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芳,葛大兵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求全党全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5年至今,已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18个制度改革方案,指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常德市作为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头枕长江,东靠洞庭湖,西连张家界,是湘西北部枢纽城市,是湖南经济崛起重心地带,肩负着区域产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因此通过科学方法对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进行分析,进而剖析显著影响其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对提出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与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相衔接,提出了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六大领域评价指标体系[1].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所涉及的制度、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参照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的通知;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五个方面选取准则层以及27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至2019年的《常德市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常德市环境质量公报》等官方数据.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评价过程中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经过对比分析,本文基于熵权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熵本来是热力学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由克劳德·艾尔伍德·申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引进了信息论,被称为信息熵.根据信息熵的定义,对于某项指标,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TOPSIS法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罗扬[2];曾凡伟[3];潘兴侠[4];胡宁[5]等在文献中都充分利用熵权法来确定分析指标权重.
步骤1:根据各指标原始数据建立原始评价矩阵R={aij},aij是第i年第j项指标值.
步骤2:采用极差变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规范化评价矩阵
根据以上步骤可得到各指标权重,如表2与图1所示.
表2 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权重
图1 各个评价指标权重Fig.1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步骤1:计算加权规范阵X,根据各指标权重构造对角阵:
则X={xij}={bij}5×27·W
步骤3:计算2015—2019年常德市指标评价向量与理想解的相对贴进度:
步骤4:对2015—2019年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排序,C值越大,排名越靠前.
根据以上步骤计算结果如表3与图2所示.
表3 TOPSIS评价计算结果
图2 2015年—2019年相对贴近度Fig.2 Relative closeness from 2015 to 2019
文章基于熵权TOPSIS法分析法对常德市2015年—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分析评价.
经过熵权法分析可以得出权重最高的四项指标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与人均绿地面积这四项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8.55%、7.77%、7.53%、6.11%.根据熵权法的定义,其权重也就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由此分析可以发现,常德市从2015年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后,在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人均绿地面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城市大气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PM2.5浓度明显降低;人均绿地面积从2015年的14.25 m2增加到2019年的14.9 m2;需要整改的黑臭水体也在2018年全部整改到位,2019年城市绿色建筑比例已达到50.94%,对比2015年有了大幅的提高.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水环境,人居环境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经过TOPSIS评价计算结果,可以得出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相对贴近度C值由2015年的0.119上升到了2019年的0.738.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逐年提升,随着《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6—2025)》的推进,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年提升[6].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部署,深入推进实施《常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6—2025)》,2015年至今,常德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发展;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以实现绿色发展为核心,建设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六大体系,落实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提升水乡生态活力、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八大领域的重点任务.有序、系统地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将常德市打造为“泛湘西北”区域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促进智慧健康美丽现代幸福新常德和“泛湘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湖南的时候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德市未来的发展,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始终.经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常德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待加强.
第一是大气污染问题,城市空气质量亟待提高.常德市属于全省8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由于地形原因,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导致PM2.5居高不下,且农村秸秆焚烧情况依旧严重.针对这些情况,在以后的污染防治中应当聚焦短板,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区域分类管控、预警预判、污染源清单、第三方巡查等精细管控机制,对城区及周边乡镇实行网格化管控[7],对露天焚烧秸秆坚决说不,对管控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厉追责问责.
第二是域内农村面源污染仍然严重.由于农村面源污染有分散性和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不易监测性和空间异质性,治理难度大,改善期长[8].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之一,但是大家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十分薄弱,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也不够完善,而且农村环境治理投入相对不足.在后续的防治中应当严格控制畜禽养殖、种植污染,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提高农民素质,以及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三是土壤污染问题.常德市矿产资源丰富,曾经拥有亚洲最大单砷矿,在各类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矿场遗留场地.经过近年来的整治以及生态修复,常德市土壤污染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9].但是相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治理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资金投入等,且治理时间较长.在接下来的治理过程中,应当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探索土壤修复办法,减少土壤污染,也提高农作物的安全性,推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就是加强提高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常德市已经完成干流流域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标志着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将为加强域内水环境联防共治,促进域内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挥积极作用.后续的发展中,应当加强重视水流域之外的其他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生态保护区内特殊的“人地矛盾”,各级各部门应当提高对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认识,把生态保护补偿政策落实到位.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10],切合常德市实际情况,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视生态保护补偿,推动生态系统功能整体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