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

2021-01-08 11:26徐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营销思政课程

■徐健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41)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与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广大师生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接触到很多信息,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不断被采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全国各高校都在贯彻落实全国思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将思政教育融合进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要求,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先行高校建设,倡导在非思政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就是以专业课程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将专业课程与专业知识中蕴含、挖掘、提炼后的德育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贯穿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在信息化教育教学背景下,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工作,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牢牢掌握学生学习和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原理与规律,而且还必须熟练操作学习通、e会学等网络教学平台,掌握多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众多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如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和与学科相关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等重要的立德树人的德育元素,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利用信息化平台传授基本专业知识,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思政现状

“网络营销”是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普及,各类学校为支持线上教学,积累互联网教学经验,基本上都为课程授课提供了优质的网络教学实验环境,能够实现技能模块化教学,并开展一定程度的课程思政教学。但从多种渠道得到的反馈来看,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信息化程度不高,线上线下教学阻断,师生缺少沟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完全调动起来,问题的核心就是线上和线下不够贯通,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手段过于牵强。

(一)课程思政的开展过于牵强

“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填鸭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甚至有时直接照本宣科,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跨界行使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实施显性的思政教学或者“硬思政”教育。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得“思政味”的“网络营销”课程特别容易引发受教者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课程思政开展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授课教师将宏观层面的家国情怀、思想认同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引入到课程实施过程中,略显“生硬”,违和感强,从而降低了“网络营销”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其实通过真实的案例、有趣的故事、虚拟的情境等形式将其间接呈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效果会更加的理想。

(二)课程思政的开展喧宾夺主

课程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是让显性的思政课程内容在非思政课程中得到隐性的贯彻、深入的感知。课程思政也不是要求为了突出课程思政而没有限度地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在非思政课的课程中,学科知识教学才是主题内容、占课程的主导地位,可以适当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授课教师对于开展课程思政度的把握不够准确,喧宾夺主,授课的大部分时间在进行德育教育。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 OBE),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反向规划,层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我们倡导门门课程有思政,绝不是要求堂堂课程都要有思政。课程思政的内容应与课程思政的目标相关联,机械地要求不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需要,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有非思政课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同向同行,共同协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指明课程思政实践的方向,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三)课程思政的开展方法单一

当前在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多采用的方法依旧是讲授法。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讲授的故事虽然更加生动了,拓展了讲授的内容,甚至还植入了动画等呈现方式,但是教学效果依然有限。讲授得再精彩,也只是使学生们在认知层面达到转变或者认同,要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就必须使学生在行为层面有所表现,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忽视引导学生的参与、体验、实践,方法不能单一,形式不能乏味。

与系统化的思政课程相比,“网络营销”等专业课、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开展更需要在“点”上发力,探索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开展课程思政是为了在非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实践和检验思政课程教学效果,实现“同向同行”,而不是在形式上加入一些思政的内容,浅尝辄止地讲一讲而已。

(四)课程思政的开展评价不足

部分“网络营销”课程教师由于没有接受或者形成OBE的理念、不重视开展教学设计等情况依然大量存在。许多教师认为讲授知识是教学的全部,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知识是否讲授全面,理念是否介绍清楚,对于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漠不关心,致使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出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环节的缺失、错位也成为了必然现象。

信息化背景下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思政教学,应重点讲授基本专业理论知识,辅助以思政德育教育,注重授课的过程化考核,分析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思政德育水平的提升。对授课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内化于心的正确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外化于行的优良道德行为、爱国行动、助人举动进行及时评价和表扬,在学生中树立好的实践榜样、学习标兵。而不能听之随之任之,挫伤学生勇于表现和道德实践的积极性。

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

(一)分类挖掘

非思政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与差别,准确寻找思政元素挖掘的着力点,不同问题,具体对待具体分析。挖掘要根据课程类型、课程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特点等,实事求是,各有侧重。例如,“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重点在于如何将爱国主义情怀、社会历史责任、科学主义精神、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创业能力、服务人民的意识等思政育人要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内容,注重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设计。

(二)合作挖掘

课程思政不仅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管理者们的责任,也是所有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立德树人作为当下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广大教师肩上扛起的重任就是传授知识树人与开展德育教育立德。只有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紧密合作,高校内部为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不断创新管理的体制机制,鼓励如一对一结对帮扶、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合作申报教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非思政课教师在思政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才能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和能力。

(三)系统挖掘

坚持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依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多门课程相互配合,系统推进,实现思政元素的系统性挖掘。提倡各门课程协同作战、实现思政元素系统挖掘。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总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思政元素挖掘要求;其次将分解后的培养目标和挖掘要求传达至专业课程群;最后细分至每一门课程与专业教师。开展系统性的挖掘,使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之间相互启发、避免重复性工作,也有利于相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形成合力,同向同行。

(四)互助挖掘

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交流的深入,搭建了跨区域多领域的教师校际合作平台。教育部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各类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号等,为思政元素挖掘提供了典型经验的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微信朋友圈、QQ聊天群等也为各类高校同类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师,共同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和其他教学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互助平台。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营销”课程思政路径

(一)加强以“六要”为标准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2019年3月,在全国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施开展课程思政,不仅要求“网络营销”专业课程教师具备完善的课程专业知识,还必须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职业标准和政治素养严以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综合素质、道德品质以及立德树人的水平。

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专业课教师身上的责任重大,只有具备强烈的角色使命,以“六要”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才能肩负起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培育中国梦财经类人才的重任。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必然会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的作用,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和仁爱之心为大学生树立行动的楷模,因此,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十分关键。

(二)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的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在落实开展“网络营销”课程思政时,要将以课堂教学和讲授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大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以师生进一步学习、理解、交流、互动、探讨的网络互动平台第三课堂紧密结合,合理配合高校教科研建设、社会服务、学生管理等功能,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在非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大学生义务支教、青年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各类社团活动等,都是学生适应团体生活、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从这些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恰恰可以丰富手段、增加深度、提升效果,展现大学生们意气风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爱党爱国情怀。

(三)加强MOOC等线上教育学习方式拓展课程思政教育

在互联网的时代,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了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展教育教学,发挥MOOC、网络直播课等形式的“网络课程”的教学示范作用,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拓展了形式,成为各学科专业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前的MOOC预学、课后的网络平台的问答互动,不仅在网络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传递专业知识,还可以将思政德育元素贯彻其中,从而增添了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因此,建设一批精品微课、高质量MOOC、网络示范课与特色精品教案,注重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于MOOC等网络线上课程的各类学科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四)系统提升非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能力

由于课程思政内容的特殊性,实施课程思政的载体具有多样性,时机具有偶然性。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学设计之外,也要时刻保持对教学的敏感性,有效地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强化,做好及时的教学反思。系统化提升非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设计能力,需要培养授课教师具备对学情研究、对课程教学的设计、对课程思政的落实、对课程思政的评价、对教学的反思等能力。通过全面研究与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实施课程思政;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设计,取长补短,积累经验,丰富教学方法;通过对课程思政的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性;通过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对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思,推动课程思政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

(五)搭建为教师答疑解惑的互助交流平台

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课程思政贯彻落实的文件,使得课程思政成为当下教育行业的热词,但是很多专业课教师由于平时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对于相关文件的学习不够深入,理解过于片面,使其在专业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无处下手,急需构建一个能够及时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的互助交流平台。教授“网络营销”课程的老师们,课前可以通过此互助交流平台与教授此课程的其他教师商议课程思政实施的办法,向专家型老师教师请教相关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后亦可以通过此平台分享自己的授课经验和总结,还可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授课过程中自己的遇到的特殊情况。从而帮助“网络营销”授课教师达到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加强经验分享交流,落实课程思政的目的。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环境复杂、矛盾和问题突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紧、难度大,想要单纯地只通过思政课程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力度远远不够,需要结合不同课程的特色与各学科优势,充分发掘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让“立德树人”深入扎根于每位教师的心中,让德育内容进入所有课程。

通过思政课程的教学与“网络营销”课程思政的实施,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合理运用MOOC等多样化的网络线上教育形式,结合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育方法,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点滴之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怀,培育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在循序渐进中把专业知识的传授、综合能力的培养、人生价值的引领和思想道德的提升,贯穿于整个“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之中,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课程、全课堂育人,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人才的整体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互联网背景下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分析——以HD“线上购房”为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保险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