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

2021-01-08 15:12:18南小平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积极性基础化学

南小平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基础化学是一门综合的、实用的、创造性学科,是医药、环境、化工、食品、能源等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培育现代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材内容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及实验四个部分。本课程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结构等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并突出化学与相关专业的内在联系,凸显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础化学一般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由于扩招的影响,招收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基础化学知识较差的情况,这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让学生热爱学习、乐于学习,跟上高职教育的步伐,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直是高职院校一线教师们迫切关注并要解决的难题[1]。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1 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入学录取分数线较低,致使招收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招收的学生大部分为中职生和文科生,这些学生化学基础课成绩普遍较弱,学生对基础化学的学习兴趣性不够,使得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处于瓶颈。归根究底,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不理解,大部分家长在孩子没有考上高中或好一点大学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入高职院校,学生也带着混日子、混大专文凭的想法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当然这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和热情。因此,招收的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不求上进、纪律涣散、接受能力差等,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化学知识薄弱,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1.2 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学习方法是学生通过平时的大量学习,在实践中归纳出的迅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容易产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及机械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高职学生的学习深入性不够,大部分仍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在课后自主学习的很少,多采用死记硬背或者较浅层次理解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途径学习。

1.3 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相结合的综合人才,凸显职业特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础,满足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味地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限制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2]。

此外,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所做的实验均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想象力、创新能力。尤其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办学硬件条件的限制,实验药品、器械等不足,使得基础化学课本中多数实验无法开展,教师只能采用网络视频资源让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脱节,理论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无法施展。

1.4 教学技术过于陈旧

教学技术的创新有利于优化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在高校教学中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高校中应用最多的教育技术主要以多媒体为主。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逐渐地与通信技术、大众传媒技术,物联网等融为一体,能够交互式处理、传输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媒体功能得到组合[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了传统的知识处理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化、形象化。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还不够充分,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将教材内容搬到PPT 上的教学现象。教师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试图通过在PPT 中插入图片、音频或者视频来提高教学效果,但还是不理想。高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把“互联网+教育”应用于教学中[4]。

1.5 课程内容设置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院校的基础化学教材涵盖内容较多,理论知识多且抽象,缺乏趣味性,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删减版,并未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出适合各高职院校的校本教材。而教育目标的定位仍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缺乏高职院校课程专业特色。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一线应用型人才[5]。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单元教学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2 提高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趣味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积极性是学生学好基础化学最关键的一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理论教学中可穿插生活案例,充分挖掘趣味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化学素养,尤其在新课教学中,要重视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在讲授基础化学知识时,联系生活和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随处可见,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基础化学绪论教学中,提出与生活贴近的案例:①冰箱为什么能保鲜?②洗洁精为什么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泽、血迹等?③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如何防腐?学生可以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回答,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2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基础化学教师采取一支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表现出“学中睡,睡中学”的现象。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一线教师可根据基础化学章节内容的特点及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时。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前通过微信、QQ 等平台布置学习任务:比如金属的生锈、火药的爆炸、药品失效变质、食物的腐败等过程均发生了化学变化,在这些过程中反应进行的快慢?哪些化学过程速率比较快?哪些因素又可以影响反应的快慢呢?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布置的任务,随机点名提问学生,考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便于跟踪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答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也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2.3 重视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在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应用也非常普遍,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手段已初步应用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6]。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有可能使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通过平台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使教学工作与信息化手段协同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

有效的课堂互动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举措,把课堂看成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是传播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涌现出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能丰富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 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基础化学理论知识较多,化学概念抽象,有机反应式复杂,教师的授课任务重,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觉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化学知识抽象难以理解,逐渐对基础化学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考试前,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每次考试还是有一大堆学生不及格,考试后又将知识点忘得“一干二净”,这种现象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显然这种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7]。而合理的考试方式是检验和评价教与学最有效的途径。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三个方面。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主要为学生的考勤(10%)、课堂表现(20%)、课后作业(20%)提交情况,通过考勤可以约束学生的纪律,做到所有人能够按时上课;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及有无开小差睡觉等现象,这样可以警示学生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后作业反映学生对每一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根据所讲解的重难点内容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选择有代表性且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习题。

(2)期中期末成绩占50%。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成绩可反映学生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及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学生成绩做出综合评价,合理调整下学年教学任务,逐步提升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结语

总之,基础化学教学任务繁重,理论知识多且抽象,教师要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就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讨,改革基础化学教学方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积极性基础化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