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菡悦 赵孜悦
东北林业大学
作为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赫哲族,族源最早可追溯至帝舜时期。赫哲族人的手工艺精美巧妙,擅长使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桦树皮制作工艺。
桦树皮工艺记录了北方游猎民族所走过的点点滴滴,以其精巧的制作工艺和重要性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着东北地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特点,展现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是研究当地历史的重要依据。
桦树皮手工艺复杂且精巧,在取材上比较严格,对桦树的高矮、直径大小、柔韧度等都有着十分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为了恢复曾经开采过度的林地场地,采取了林木保护措施进行封山育林。1998 年,我国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划入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实行严格管护;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场全面停伐。[1]封山育林是我国对林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有效减少了乱砍滥伐,同时也可以更系统有效地恢复生态平衡。但是从制作桦树皮制品的角度来说,桦树皮工艺传承面临着原材料的缺失。
由于桦树皮工艺是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烦琐复杂,制作一件精巧的手工艺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制作桦树皮工艺品的第一步便是进行剥取,在剥取过后进行防水、防腐、氧化等工序,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一件完美的桦皮画工艺品需要集剪、刻、雕、烫、画等多种手法成画,利用三十至五十年树龄的白桦树剥落的树皮,经杀菌、漂白、剥皮等多道程序加工制成,每一道工序都极其复杂。[2]也正是由于工艺的制作烦琐和学习的复杂性,留下来潜心研究继承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桦树皮工艺的继承成为许多老手工艺人最头疼的问题。
桦树皮工艺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不论是桦树皮本身还是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细微的气候变化都可以造成桦树皮原材料的生长和原有的生存条件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原材料的减少。再者,赫哲族人已经逐渐摆脱了游牧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去大城市定居生活,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人们很难再看到桦树皮手工制品的影子。
桦树皮的制作工艺复杂烦琐,精美的工艺品无法做到大批量生产,从而无法为经销商们带来更多的利润。在讲究效率的今天,人们很难停下来去观赏桦树皮手工艺品的精美图案和手法,受众少,也很难被大市场所认可和重视。
桦树皮原有的装饰手法大多停留在雕刻纹样上,很多工艺仍旧停留在最原始的装饰手法和表现上,并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许多案例和分析也仅仅停靠在色彩、造型的描述和翻译上,和时代的关系不够密切。在工艺上,装饰手法的单一和工艺的不便保存都使得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在当下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
赫哲族的桦树皮工艺是属于赫哲族独有的文化记忆,是赫哲族的独特语言符号,是其文化的结晶与见证。技艺传承有助于唤醒个体中的族性记忆,技艺传承也会重新激活一些族性中失落的某些特征,让族群在不断的发展中重拾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性。[3]
桦树皮工艺代表着赫哲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艰苦条件下的智慧,它是一个民族的缩影,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桦树皮工艺除了其技艺的精湛与独特外,其包含的精神价值也是如今任何材料所不能替代的。文化需要传承,传承的文化才是流动的,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目前,许多赫哲族的年轻人并不十分了解这种文化,对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意义并不重视,因此不愿将桦树皮工艺继续传承发展下去,导致其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生态环保是如今社会发展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任何技艺的产生与推进都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理念之下。赫哲族的桦树皮工艺无论是造物观念还是材质技艺本身都符合现代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4]赫哲族人取材于自然,原始的取材方法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同时,在对桦树皮的加工方面也将桦树皮本身的材质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这样可以节约加工成本,这种对于材料的取用方法具有极高的借鉴与学习价值。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传承桦树皮工艺,也方便更好地研究如何将现代的工业化与自然生态的发展观相结合。
1.政府政策支持与保护
桦树皮工艺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展现出地区的文化与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桦树皮工艺的保护上需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和大力投入。
桦树皮的发展不仅需要每一位普通民众的参与,相关政策的倾斜也是不可忽视的,相关部门要做到政策为文化服务,更好地将桦树皮手工艺发扬光大,保护桦树皮手工工艺传统文化。
2.传统手工艺人的努力
对于传统手工艺人而言,桦树皮工艺的发展是需要每一位手艺人不断学习和宣传的,不仅仅是走上街头,需要多种宣传方式相结合,走入群众中,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桦树皮传统手工工艺的魅力。
3.相关课程的开设
基层教育中,需要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致力于桦树皮相关课程的开展,将文化引入课堂,同时与当下的教学模式相呼应,让更多学生了解桦树皮文化,了解赫哲族优秀的历史文化瑰宝。
通过对资料的查找与阅读整理,我们整理出桦树皮工艺在文化再现、色彩表现与加工技艺的利用和借鉴三个方面的多元传承方式和开发利用价值。
1.桦树皮工艺中对色彩表现的改进
桦树皮的原有工艺对色彩的表现和应用相对淡化与薄弱,通过保留下来的工艺品以及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赫哲族在进行花纹表现时,大多采用黑墨,并没有一些较为丰富的色彩变化,因此,在现代桦树皮工艺的发展中,可以着重考虑对于色彩的艺术展现,通过不同色彩的表现可以丰富装饰效果并体现其艺术感。例如,可以将桦树皮进行特殊的染色处理,形成不同的颜色效果,利用裁剪、拼贴等方式,运用在赫哲族相关纪念品的设计中,组成富有艺术感的图案纹样并制成工艺品。
2.桦树皮工艺加工技艺的利用与借鉴
赫哲族人在进行桦树皮器具的制作时,会着重对材料肌理进行表现,并且擅长将材料原有特性进行最大程度的展现,使其制品呈现独特的肌理之美。例如,他们利用桦树皮横向生长肌理的特点制作筒形器物,熟悉桦树皮剥取的时机和周期,发现并借助桦树皮质轻、有弹性、防水、不易发霉的特点制作容器,利用兽筋有弹性不易断的特性制作缝合线,用野生浆果的汁液和松树皮的本色制作颜料装饰桦树皮器具,等等。这种因地取材、材尽其用的理念和做法正是桦树皮技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利用价值的体现。[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比记忆文化更重要的是将文化与社会发展、与技术相互结合,实现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传承与发展。桦树皮工艺是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赫哲族祖先从前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积极传承和保护桦树皮手工艺技术是当下文化大背景下人们需要重视的,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文化软实力和保护少数民族灿烂的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