控制疼痛与促进血肿之吸收”。1998年《灸绳》[20]正式出版时又在“麦粒灸”条下按耳尖穴效果之快慢与大小详加列举,并增添了“手术后疼痛预防与控制感染”。
台湾董景昌先生创用“耳三穴”,其主穴为“耳上穴”即耳尖穴,主治霍乱、偏头痛、感冒、扁桃腺炎。其弟子杨维杰[21]则认为:“尚可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睑腺炎、倒睫毛、失眠、心悸、皮肤痒疹、腰痛、泌尿病均甚有效。治感冒、发烧、扁桃体炎及肿大、皮肤痒疹均甚效。治心悸、多汗、腰痛亦颇有效。治疗失眠特效”“耳尖点刺治疗失眠尤其特效”。
耳尖穴功效主治大幅增加,应归功于其兼为耳穴,导致临床广为应用。《针灸腧穴通考》[22]认为:“由于耳尖穴既是奇穴,又为耳穴,故其在临床上的主治应用更为广泛。”虽然耳尖穴主治功效众多,但临床应用也有其局限性,即其对急性病、实热证,效果显著,对慢性病、虚寒证则功效较差;即使失眠,临床上也非人人见效,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自唐代以降,耳尖穴主要以灸法为主。然其位于耳郭上方,面积小,难操作。1956郝季槐所著《简易针灸疗法》[23]主要介绍艾灸与刺血之临床应用,认为“耳尖上灸是不容易衬东西……勿令烧着耳尖肉。”然而该书没有介绍耳尖穴的刺血法,可见其时仍以艾灸为主。
1956年诺吉尔在马赛召开的针灸学术会议上,推荐使用金针、银针和穴位测定器。之后又发展为耳郭电刺激、激光刺激、磁疗贴压等非创伤性治疗,亦有根据患者是左利手还是右利手而选择金针、银针予以针刺[24]。所谓金针和银针,系法国著名针家苏里耶(即苏烈 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年)在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根据西方顺势疗法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的生理实验结果自创,并以之作为补泻方法[25]。可见诺吉尔所学的针刺术系苏里耶所传,与传统的中国针灸疗法有异。
耳穴疗法一经传入,我国针家便在临床上采用各种刺激方法,除了针刺之外,“还使用皮内针、耳温针、耳电针、耳水针”等[26],远较法国丰富。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耳尖穴也曾采用针刺法,如1959年出版的《针灸学简编》记载耳尖穴“针一分,灸三至五壮,或灸三至五分钟”。1963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记载耳尖穴“针一分,有痛感。灸三至五壮”。之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温灸等刺激耳尖穴的疗效不显著,这是因为使用针刺法必须深刺或强刺激,方能取得满意疗效。有研究[27]报道,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时,针刺耳尖穴需深刺,或向踝穴透刺,并顺时针 360°捻转3~5次;治疗呃逆,也要“捻转3~5 min”[28]。故针刺法很快被弃用。1960年许作霖介绍其临床经验时,已认为耳尖的刺激法为“泻血”,其经验很快得到肯定并应用于临床。1972年出版的《耳针》明确指出:“主要用于放血,每次2~3滴。”1984年再版时强调“对本穴点刺放血数滴比针刺疗效好”。于是刺血便成为耳尖穴的主要刺激方法。1994年《中国耳穴刺血疗法》专著问世,该书将耳尖穴刺血单独作为一种放血法予以详细介绍[29],认为耳尖刺血“用途最广、最常用、最有效”“往往可以代替其他穴位放血”,刺血量“一般每次放血3~5滴,视病情可放血到5~10滴”。
耳尖穴刺血亦为传统的刺血疗法所关注,如谭德福等编著的《中国实用刺血疗法》也将耳尖穴纳为刺血穴位之中[30]。
著名针灸家周楣声重用耳尖穴,其法左右同取,右侧为必取。至于操作,则以灸法为主。周楣声曾创用了“万应点灸笔快速点灸法”,欲替代麦粒灸[31]。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推广。
李家琪于1972年发明“耳穴贴压疗法”,使用绿豆、王不留行子、磁珠等贴压刺激耳穴,耳尖穴则使用刺血法[32]。《耳穴贴膏疗法》采用香桂活血膏或消炎止痛膏等贴在耳穴上,以治疗慢性疾病和养生保健,全书未使用耳尖穴[33]。
通过对耳尖穴的探讨,不难得知针灸疗法要发展,一是传承守正,二是融合创新,两者缺一不可。耳尖穴本为奇穴,其先后为中法两个耳穴疗法模式所接纳,并成为要穴,从而促进其功效主治的拓展,使用频率也大幅提高,充分体现了传承创新及中西医学交流互鉴对针灸医学发展之重要性,也对研究其他奇穴提供了借鉴。然而,目前耳尖穴的主治适应证尚缺乏严谨的验证;刺血、针刺、灸法等刺激方法之间亦缺乏对照性研究,而这些研究对耳尖穴的临床应用或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