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分析

2021-01-07 17:52:37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材作文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 张 磊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被重视,在现阶段的写作练习中,学生经常出现语言匮乏、表达能力不强、缺乏写作灵感、思路枯竭等情况,这些状况的出现,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止步不前,并且长期下来会对作文产生抗拒感。从整体上来讲,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源于学生的素材积累不足,对所学的内容缺乏运用能力。语文教师要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让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

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并不丰富,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一些常识、文学类的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在写作的时候,经常缺乏写作的灵感,在写作的时候便容易思路枯竭。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未来的初高中阶段,也是重点的学习内容。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素材积累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文学素养,加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和词语的运用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并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展开教学,降低他们对写作内容的抗拒感。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可以深层次地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加强对文章题目的了解,在写作的时候清晰地找到写作目的,提升写作水平。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课堂中引导者的角色,提升他们的写作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掌握素材积累的正确方法,构建有意义的作文教学,保证学生的能力养成。

二、作文素材积累的途径

(一)从教材中积累作文素材

教材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积累,在充分了解知识内容后,运用到作文中,将其变成自己的文字,让文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提升写作效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都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编写的,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及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同学找到文中充满美感的句子,让他们加以积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还能增加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产生深层次的见解。此外,学生每天的活动范围基本就在家中和学校里,对外界社会接触有限,积累教材中的材料,还能加强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快速提高文学素养,构建高效的写作课堂。

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第六课《秋天的雨》,文章中对秋雨进行了描述,如在“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却让人感受到了秋雨的温柔和美好;文中最后一段,写了“小喜鹊造房子、小松鼠囤粮食、小青蛙睡大觉”等内容,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让学生积累这些知识内容,并鼓励他们运用到作文中,能让学生的让作文充满生动有趣的氛围,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仅仅凭借着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并不能让学生快速地提升写作水平。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利用丰富的阅读量,展开好词好句的积累,并运用到作文中来。我国义务教育相关的政策中也曾有明确的要求,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应有一定的阅读量,第一阶段要求五万字,然后是四十万和一百万字。因此展开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写作做准备,更是符合了国家的教育标准。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选择一些和课文有关联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一举两得。

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一单元,内容主旨是围绕着中国的传统节日展开的,描写浓厚的节日氛围的文章,是良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相关传统节日的课外阅读内容,如《中国年》《中国节日故事》等阅读内容,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加深文章印象,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在本单元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课内文章相结合,引导学生用“说”的方式谈一谈自己对传统节日还有哪些了解,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对传统文化认知,在讨论结束后,利用讨论的结果开展写作教学,快速提升写作能力,丰富他们的素材的积累,达成课程的教育目的,保证语文作文课堂的质量。

(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的语文作文内容,主要以记叙文的题材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活动中的事件、感悟、想法等,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可以进行写作的材料,生活中平凡的事迹更值得歌颂,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善于捕捉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哪怕一点点的事情,都可以加以积累,成为写作的材料。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体验,可以在劳动课中收获一些感悟,获得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用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发现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的扩散,在写作的时候进行充分想象,提高作文水平。

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的第一单元,有《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课文,这些文章都是结合生活中细微的小事,展开了写作。如《落花生》一课,通过花生一生的成长,感悟出平凡的美;《珍珠鸟》一课,在小鸟不断长大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期望。这些文章都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形成了较长的记叙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也使用这种方法,对生活中的小事加以积累,用丰富的语言展开写作,不断地练习和运用,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素材积累对小学生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有意义的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课内教材、课外阅读以及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素材积累,丰富情感表达,增长社会经验,提升文学素质。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课程,打消学生对写作的抗拒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学生能力,构建高效的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