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是很多影视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从《小Q》里聪明可爱的导盲犬、《忠犬八公的故事》里的秋田犬,到《流浪猫鲍勃》中的大橘B o b,莫不如此。然而,每次动画片、电影带来的养宠热潮一过,头疼的不仅是买了新宠物的人们,还有各地的宠物收容所及动物环境学家们。
2003年,《海底总动员》创下当时历史上动画电影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纪录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宠物小丑鱼的购买热潮。但小丑鱼是生活在海中的咸水鱼,其实很不适合家庭喂养。
专业的宠物鱼爱好者会投入上千美元在家里置办巨大的咸水鱼缸,这些鱼缸通常需要近2米的长度,且有能容纳一吨水的体量。此外还需要较为专业的养护,时刻关注鱼缸温度、正确喂食,并适时换水。
很明显,大多数小丑鱼购买者达不到这样的专业饲养标准。普通人只会像养金鱼一样给它们提供一个小鱼缸,所以这些被捕获的野生海洋鱼类基本都难得善终。
在太平洋西南部的瓦努阿图,当地小丑鱼及海底的珊瑚礁因为过度捕捞在三年内消失了50%。在影视作品引起的养宠热潮中,鱼类因为其最廉价且“容易处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讽刺的是《海底总动员》的创作初衷就是呼吁大家不要滥捕海洋生物,最终结果却适得其反。
另一位大家很难想到的受害者,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猫头鹰。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的猫头鹰海德薇戏份并不多,但奈何小说及电影的影响力实在太大,而猫头鹰又是里面唯一一个重要的动物配角,因此就被少数狂热粉丝盯上了。
从2012年开始,J.K.罗琳多次在社交媒体及各种场合呼吁粉丝们不要尝试将猫头鹰作为宠物饲养,但粉丝并不配合。
在电影里看起来帅气十足的猫头鹰,实际上十分凶猛且极具攻击性,所以它一点都不适合家庭饲养。另一方面猫头鹰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就像小丑鱼一样,一时兴起的饲养者当然也不会有大型的专业鸟舍。
所以,很快这些猫头鹰饲养者就弃之不养,而这些不负责任的饲养者另一大通病就是,他们总觉得人工饲养的动物放归自然就能瞬间变成野生动物并幸福地生活下去。
2012年开始,英国猫头鹰动物收容所的宠物猫头鹰数量与日俱增。北威尔士猫头鹰保护中心的帕姆·托希尔表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完结让很多人失去了继续饲养猫头鹰的兴趣,这让她需要照顾的收容猫头鹰数量在半年内从6只变成了100只。
获得动物收容所的庇护是这些被弃养宠物最好的归宿,更多被弃养的猫头鹰会因为缺乏野外生存能力而很快曝尸荒野。
不仅罕见的野生动物会成为弃养宠物,事实上常见的猫猫狗狗还是最大的弃养宠物群体。早在1997年前后,狗狗就是第一批因影视作品而受宠又失宠的受害者。
1996年,迪士尼将其经典动画长片《101忠狗》重拍成真人电影《1 0 1真狗》。这部喜剧冒险电影以两条聪明绝顶的斑点狗为主角。不得不说电影中训练有素的斑点狗确实讨人喜欢,它们会帮忙开门、取牛奶,甚至在主人起身之前给他放好洗澡水倒好咖啡,最重要的是还能在自己找对象的同时顺便帮主人找到真爱……
于是,斑点狗迅速成为英美家庭最受欢迎的宠物成员。1996年的圣诞节,大量的小斑点狗被作为礼物送给各家各户的儿童。
然而现实中的斑点狗与电影中的完美形象差距巨大,很快问题就来了。品种优秀、训练有素的斑点狗确实十分厉害,它们可以作为狩猎犬、护卫犬甚至消防犬担起重任。但这也意味着这一品种的狗需要较大的活动量,很多人反映他们饲养的斑点狗过度活跃,好斗且十分不喜欢孩子。
另一方面,斑点狗本身有很高概率的遗传缺陷问题,但随着市场需求的突增,业余养殖者根本不懂育种,搞出了一大堆“问题犬”。
不负责任的育种者和经验不足的饲养者,一起酿成了1997年至2000年间的斑点狗弃养惨剧。大量的斑点狗被其原始主人抛弃,尽管专门针对斑点狗的救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还是收容不下数量惊人的弃养犬。
遺弃宠物带来的传染病、伤人危险、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社会影响且先不谈,光是情感上的考量就在不断提醒我们:出于尊重,我们应该对养宠物这个决定有足够慎重且全面的考虑。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在饲养自己的宠物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既是对社会的负责、对动物的尊重,更是对自身道德的要求。
//摘自SME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