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博(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监督管理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当前,我国很多油田配电网是以35 kV以及6 kV系统等为主,配电网损耗相当大,在企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很多方面都逐渐受到高度重视,主要包括电网经济运行,还有降低电网损耗等。怎样降低电网损耗是主要动态指标之一,其大小往往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运行方法以及电网结构等,所以是当前我国油田企业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第一,抄表损耗。作为抄表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正确抄表,导致实际考核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以及损耗。第二,临近村庄随便拉接、越表用电导致的损耗。某油田所处位置在中原,人口十分密集,很长时间依赖,边远村庄都长时间“吃”油田,普遍存在盲目拉接的情况,而且村民多数都缺乏较强的节电意识,有很多大功耗设备,这样必定容易导致窃电管理损耗出现。第三,专业化管理效率低导致的损耗。计量装置管理以及抄表等每个环节计量管理技术力量不强,很难找到用户电量不正常以及计量错误等问题,导致电量漏失。
第一,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气损耗。油田配电网是由多条线路构成输配电网路,如110 kV输电线路及35 kV输电线路等,在实际运行中产生很多线路损耗[1]。第二,无功电量与电压损耗。在夏天用电比较多时没有迅速补偿由于电压与功率因数发生改变而造成影响的电压侧质量,导致线路损耗加大。第三,计量误差损耗。通常,油田之所以产生此类型损耗,其根本原因在于计量装置不先进以及CT配置缺乏合理性。该原因导致线路在负荷变化很大和低负荷时,计量装置无法将用电量充分反映出来,计量误差加大。除此之外,边远地区交通不方便,距离十分偏远,无法迅速反馈计量状况,不能保障计量装置后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导致计量损耗出现。第四,配电网线路损耗。某油田遍布范围广,配电网完善,边远地区凡是有油,就必须要有供电线路,导致线路结构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电缆到总表计量装置的间距偏长,造成线损加大。
根据完善管理体系,确定责任主体,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三项基本原则,优化供电网损工作管理网络,供电网损管理领导小组属于决策层,综合考核部门以及监督管理部门属于管理层,输变电站以及维修站等属于执行层。
根据电能的流向认真绘制能量平衡图,逐层将损耗分布和电能流向的实际情况准确显示出来。电量平衡图通常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电网总系统图;二是10个变电站子系统图[2]。其中,就电网总系统图来讲,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24条输电线路;二是10个变电站,能够将所有输电线路的线损率以及总电网损耗率充分显示出来。并且利用变电站子系统图能够将每个站内的损耗实际分布情况都显示出来,比如:母线不平衡率,还有每条出线的线损率等。
结合各条线路线损的实际情况,进行A、B、C分类管理,进而保证线路降损工作是十分有效的。首先,就配电线路A来讲。分类标准是线损率大于10%,管理措施是平时巡视监察与不定期监察有机结合,重点单位有计划的监察,目标是线损率降低1%到3%。然后,就配电线路B来讲。分类标准是线损率在5%到9%之间,管理措施是完成月度网损分析,对随机故障以及计量不足进行迅速有效处理,线损率降低1%。最后,就配电线路C来讲,分类标准是线损率小于5%,管理措施是完成月度网损分析,发现原因,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目标是对现有的状况进行维持。
结合每个用户的性质划分成不同类型用户,如:重点监控用户、一般管理用户等分类实施管理,更好地实现用户各项行为规范化,不仅降低电量流失,而且确保安全生产。
通常,就用户分类管理责任区域来讲,具体表现在三点:第一,重点监控用户[3]。分类标准是地方专供用户,用户名称是安置办以及院庄等,管理措施是了解用户用电负荷实际运行情况和重视突击巡视检查,目标是禁止出现窃电情况。第二,一般管理用户。分类标准时地方驻油田单位和改制单位,用户名称是人行以及中行等,管理措施时每个月正常巡视检查次数必须要大于两次,目标是实现用电行为规范化。第三,普通用户。分类标准是油田内部单位,用户名称是局机关以及采油一厂等,管理落实是将用户信息回访工作落实到位,目标是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和安全性,实现保油上厂。
众所周知,在电力网络运行中因为电力输送产生大量的损耗,电压越大导致的损耗程度也越严重。这就造成油田电网线路运行中因为所需的电压较大,通常都大于一万伏,此时配电网络会产生更大的压力以及损耗。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油田与油田电网之间的距离越大,造成的电网损耗便越多。要想显著改善此原因造成的危害,电力工程建设者利用对有关案例以及经验的总结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模拟现实情况计算研究得出,然而配电网络在改造升级后,其电网线路负载损耗可以减少超过50%。这就充分反映出优化油田电网线路运输相对应的电力网络配置,促进配电电网改造升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油田电网线路故障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因此,目前,为了可以将该问题有效解决,往往将100 kV电压的输电线路变成30~100 kV之间高压的输电线路。
结合电网的运行特征,以无功传输过程消耗有功为切入点,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最普遍运用的节能降损技术措施是采用无功补偿。某油田采用多种补偿方法,比如:变电站集中补偿,还有配电线路高压分散补偿等。首先,变电站集中补偿。以变电站集中补偿为依托,提升高压电功率因数,始终维持变电站母线电压,该油田在很多变电站都进行集中补偿。在站内6 kV母线正确安装变电站补偿电容器,而且在35 kV母线正确安装开关站补偿电容器,对下级配电网消耗的无功进行高效补偿。然后,配电线路高压分散补偿。此补偿方法是结合使用说明书将适合的电容器安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以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补偿配电线路的无功损耗,使变电站不会产生大量的无功输送。配电系统功率因数偏小,就会加大配电线路的能耗,所以针对油井干线而言,在变电站中进行抄表结算,其能耗水平必须要采取相应的降损措施来严格控制,比如科学分配负荷,还有提升力率等。就用户端计量线路来讲,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除了能够使用户现有的电压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也能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6]。利用这些无功补偿措施,最近几年,配电网有了更高的功率因数,而且每年线损下降到每小时270万kW,让油田电网力率每年都远远超过0.95。
为了可以进一步优化电网线路施工质量,目前已经提出很多技术措施。首先,就架线施工技术来讲。每项准备工作都要做到位,而且清楚明确使用机械和不同类型附件的配置,还要加强油田电网线路中导线松弛情况的控制,应该在误差所允许的范围内迅速调整。并且应该结合各种实际情况以及要求,有效处理油田电网中放置导线的方法,通常运用两种途径:一是托地展放;二是张力展放,然而全部是为了确保电网线路正常。其次,就油田电网线路杆塔控制技术。应用此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需要结合其各种受力情况,合理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不断优化。要想使油田电网线路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跨度相当大且需要垂直档距离施工的位置,必须要运用铁杆塔形式,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满足有关油田电力工程建设中对关于油田电网线路架设的实际需求。
总而言之,因为油田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供电方法进行选用时,往往普遍应用发散性供电模式。而本文中利用合理制定且实施这些措施,油田电网除了可以有效降损,而且将来需要在更多的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比如:电网结构的规划与改造以及科学运用电网运行手段等,为达到油田电网节能降损的目的提供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的大力支持以及保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油田有着稳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