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欢,魏 颖,高 峰,于 鑫
(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天津300011)
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含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等)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1]。2018年,科技部发布新版《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8]300号),标志着孵化器的管理从注重前端认定向促进孵化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变,强化引导孵化器提升能力,提升在孵企业的科技含量,引导专业孵化器发展。同年,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制定了《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的实施方案》,支持打造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着力提升各类载体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提高创新创业资源融通效率与质量,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201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若干措施的通知》(津政发[2019]16号),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孵化机构,支持引导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鼓励生产制造类企业建立工匠工作室,塑造工匠品牌。2020年,《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提出,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等在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建设专业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技术资源支持、信息资源整合以及融资对接等创新创业服务。
近年来,天津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孵化载体建设为主线,以新动能引育为目标,重点聚焦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孵化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孵化载体规模不断扩大,孵化育成能力显著增强,孵化载体建设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基于天津市高新区孵化载体发展现状,分析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截至 2020年底,天津高新区共有各类孵化载体45家,总孵化面积35万m2。在孵企业 929家,累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入库雏鹰企业37家,入库瞪羚企业 6家;累计毕业企业 747家,其中有24家毕业企业挂牌上市。
围绕主导产业,高新区积极布局专业化孵化载体。目前专业化孵化器占比超过一半,重点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以创元众创、四众互联、普天、软件园为代表;智能制造领域以航天军民融合发展众创空间、求是众创、锂离子中科为代表;生物医药领域以国际创业中心、生机孵化器、NII国际创客、生物云为代表;节能环保领域以德人环境为代表。其中国创中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专业加速器占地 2万 m2,培育了天堰医教、尚德药缘、强微特等一批高质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类企业。
高新区以打造高端人才引领型特色载体为抓手,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硬科技创新创业,全面提升双创工作能级。孵化载体已成为高新区最重要的高端人才聚集地,高端人才引领格局初步显现,已累计引入高端人才 2500余人。留学生创业园累计入驻各类企业千余家,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瑞典等20余个国家的海外留学人员来园创新创业。高层次留学人员的引进、聚集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极大的丰富了区域创新资源,为区域创新创业注入了新活力。
高新区成立“大孵化器联盟”,由高新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平台、留学生创业园等 45家孵化载体组成,推动区域内各具特色的孵化载体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从资金、管理、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为在孵企业提供“组合拳”式服务。联盟充分挖掘和整合政府、专业化孵化载体、新型孵化平台、投融资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企业的优势资源,从而不断优化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资源配置,提高各孵化载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集中优势的联合孵化,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高新区曾先后出台《园区对科技孵化事业的扶持办法》(津园区管发[2006]26号)、《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津高新区管发[2011]42号)和《天津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津高新区管发[2015]23号),但各类孵化政策自2017年以来均已到期。为延续和优化孵化载体支持政策,持续打造高新区创新孵化新高地,必须充分结合高新区实际,起草新的支持政策。
目前天津市共6家国家专业众创空间,主要分布在保税区、经开区,分别以中科院工生所、渤海化工、九安医疗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主体,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新区目前缺少国家级专业孵化载体,缺乏品牌效应,孵化器对产业支撑力度严重不足,难以吸引企业及人员集聚。
目前孵化载体大多以提供场地、物业、企业注册申报、政策解读等基础服务为主,而依托创投资源、导师资源、技术资源等的增值服务能力较弱,不足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创业者各阶段发展和更深层次痛点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式和途径,难以高效快速培育科技型企业。
与中关村创业大街、深圳湾创业广场等生态“集合体”相比,高新区孵化载体处于“零散”状态,业内沟通、合作不足,在提升服务能力、整合创新资源、畅通孵化链条上未能形成有效的孵化合力,缺少高新区品牌创新创业活动,创业气氛活跃度有待提升。
贵阳高新区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数谷之心”,积极探索“大数据+孵化器”模式,以大数据为主题,落户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孵化器,建设“中国西部众创园链”“精密微特电机两栖空间”等孵化载体,搭建双创服务平台。西安高新区支持建设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聚焦精密仪器,打造以“研究机构+孵化器+创业培训”为一体的科技创业生态网络体系,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专业、深度、全面的创业孵化方案。
深圳成立全国首个科技金融联盟,设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天使母基金,100%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孵化发展项目,推动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技术资本的深度融合,积极引进战略性、引领性的新兴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实体经济产业创新升级的强大动能。合肥高新区设立孵化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特色化、专业化的孵化机构以及国内外知名的天使投资基金在高新区集聚发展。广州开发区鼓励孵化器通过租金入股、设备入股、货币投入等方式直接投资或引入社会机构投资在孵企业[2],推动孵化器运营管理模式从基础服务型转向投资服务型,赢利模式从物业租金收益型转向投资企业收益型。
北京中关村孵化器通过快速整合资源能力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提供种子基金、创业导师、辅导培训、宣传展示、交流分享、产品构建、市场推广和产业链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形成了涵盖物理空间、创业教育、创业社区、创业投资、创业辅导、技术开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创业媒体等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合肥高新区鼓励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业服务机构建立创业导师辅导体系,为创客提供各类创业辅导与培训等服务;鼓励高校院所、创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载体开展各类人才培养活动,并授予“人才学院”称号。
围绕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聚焦专业化孵化载体、存量孵化载体转型升级、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高端人才引进、盘活现有存量载体(工业厂房)资源等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指导性文件,打造垂直产业孵化器,做优增量。引导区内外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主体在高新区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支持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孵化机构建设运营孵化载体。二是结合高新区实际,坚持政策后移和结果导向,做优存量。针对孵化载体的运营效果给予资金支持,重点为实际开展的投融资业务、提档升级(市级、国家级认定),培育优秀毕业企业、上规入库企业、上市挂牌企业等方面[3]。引导现有孵化载体建立入驻项目筛选机制,提升孵化载体自身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升级版孵化器。
一是依托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投资机构等在细分产业领域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例如依托中科曙光、天津药研院、360等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专业化孵化载体,引导龙头企业开放共享品牌、科技创新资源,培育中小微企业,形成创新生态圈。二是依托有专业优势的存量孵化载体,如以生物医药为主的生机孵化器、以节能环保为主的德人环境、以数字经济为主的天百中心,引导其发挥专业上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吸引该领域的项目入驻,提高孵化载体的产业聚集度。
一是开展科技金融走进产业园、孵化器行动,组织银行、创投、保险以及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等各类金融资源走进产业园、孵化器,了解、挖掘科技创业企业各类融资需求,搭建有效的融资对接平台,开展项目诊断、路演等对接活动[4]。二是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推动出台科技资助补贴贷款政策,推出如“科技立项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将招才与招商、引智与引资统筹结合起来。通过市外国专家局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高校海外校友会等机构,畅通国际创新要素的流动渠道,优先支持海外创业人才入驻,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持有核心技术的创业团队[5]。发挥存量留学人员企业资源优势,拓宽吸引海外优秀创业人才渠道。二是探索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从企业家、律师、投资人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中,遴选200名进入创业导师库,帮助创业者对接专门领域和资源,梯次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引进其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人才集群。
一是依托海洋创新创业园、国际创业中心和浙大滨海研究院核心孵化载体力量,分别在海洋、华苑、渤龙湖 3个片区打造创业企业“生态集群”。推动清华紫光、中环半导体、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建成高水平大企业、科研院所开放式创新平台。二是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双创活动。建立“周周有路演、月月有风暴、季季有论坛、年度嘉年华”的常态化活动机制。积极承接全国双创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国家重大创新创业赛事,探索“赛事+项目企业孵化+协助项目企业落地+加速项目企业快速成长”的赛事创业模式,营造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