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士军 李德江
近年来,随着粉碎还田技术的推进,秸秆腐烂病虫害增加、粮食苗期长势不旺、产量减少现象日渐突出,就秸秆粉碎还田的利弊与对策建议分析如下:
1.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与生物性状。秸秆还田有利于新鲜腐殖质在土地内形成,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容重降低,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另外提供微生物所需的能源,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循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2.返还土壤养分,节省肥料用量。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而且含有氮、磷、钾等,还能补充其它多种营养元素,因此可以减少肥料的施用量。
3.覆盖还田,抑制杂草生长。秸秆覆盖还田后,由于减弱了土壤表层的光照强度,影响了杂草的光合作用,加上机械碾压作用,抑制了杂草的发芽率和生长势,从而减少了田间杂草的生长量和生长强度。
4.节约农时,降低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秸秆直接还田后可抢时播种,还能节约积肥运肥劳力,并避免因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空气、影响交通、土壤表层焦化以及由于焚烧引起的火灾等。
1.秸秆还田后,因秸秆本身碳氮比为70∶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30∶1。在秸秆还田后的初期阶段,使得微生物与农作物争夺氮素,会引起幼苗供氮不足造成返青期延长,甚至出现黄苗、死苗等现象,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
2.为大量的幼虫卵和带菌体提供生存空间,为病虫害埋下隐患。秸秆中带有病菌,在秸秆粉碎还田后,病菌和幼虫不能死掉,下一季害虫加重,会影响庄稼的收成。如果再继续秸秆粉碎还田就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3.秸秆腐化时间长容易出现病苗和死种现象。如果田里秸秆多,还田后腐化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下一季种子的发芽和生根。而秸秆腐化的时间过长,秸秆还田后土壤变得很松,土壤的空隙很大,容易跑风,种子不能和土壤接触,影响种子水分的吸收和根的生长。
4.因机手操作不当或机械自身的原因,造成了秸秆粉碎达不到3.5cm 以下,离标准差距很大。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和转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上秸秆还田机械对秸秆粉碎不充分,秸秆粉碎过长或者漏切,腐解速率也会受到影响。秸秆粉碎还田导致的虫害、幼苗营养缺失及达不到粉碎标准,都为作物减产埋下了祸根。
1.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深化农作物秸秆是化废为宝的认识,提高农民群众的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发展专业化农机合作社,配备秸秆粉碎机、深松机以及秸秆还田机等相关农机设备,推进作物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和机械化粉碎还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对秸秆肥料、燃料、饲料和原料价值的认识,强化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科学性和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
2.及时浇灌镇压并适当增施有机肥。保证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给种子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播种后应及时进行镇压或浇水。解决微生物与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应适当增施氮肥。氮肥施用量过小,微生物分解秸秆的作用较弱,不利于秸秆的快速腐解与转化。同时秸秆在腐解过程中也会抢夺土壤中的有效氮素,影响作物生长初期的生长发育。
3.由政府主导,将农作物秸秆收集起来,经过生物加工或工业加工后制成各种有机肥再还田。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可再生的、纯天然的有机肥源,含有丰富的植物养分和有机碳,秸秆间接还田是一种补充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措施。如果将农田中的秸秆集中收集起来,并适量添加畜禽粪便、生物菌等物质,通过充分发酵、高温消毒后制成有机肥再还田能够有效减少作物残茬引起的病虫害。试验证明,秸秆肥料化处理后再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和理化性状改善的效果明显好于直接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