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储变量精细化评价支撑地方水资源高效管理

2021-01-08 11:52:11王赫生,龚建师,陶小虎
华东地质 2021年4期
关键词:储存量平原区淮河流域

2019-2021年,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下,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牵头,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同参与,在淮河流域平原区开展了三期地下水位统测工作(低水位期),共计20 930点次(含搜集地下水监测点)。利用丰富的水位统测数据及降水资料,经过甄别、校核等工作,首次计算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2020年6月-2021年5月淮河流域主要平原盆地浅层地下水储变量。

1.评价成果

(1)2019年6月-2020年5月。受同期降水量偏少影响,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0.55 m,储存量减少33.38亿m3,总体干旱,农业耗水量增加。受持续开采及部分地区限采压采共同影响,深层地下水储存量总体减少2.99亿m3,平均水位略有下降,鲁西南、豫东商丘地区下降明显,局部下降超过5 m,江苏深层地下水水位抬升明显,但丰沛地区地下水仍处于下降趋势。

(2)2020年6月-2021年5月。同期降水量明显增多,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普遍上升0.1~1.5 m,平均上升0.87 m,储存量增加58.19亿m3;平原区深层地下水位总体下降,皖北地区、豫东地区局部下降1~5 m,局部略有升高,其中江苏地区深层地下水持续回升0.5~3.0 m,深层地下水漏斗总体稳定。

2.意义及应用

该研究成果主动对接服务地方,结合政府部门水资源高效管理的迫切需求,提交了亳州市地下水超采情况报告及开发利用建议,助力阜宁县水资源专项调查省级试点项目的高效实施,支撑重点专项“黄淮地区孔隙地下水超采治控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的申报,指导淮北市水源地保护区划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为流域地下水超采治理、地面沉降防治与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下一步进行地下水动态评价、周期性评价和地下水形成演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王赫生,龚建师,陶小虎,周锴锷,朱春芳,李亮,檀梦皎,叶永红,许乃政 供稿)

猜你喜欢
储存量平原区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治淮(2022年8期)2022-09-03 03:42:26
我国首次查明全国地下水资源储存量约52.1万亿立方米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基于ELECTRE III的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治淮(2017年2期)2017-04-17 11:54:33
河北省平原区新近系热储回灌的可行性与前景分析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2:00
河北省平原区馆陶组热储地下热水动态特征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1:57
保定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
不同坡向人工林红松木材碳素储存量的分形研究
关于北京市平原区测氡定位隐伏活动断裂的探讨
城市地质(2013年1期)2013-03-11 15:20:08
史上最强记忆卡可存80部电影
海外星云 (2007年21期)2007-04-29 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