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于 蓝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了蓬勃趋势,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控制效果有待提升,这也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立足于当前时期的经济状态出发,深入的剖析薄弱环节以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真正的为事业单位决策提供依据,推动组织的发展进程。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备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的管理领域已经推出了多样化的制度和政策,然而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这些制度和政策上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对财务经费控制以及审计方面。部分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财务会计审核机制仍然只是单纯的审核账目情况,而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会计内部结构,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所颁布的一系列财务会计控制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效果也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使得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较低。除此以外,经费管理领域也出现了盲目使用的问题,部分专项资金并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由于对资金支出标准的不严格审查,使得部分职工有漏洞可钻。
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大打折扣,最后的内部控制结果无法深入的反映问题,工作流于表面,丧失了内部控制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举例来说,比如固定资产的登记审核存在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流失,最终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营。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体系亟待完备。
财务会计工作根基不够扎实
现阶段国内的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工作领域根基不够扎实,存在多项薄弱环节。举例来说,比如授权审批制度不合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采用的是一言堂的审批方式,这就使得财务监督流于表面。印鉴保管存在疏漏,财务章和法人章交给同一个财务科领导负责,甚至交给出纳员负责,这和国内财务会计制度相关规定不吻合。
原始凭证管理不当,原始凭证会出现格式不规范,内容不齐全、不清晰的问题,影响到审核的过程。财务核算缺失,部分事业单位会把预算外收入登记到往来账户上,这也就无法反映事业单位年度的真实效益。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监督和审计环节缺失
通常而言,事业单位的组织层次结构较为复杂,有诸多的隶属单位以及部门,想要展开监督和审查的过程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监管盲区。而且监督机制的不完备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披露,各个部门之间尚未形成足够的制约。审计环节的缺失给予了徇私舞弊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想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质量,监督和审计环节必然需要加强。
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处于新时代的阶段,想要切实的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以该体制作为指导思想和参考依据,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细节化、有序化落实。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树立全局观,构建体系化的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参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发展状态,改变传统的、固化的工作模式,迎合市场需要,使得新型的工作模式符合新时代之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以模式的更新带动部门工作的更新。
第二,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部门,在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把握工作要点,对于资金的流入和支出等重要环节加以管控,确保财务账面是正确的、清晰的、有效的,真正的做到进出有序,要分门别类的做好区分工作,保证后期的审查能够不混淆、不模糊、有理有据。
第三,细化工作职责,立足于财务会计人员各自的岗位以及责任编制,区分工作重难点,加强细节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和制度化。与此同时,领导阶层要以身作则,针对财务会计的工作效果予以定期的审查,使其充分认知到内部控制的重要地位,能够依据内部控制体制严格的落实工作。
除此以外,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要加强原则性,预防为主,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业务流程以及人事制度积极的调整完善,明确各个岗位以及各项工作的责任界定,绝对不可以模糊,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够有效的及时区分责任,避免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对于重点的工作领域或者是工作岗位,可以适当的实行轮岗制,以此来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
落实好财务会计的基础性日常工作
事业单位想要真正的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位,首先就要规划好本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对其日常工作规范予以梳理,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形成完善的基础工作流程。举例来说,比如规定授权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印鉴保管规则、经费支出有效控制等等。
除此以外,为了保证各个岗位的权责明确,而且能够互相牵制,可以推行会计记录和业务经办相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监督检查与授权审批相分离等一系列的分离制度,将其落实到岗位设置和权责的编制过程中。
监督环节与审计工作
对于内部控制工作而言,必要的监督环节和审计工作必不可少,这是有效提升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然路径。强化监督环节,可以帮助财务会计人员避免出现工作疏漏,针对已经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的特殊性,监督环节中要特别重视对于信息数据的保护,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增加其可信度,借助于审计工作以及监督环节降低信息数据的失误率。对于财务资金的流向、进出等账面信息予以定期的审查,确保专款专用,一旦发现问题,深挖其根源,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追责制强化监督效果。
由于事业单位所属部门众多,下辖各大隶属单位,所以具体的监督环节和审计工作要有明确的、统一性标准,以统一的标准来落实内部控制举措,使得最终的内部控制结果能够有理有据、使人信服。
除此以外,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逐步的由传统的纸质化、电算化逐渐呈现了网络化、数据化的趋势,基于此现象,数据的不安全性也有所提升,所以要对信息权限予以规范,避免出现数据的缺失或者是失真问题,防止其不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举例来说,比如可以确立和计算机操作工作相关的财务会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坚持分离制度,保证信息操作和数据录入、信息操作和业务审查、信息操作和程序运行、信息操作和数据输出的各项工作的相互分离。
除此以外,在岗位不相容原则之下建立的分离制度以及实施的内部审计监督等等,都需要一定的评价反馈来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如果发现内部控制的过程存在问题,要第一时间予以优化调整。
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可知,当前阶段,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效果,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强化监督环节以及审计工作,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确保事业单位呈现持续化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