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野下西迁精神的意蕴追溯及价值挖掘

2021-01-08 05:06何志敏王雪莹
唐山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西迁精神文化

何志敏,王雪莹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调整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及高等学校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上海迁至西安,在一路开疆拓土、砥砺奋进的历程中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作为孕育生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成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精神文化,西迁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一脉相承,并在继承其思想精华和精神风骨的同时,对这些文化进行了时代性的创新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的“赶考路”上,深入挖掘和探析西迁精神的生成意蕴和时代价值,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心聚气、振奋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视野下西迁精神的意蕴追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迁精神的文化根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西迁精神,其文化根源最早可追溯至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岁月悠悠,历史的长河从华夏大地缓缓流过,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汪洋浩博的历史文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岁月依旧熠熠生辉、振聋发聩,始终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命脉,是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西迁精神的文化根脉。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胸怀大局”的西迁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贯穿始终、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从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从谭嗣同慷慨就义绝笔题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大声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深沉厚重的爱国情怀穿越数千年时间长河,纵横五湖四海而未曾停歇,始终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全体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支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2]爱国主义同样也是西迁精神的核心。“一五计划”期间,面对国内工业百废待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局面,中央政府作出交通大学西迁的决定。面对祖国的呼唤、时代的需要,胸怀爱国主义情怀的交大人背起行囊就出发,义无反顾地告别十里洋场,奔赴古都西安,开启了一段西行西进的伟大征程。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繁华都市到西北古城,老一辈西迁人舍弃的不只是富足优渥的生活条件,还有养育他们成长的家乡水土和父母亲人,但他们始终坚信“作为知识分子就是要有这样的爱国情怀,将国家命运与自身相联系,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在这种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精神指引下,交大西迁人以一腔报国热忱扎根黄土地,精勤专注、艰苦创业,在祖国西北大地开垦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一片沃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的庄严承诺。

2.“舍己为公”的道义担当与“无私奉献”的西迁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舍己为公”“公而忘私”,高度重视个体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推崇个体让渡乃至舍弃自身利益以维护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尚品格。诸葛孔明为报刘备三顾之恩,为蜀国殚精竭虑筹谋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直到卧病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以舍己为公、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写就感人故事,撑起了“中国的脊梁”。“舍己为公”“无私奉献”是西迁精神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交通大学西迁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20世纪50年代的西安,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工业基础都远远落后于上海,然而在个人与国家、私利与大义之间,感祖国培育之恩、怀振兴中华之志的交大师生毅然选择了放弃上海优渥的条件,响应党中央“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号召而投身于西部。正如“中国机电之父”钟兆琳先生所说:“如果从交大本身讲,从个人生活条件讲,或许留在上海有某种好处。但从国家考虑,应当迁到西安……大学教师是高层的知识分子,决不能失信于人,失信于西北人民。”正是在这种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引下,西迁后的交通大学为祖国西部贡献了一所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亦贡献了无数舍己为公的人才力量。

3.“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与“弘扬传统”的西迁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源广流长并不断推陈出新的力量之源。以《周易》中所提出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源头,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变易思想始终深深烙刻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这种思想由先秦诸子直接继承并在后世的传承中不断弘扬,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时五千年岁月更替依旧葆有旺盛生命力的力量源泉。汉唐时期,造纸、丝绸、火药、印刷等科技的领先使中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再到宋、元和明初,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由中国人创造的占比已近六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地位的取得,与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密不可分。“弘扬传统”是西迁精神的内在追求,“传统”二字强调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历史财富的继承,“弘扬”则在于对这些传统的新发展[3]。“弘扬传统”正是交大西迁人伟大创新精神的体现。1958年,高教部决定在部分重点院校设立工程物理系,以适应国家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远见卓识的西迁先辈们依托交大机、电、动等传统优势学科,先后设立了工程物理系、无线电系、数理力学系等院系;又紧紧跟随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创立了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核技术等新兴学科,开创了学校学科建设新格局,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掌握新兴科技的高端人才。随着高电压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等一大批实验室和研究院所的设立,西安交通大学在建设新兴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科研水平的提高,成为西北地区名副其实的科研高地,在古都长安的沃土上续写出了新的璀璨篇章。

4.“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与“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赓续至今的传统美德。岁月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借光、孙敬和苏秦悬梁刺股、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等经典故事广为流传;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格言警句不胜枚举,激励了万千华夏儿女为美好生活砥砺奋进、艰苦拼搏。一部西迁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英雄奋斗史,交通大学的西迁师生们继承了先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进取精神,以拓荒者的勇气和毅力在全然陌生的环境里开启了一项开拓和奋进的伟大工程。迁校之初,人地生疏、条件艰苦,尘土泥泞触目皆是,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就连开全校师生大会用的“草棚大礼堂”也是临时依地势而建,屋顶漏雨,四周透风。然而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让交大人退缩,校园中始终洋溢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气氛,师生们一边搬迁一边建设,在极其繁重的迁校任务下依然没有放松对教学、科研的探索,没有因为迁校而迟开一天学、少开一门课。面对迁校完成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教师们决心对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他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自己动手改进或制作实验设备;他们边干边学、加班加点、不辞辛劳,用一个个不眠之夜换来一门门新兴专业的从无到有。正是秉持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理念,西迁后的交通大学以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跨越了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迅速缔造了办学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

(二)中国革命文化是西迁精神的信仰基石

“中国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现实状况相结合的时代精华,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需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的前提保障。”[4]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革命文化,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又涵养和培育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良特质,它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更是西迁精神的信仰基石。

1.培育革命文化土壤的“洋务运动”与为“教育救国”而创建的“南洋公学”

19世纪中后期,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使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在西方得到迅速发展,而彼时的清王朝却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对外部形势变化全然不觉。为了破解国外列强侵略和国内农民运动兴起背景下内忧外患的政治危局,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沿袭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摹习西方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同时,部分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改良之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之基础又在于教育”,主张兴办新式学堂,以培养科技、军事、翻译等领域的新式人才,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洋务派官员盛宣怀就是其中的一员。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清军战败,面对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有感于曾被视作“蕞尔小国”的日本的迅速崛起,盛宣怀深刻地认识到新式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西国人才之盛,皆出于学堂”,随后于1895年10月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学堂,又于1896年3月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作为以“教育救国”为使命而创建的新式学堂,南洋公学的诞生、沿袭与变迁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骨肉相连,每当论及“南洋公学精神”,人们总会忆起百年前陈容先生所说,“南洋公学精神的重要者有三:注重体育、注重国学国文、注重科学工艺。而南洋公学精神所汇粹之点,即爱国救民”[5]。这种以兴学强国、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源起自南洋公学,历经岁月更替,始终是流淌在交通大学血脉中最强大的精神基因,奠定了交大西迁的信仰基石。

2.孕育革命文化的“革命实践”与交通大学的“民主堡垒”

伟大的革命文化无一不是以伟大的革命实践为基础而产生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革命斗争史自此翻开了崭新一页,从嘉兴南湖的铮铮誓言到“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从秋收起义的星星之火到建立革命圣地延安,从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到西柏坡会议的运筹帷幄,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素来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交通大学自然不会置身事外。解放战争时期,交大学生在中共地下支部的领导下,团结进步教职工,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爱国民主运动,由此交大被誉为上海的“民主堡垒”。1946年秋,国民党教育部以经费不足为由强令交大停办航海、轮机两科,1947年初又不允许设立水利、纺织、化工三系,为反对国民党当局一连串图谋压制、肢解交大的行为,广大师生奋起反抗,联名开展“护校运动”,近3 000名学生自行开火车赴南京请愿,迫使国民党当局接受了交大师生的正当要求,这使上海乃至整个国统区的学生运动深受鼓舞。随着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节节败退,其对国统区的政治统治愈发黑暗,作为时代先锋的全国大中学生奋起抗争,汇合成全国规模的学潮。交大学生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全国性学生运动中始终冲在战斗第一线,与复旦、同济等兄弟学校一起,成为上海学运的中坚力量。在1948年的“反美扶日”运动中,交通大学更成为发动全市运动的基地,“民主堡垒”的称号就是这一年5月4日在交大举行的全市学生营火晚会上被喊响的。在上海解放前夕艰难险恶的白色恐怖中,交大师生临危不惧、英勇斗争,不仅续写了南洋公学“爱国救民”的光荣传统,也为迈入新时期的交通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余琳[7]选取精细胶粉与PP/EPDM型聚烯烃类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直接混炼法制备性能保持良好的胶粉/TPV共混材料,同时采用添加增容剂、活化剂与增容剂并用两种方法,进一步改进共混体系的两相界面相容性,提高了共混材料的综合性能。

3.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与西迁精神的“听党指挥跟党走”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2]。1925年中国共产党成立4年后,中共交通大学支部建立,在此后的24年间,这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处于秘密状态的“地下党支部”虽历经三次暂停与重组,但始终是带领交大师生在民主运动浪潮中英勇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1949年上海解放前,全校不到2 000名学生中党员人数已发展到198人,并且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新青联”。在黎明前最黑暗艰苦的时期,交大党组织通过党员联系“新青联”会员,再通过会员联系广大群众,把散布在上海市区的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上海的解放和接管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听党指挥跟党走”始终是交大师生坚定不移的价值取向。交通大学的西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所作的“支援大西北”重大战略举措的一部分,党中央一声令下,交通大学迅速行动起来,在时任党委书记、校长彭康的亲自带领下,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奔赴西安,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流砥柱。时任副校长陈石英教授,1917年自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即执交大教鞭,作为一路见证学校历史变迁的元老级人物,他不顾自己已近65岁的年纪,毅然出任迁校委员会主任,为交大西迁费心操劳,倾尽心血;副教务长张鸿率先垂范,携病妻弱女带头到西安去,在迁校大部队出发前20天已先期抵达西安部署新学期教学工作,面对主讲教师严重不足的困境,多年忙于行政而离开讲台的他重新拿起教鞭主讲高等数学,将满腔热情挥洒在三尺讲台。在老教授们的带动和感召下,1 400多名教职工,近3 000名学生怀着“党让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坚定信念踏上西迁专列,在祖国西北的黄土地上潜心扎根、辛勤耕耘,用创业拼搏践行了“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行同向”的庄严承诺。

4.革命文化的“密切联系群众”与西迁精神的“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领会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创造性地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成为引领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中国成立前反动政府统治的白色恐怖笼罩下,交通大学的地下党组织之所以能够带领广大爱国师生克服各种迫害威胁,取得学生运动的连续胜利,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建起一座打不垮的“民主堡垒”,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前在交通大学的求学经历,史维祥教授动情地说道:“我从1948年一踏入交大校门,就有学生自治会的高年级学生上来招呼、帮忙,使新同学心里热乎乎的。”这种“密切联系群众、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工作路线,同样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交大人所传承。交大西迁,是党和政府解决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从均衡教育布局入手,为西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建设培养人才。自扎根古都西安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怀着“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严谨专注、孜孜不倦地奋斗在西北大地,用60多年的心血与汗水创造出29 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有230多项荣获国家三大奖,为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老师的精心栽培和亲切关怀下,已经有27万毕业生从这所中国西北最优秀的高校中走出,他们中的40%选择留在西部,以服务西部、建设西部,投身于教育、医疗、电力、军工等各个领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岁月在变,然初心不变,“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赤诚情怀,始终是指引一代代交大人执着奋进的信仰基石。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西迁精神的时代滋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文化,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7]西迁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文化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1.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先进文化指导思想与西迁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2]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体内涵所作出的生动阐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包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又蕴含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全过程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确保其继续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指南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不能脱离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确保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各种意识形态和救国道路的相互激荡和选择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率领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自1925年在大革命高潮中建立第一个中共的党组织开始,交通大学便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奉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迁校60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党中央“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号召,明确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思潮交融交锋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威胁,西安交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引领方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渠道、新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8]“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9]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之间的竞争。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24字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作出了时代性的凝练与表达。一代代交大人始终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在敬业与奉献中丰富着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使西迁精神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升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彼此契合。一方面,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相通相合。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安交通大学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在中国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对祖国的深厚挚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指引西迁先辈跨越1 500公里的空间距离,用毕生心血和涔涔汗水换来西部科教事业的蓬勃振兴。这种爱国爱民、敬业奉献的精神追求与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爱国、敬业”的要求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恰恰需要以西迁精神中所蕴含的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为动力源泉。在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世界格局多极化深入发展、多元文化思潮交锋不断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我们以西迁精神等先进文化筑牢思想观念的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气,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忠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追求,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磅礴伟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10]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理论品格的现实诠释,还是中华民族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等精神特质的时代呈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正是在改革创新精神的引领和鞭策下,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与实践,冲破制约国家社会发展的种种体制机制障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需秉持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台阶。交通大学的西迁,本就是改革创新精神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生动践行,而西迁精神持续60多年的孕育发展也始终蕴藏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动工建设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启了新时代“向西,向远方”的二次创业。作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创新港”是新时代的西安交通大学传承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型大学形态的重要平台。依托这一“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智慧学镇”,新时代的西迁人将一如既往、步履不停,努力打造一流学科新格局,构筑科教融合新高地,建设可以为社会发展持续作出贡献的创新实体,推动西安交通大学由创新成果富集地向创新发展动力源转变。

二、文化自信视野下西迁精神的价值挖掘

(一)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早已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领域,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和富足。“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11]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新时代推动人民增强文化自觉进而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世纪50年代随校西迁的教职工和青年学生怀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扎根西北,以实际行动塑造了西迁精神的文化基因。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西迁精神在一代代交大人奋勇争先、科技报国的过程中愈加鲜活、熠熠生辉。新时代的交大西迁新传人紧握时代发展机遇,在陕西省“追赶超越”“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桥头堡”三大战略的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扬精勤专注、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使西迁精神在全省各行各业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实现了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筑牢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

“国家实力有四个主要方面,即军事、经济、技术和文化。它们合在一起造成决定性的全球政治影响力。”[12]在当前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较量不仅表现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方面,还表现在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软实力方面。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从民族文化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才能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经济、政治、科技实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文化强国的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只有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立足社会主义现实背景,创造生产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民抒怀的优秀文艺作品,最大限度上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作用,最大范围内筑牢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西迁精神中所蕴含的炽热的家国情怀、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人民立场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素材。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向西向远方》,全方位展示了交通大学西迁人勇敢将交大梦融入中国梦的豪迈壮举。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生动再现了交通大学西迁的光辉历程,激情唱响了知识分子勇担大任、实干兴邦的英雄赞歌。除此之外,西安交通大学原创校园话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等文艺作品也在陕西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成为传递主流价值表达的生动教材,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筑牢了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

(三)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奋进力量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上下求索的精神灯塔。正是在此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激励下,我们党由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一路历经风雨、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最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历史的车轮行至今日,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引领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精神之钙”,更是新形势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继续前进的精神旗帜,“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要把我国发展得更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力量”[13]。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孕育形成的精神文化的典型代表,西迁精神既承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又具有建设时期更加显著的进取精神和奋斗理念,是60多年来指引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在西部开发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的信仰支柱。在新时代继承弘扬西迁精神,将其纳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范畴,不仅能有效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还能进一步增强西迁精神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从而激励全国人民凝心聚气,坚定不移走文化自信道路,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西迁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雕塑作品《交大西迁知名教授》
西迁丰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弘扬西迁精神,铸就“西迁精神”出版工程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