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娥,任 婧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广西柳州 545003)
现如今,教育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与家长群体也对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给予重视。教育注重“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学科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极高,因此,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与教学大纲较贴切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实践主体,强调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活动中,帮助他们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1)“先教后学”这一传统模式的劣势。目前,很多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化且低效,主要分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评价这种单一的形式。“先教后学”的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空间,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符。首先,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然而很多学校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没能进行信息化教学变革,或是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所教内容与时代脱轨,且教学案例不具有实践性。这种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就业需要;其次,化学教材整体编写较为泛泛,缺乏针对性,也没有体现院校本身的特色;最后,不少学校延续以往的对口高考模式,仅仅为了升学,忽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度,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无法在以后的岗位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1)针对性与合作性。项目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明确的项目操作步骤完成化学信息的搜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最终评价等。整个流程由项目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自主把控项目的实施进度,真正成为项目操作的主导者,这也体现了项目教学法针对性与合作性的特点。
2)探究性与互动性。项目实施的过程,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优势,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指导者的作用,这也体现了项目教学法的互动性优势。再加上学生好奇心强、性格活跃,项目教学法的探究性特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得到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项目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满足以下条件:①项目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②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应将理论与相应的实践技能相结合;③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是能够直接联系到商业经营活动中;④要为学生提供开展合作学习的机会,并在规定范围内让学生自行组织合作小组,自主设计项目实施步骤;⑤项目结果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并给予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⑥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及时处理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项目指导的过程中不断进步;⑦加强知识点的利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⑧项目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项目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现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是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知识。其中,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原理的有效方式,将项目教学法与化学实验相结合,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原理的认知。项目立项属于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前提,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项目开展的主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应意识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监督和把控作用。因此,关于项目立项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把关,并给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学生可以将项目立项的内容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教师,待教师批准后再实施,以发挥项目实施的实际作用,提升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电解质溶液”这一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确电解质的种类,并熟练掌握电解质溶液的配制方法。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具有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审批学生的立项报告时应考虑这一安全因素,强调实验材料、操作过程的安全性。由于酸碱相遇会发生中和反应,因此在该实验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物质腐蚀性较强,所以教师应对这一化学药品的用量进行规定和限制,并指导学生细化操作流程,帮助他们完善立项内容,创造良好的项目教学开端。
项目立项完成之后,教师应进行项目人员分组。现如今的教学趋势偏向于培养更多社会技术型人才,同时,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对化学原理精准把握、化学实验规范操作等,如果实验步骤繁多且受课时限制,那么学生很难在实验课堂高效完成,因此就需要分小组合作完成。关于项目人员的分配,教师一方面要遵循学生个体的意见,另一方面还应考虑他们的性格特征、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等,各个小组之间综合实力尽可能相当。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项目内容进行难以层次划分,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之后,教师统计学生的选择之后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还便于教师后续管理。
例如,在学习“氯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学生提出的立项内容为氯气的制备和探究氯气与氢气、水等重要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且氯气为有毒气体,更需要学生规范操作。为使得项目实验顺利实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立项内容分配学习小组,分别负责仪器制备、氯气制备实验、氢气制备实验、水物质反应等实验。教师应对各项实验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再依据各小组的整体水平来分配任务。此外,在分配小组与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个体的特点,包括他们的性格特征、认知水平、基础知识储备量、学习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分配,这样一方面能够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因某一小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出现重大失误的现象,造成自身和他人的身体损伤。
项目实施就是指化学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中也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往项目实施不够彻底,教师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没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没有改变。由于整个项目过程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应放平自己的姿态,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能一次性帮学生解决,而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解决。此外,教师还应注意项目观察,记录每位学生的状态,便于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与评价,提升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个性化。
例如,在学习“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学生这一课程的项目为“探究常见金属单质的焰色反应”,在之前的项目立项、项目内容、人员分配等环节,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因此,学生在实施项目之前,需要教师强调项目的安全性,而后不断在实验室进行巡视,起到监督、保护学生的作用。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提出类似于“为何项目实施中铁单质的焰色反应与教材内容不一致”这一问题,教师应先提问学生“该项目立项的主题是什么?”之后,引导学生从常见金属单质入手,鼓励他们展开联想,发散思维,最终得出“是因为准备的铁单质材料含有其他杂质”这一结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不仅可以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同学之间友谊的发展,提升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
为检验项目实施的最终成果,学生在项目结束后应落实最后的项目验收环节。此环节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一环,依然以学生为项目的主导者,教师在监督的过程中进行项目验收,并从学生项目实施过程、实施现象、实施失误项目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最后,学生将教师的验收结果整理成报告,作为此次项目教学法的反馈。教师在阅读报告的过程中也应对项目实施的过程、各环节的设计等进行验收,为下次项目更为高效地进行奠定基础。
例如,在“氯及其化合物”项目验收环节,学生可以从氯气制备、多余氯气处理等方面分析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将实验现象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异同。此外,各个项目小组在验收的过程中应相互交流,反思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教师也应结合自身的观察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不仅对表现欠佳的小组给予建议和鼓励,还应嘉奖表现佳的小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有助于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化学教学与项目教学法的融合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风暴,也是学生群体学习的一次大胆创新。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明确项目立项,创造良好开端;优选项目内容,符合学习需求;项目实施,锻炼思维能力;项目验收,强化项目效果,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应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勇于进步、尽情发挥,摆脱传统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化学教学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