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莹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天津 300171)
校园环境就是指由学校内的建筑、道路、绿化、主题雕塑、墙面文化、园艺小景形态、室内外环境色彩、视觉传达导示设计等构成的校园视觉环境的整体。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品德素质的提升提供了直观、可感的形式。在我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当下,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已成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校园建设工作的重点。
目前已有的校园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以普教校园为对象探究校园环境的建设方案。如,江苏省大港中学的王忠从校园硬件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及人文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校园环境设计的方法与原则;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林刚探讨了校园环境的教育寓意性。二是以职教校园为研究对象探究校园文化的建设方案。如,安徽省全椒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吴雪峰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了通过开设兴趣小组等方式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案。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中等职业教育学院书记荣炳新,提出了以人本主义为纲、企业文化为根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邯郸市农业学校的张富明和辛潇静以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例,探究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途径。
中职学生与中学学生普遍特征上存在差异性,因而,针对普教校园的校园环境建设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职院校。而职校校园建设方面的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探究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及方法,对校园环境建设鲜有论述。综上所述,开展中职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方面的有关研究,探究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德育功能的途径,对树立学生良好品德、培育核心职业素养,进而促使其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中职学生与普教学生在年龄、身体发育等客观方面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家庭、社会、学习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呈现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普遍存在下述特点:
大多数中职生以自我感觉为中心体悟、应答外部世界。情绪较为极端,常处于崇拜与敌对的两极,不够稳定,且比较叛逆。情绪控制力比较差,遇到问题不够理智,容易冲动,处理事情常常不考虑后果,任由不良情绪导致不良行为。
目前社会对传统教育的信奉,使得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带有低人一等的暗示意味。除少数热爱技术的学生外,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家长是因为对孩子以前的表现失望而选择中职。在这种充满否定的外部环境浸染下,中职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过于自卑,怯于参与竞争,甚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
大部分中职生在其先前的学习经历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常常受到批评与指责,因而普遍对学习较为抵触、排斥,厌学情绪严重,且意志薄弱,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出现态度不端正,经常迟到、旷课的现象。
大多数中职生人生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偏差,有的过分追求享乐主义、超现实主义,摆阔气、搞攀比、高消费;有的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是非分辨能力欠缺;有的学习不求上进,思想不求进步,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其品德养成、心理成长方面,具有润物无声的潜在积极作用。中职学校在进行美丽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运用好环境熏陶这一育人手段。
学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前,应根据学校面积、学生人数、发展规划、相关的国家法规等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确定行政楼、教学楼、操场、实训场、宿舍楼、道路及绿化区等各功能主体的数量、面积、布局等。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应保证总体规划不出现颠覆性调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良好的楼宇位置一惯性利于学生更加自信地来往于各个功能区、增强学生安全感。
1.学习环境的构建
中职学校学习环境建设的总原则是具有良好的服务性,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训练场所。这里提到的“舒适”,要求学习环境既能够保证满足学习、训练的一般需要,又能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克服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对于教学楼、实训场、图书馆等学习场所,首先应保证所配备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符合相关法规,确保场所内部光线充足、整洁干净、通风良好、标识完善、符合消防规范等。其次,可设立学生学习、训练成果展示区,记录、展示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训练成果。例如,将学生加工某一工件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拍照记录下来并做展示,学生本人可以直观地看到在自己的操作下,工件由毛坯到成品一点点变化的过程,感悟自己从不会到会的成长过程,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同时,通过对比观看其他同学的工件加工记录图,学生可以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教师引导下,培育学生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不断见贤思齐的良好职业素养。再次,建筑群的外部形态可以传达美为原则进行灵活设计,如可采用铺设彩砖、栽种可爬绕的藤蔓植物等方式为建筑墙体穿上美的外衣,借助美的外观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喜爱,帮助中职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
学校运动场的建设除须达到相关使用、安全标准外,还须考虑其在整个校园中的合理布局,避免学生的体育活动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运动场的类型应做到多样化,充分展示户外运动的魅力,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在投入运动的过程中强健身体、化解不良情绪、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
2.生活环境的构建
校园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宿舍、食堂及公共生活区。宿舍、食堂环境的建设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着重考虑卫生情况及安全性,必须能为学生的正常休息、饮食提供充足、可靠的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宿舍、食堂作为学生家中卧室、餐厅的功能对应体,还应重视营造出温馨、有爱的和谐氛围,尤其是考虑到学生情绪化较为严重的心理特点,更应为学生的心灵提供一个放松休憩的港湾,可通过合理设置灯光颜色、窗帘款式、桌布图案等软装装饰,以使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进而触摸学生柔软的内心,唤醒学生心中的感恩。
校园内的公共生活区是学生下课后进行社交、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此环境区中的状态更加真我、心灵更为开放,更易接收到环境带来的无形熏陶。在建设标准、要求等指标方面,与其他功能区相较,该区具有相对较大的灵活性。这为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设计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校园公共生活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其功能的完善性,可通过设置休息区、进行道路亮化、安装导视牌等途径,提升其使用的便利性、宜人性,在此基础上,该区域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
其一,做好校园绿化,抚慰学生情绪。充分重视景观的心理暗示作用,打造静谧绿境以安抚学生心灵,培育学生稳定、积极的健康情绪。可借助种植草皮、灌木、树木等绿色植被,营造高低错落的和谐自然景观,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平稳情绪。
其二,美化校园,升华学生高雅情趣。在做好校园绿化的基础上,应结合校园总体规划进行校园环境美化工作。可借助摆放五彩缤纷的鲜花、种植叶片颜色随季节变化的树木、修剪造型别致的灌木等,从自然景观打造方面营造美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建设音乐喷泉、安装彩灯等营造出人造美景,使学生在美境的熏陶中培育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
其三,建设文化展示功能区,培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中文化展示功能区不可或缺。对于该功能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安置宣传栏、条幅、陈列架等宣传媒介,直接向学生进行文化展示。另一方面,可通过摆放雕塑、文化石等富有寓意的艺术作品,间接进行文化输出。借助直接或间接的展示形式,向学生充分宣传教风、学风、校风、校训等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五百强企业用人标准等企业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增添学习动力。
其四,开发多功能承载体,潜移默化开展德育教育。校园里的“物”除了具备其本身的使用功能外,是否可以附加上更多的功能属性,是值得校园建设者探究的。例如,校园内的井盖、大树的疤痕、建筑物的外墙,除去其本身的功能属性,可以将其作为画布,组织学生使用环保涂料进行绘画创作,开发出其美化校园的功能属性。学生则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画作,增强对校园的喜爱,绘制参与者还能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抒发情绪、树立自信。再如,可将学生的优秀实训作品,包装成雕塑、壁挂等艺术作品,摆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这些摆件将不仅是艺术的呈现者,更是学生自豪感的助推者、进取心的激发者。
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品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巨大的熏陶作用。与普教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有其独特性。因而,中职学校在进行美丽校园环境建设时,除须遵循环境设计的一般原则、综合考虑全局做好总体规划外,还应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在构建学习环境时,应注重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克服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构建宿舍、食堂环境时,应重视营造出温馨、有爱的和谐氛围;在构建公共生活区时,可通过绿化、美化校园,建设文化展示功能区,开发多功能承载体,让校园环境本身开口“说话”。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校园环境设计,对树立学生良好品德、培育核心职业素养,进而促使其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