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三成 张杰成 付茂忠 杨 锐 王 言聂 建 程 辉 刘遥鹏 古学英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2.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成都
3.四川省蚕丝学校,四川南充
4.德阳市农业农村局,四川德阳
5.德阳市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四川德阳
非洲猪瘟的爆发和蔓延不仅给四川省生猪产业造成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猪肉的市场供给,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中小养殖场(户)退出和社会资金的进入,产业进入重建期,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免疫和特效药物治疗,该疫病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与生猪产业共存,养猪业进入后非洲猪瘟时代。如何在后非洲猪瘟时代稳步推进四川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并利用这一关键时期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的最重要工作之一。2020 年以来,根据《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1+5”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恢复生猪生产巡回指导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德阳市“1+5工作组”和“复产保供巡回指导组”对全市6县(市、区)进行了密集调研和技术指导,获取了大量数据和案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梳理,调研组对如何推进四川省后非洲猪瘟时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针对目前生产发展中存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2019年以来,在市场高额利润和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生猪产业,生猪产业步入了一个新时代。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9 月以来全省累计新开工大型养猪场2 797 个,其中,已完工1 165 个,项目总投资386.6 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新增产能2 642 万头。德阳市从2020 年1 月至今,新增新建完工养殖场150 家,新增种猪10 152头、商品猪104 115头,规模养殖已经成为产业的主体。在生猪产业重建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多数市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当地环境承载量为依据,按照种养结合、就地消纳的原则作好科学规划和布局,没有在目前保供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忽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打好了防疫、保供和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不过,在调研工作中也发现存在少数猪场布局不合理,以及多数种植农业园区或者主产区没有布局养殖业,种养循环基础较为薄弱,难以实现粪污就地资源化利用。
建议在新建大型猪场或基地布局中,结合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等大项目作好选址规划,以及灌溉管网、沟渠的布局,同时,抓住全国“土地三调”机会,提前调整布局种养循环空间规划,合理配备设施农业用地指标。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种植区和养殖区分离造成资源不能合理利用进而导致污染的问题,实现种养结合,构建绿色安全、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总结过去两年各地非洲猪瘟的经验教训,单靠养殖场和养殖户难以形成有效的防控体系,必须建立起由政府主导、企业和养殖户参与的区域性生物安全防护网,实行联防联控,方能奏效。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要求,坚持“县级派出机构、稳定专业队伍、强化公益职能、经营走向市场”的原则,依托现有编制,健全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避免在疫情缓解后出现“人散、线断、网破”的不利局面;强化队伍管理,尽快改变部分乡镇将畜牧站纳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由乡镇政府管理的方式;梳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问题,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基层所站的建设,配齐设施装备,满足防控需求;健全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畜牧兽医队伍。二是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的常态化。将消毒灭源、排查监测、调运监管等网格化管理工作常态化。三是在大型养殖场或养殖集中区域建立设施和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洗消中心。通过上述措施,形成区域化的高效生物安全防控网,建立起生物安全区,实现疫情的有效监管和防控。
截至2019 年底,四川生猪规模养殖的比例已达到53.8%,较2017 年底的35.7%增加了18.1 个百分点,但种猪培育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民营企业,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小养殖场(户)因饲养的种猪数量少,仔猪来源受制于人,难以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避免生猪产业被少数企业垄断:一是发展壮大国有、集体所有制形式的种猪龙头企业,避免一家独大,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落实贯彻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帮扶和指导,大幅度提高小农户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疫病防控能力,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引领、规模场(家庭农场)为主体、小农户为补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四川省生猪产业新格局。三是在稳定现有产能基础上适当调控新增产能。目前生猪新增产能还未全部释放转化为出栏。根据目前新(改、扩)建及已有养殖场生产数量来看,2021 年生猪存栏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建议逐步调整政策,在稳定现有产能基础上适当调控新增产能,避免“猪贱伤农”现象的出现。
在新建猪场的选址和规划中,严格按照猪场生物安全的要求开展场址选择。新建猪场应远离其他生猪养殖场、人口密集区、农贸市场、屠宰场等,选择在地势较高、具有天然屏障的地点,如果土地受限可以考虑楼房养猪。根据风向布局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猪场每个区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设置实体墙、防鼠带(网)、防鸟网和蚊蝇等防护设施。此外,采用小单元设计和垂直通风方式,减少疫病在猪舍内部传播的可能性。最后,建立设施和功能完善的洗消中心、饲料中转站和上猪台,将疫情控制在猪场外。
强化防疫意识,大中型规模养殖场须配备大专文凭以上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小型养殖场、散养户从业人员须经过非洲猪瘟防控专业技术培训后方能上岗。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加强人员管理、饲料管理、饮水管理、物品管理、车辆管理等,减少疫病传入的机率,严禁串区、串舍,大中型养殖场进场人员须经过严格检测、隔离和消毒程序后方能进入。强化消毒措施,在进猪前严格开展圈舍和猪场环境等的消毒,经采样检测为非洲猪瘟阴性后方可进猪。在饲养过程中对猪场环境、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定期消毒。
加强日常管理,场区人员每日洗澡,更衣换下的工作服须蒸煮消毒、清洗烘干备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及时焚烧销毁。兽药、生活物资等其他物品消毒后,经传递窗进入场内。猪场日常紧闭大门,不留缝隙,防止流浪动物进入,场内禁止养猫、狗等动物;定期灭蚊、灭蝇、灭鼠、杀虫,定期对猪体和圈舍杀灭蜱虫和疥螨等寄生虫;定期除草、清洁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为猪只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加强对弱猪、病猪、老年猪淘汰,降低饲养密度、合理分群,减少应激,降低猪群中易感猪只的比例。
认真观察猪群的精神状况、采食情况,对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厌食、高热、皮肤发红等症状的猪只,及时隔离并采样送检。每3周抽样采集唾液、环境样品检测非洲猪瘟病毒;连续检测3 个月后,每两月检测一次。散养农户商品仔猪进场21 天后,抽样检测非洲猪瘟感染情况。
做好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等疾病的基础免疫及日常监测工作,做到应免尽免。大型猪场每1~2 月抽样检测抗原、抗体情况,并及时采取补免、预防性投药、淘汰阳性个体、净化猪群等措施,同时,防止过度免疫。散养农户要做好猪只“春防秋防”、大消毒及日常健康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鉴于原有补贴政策和保险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建议制定和推广生猪全成本保险工作,采取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成立基金池的运作方式,将财政补贴资金用于保险补贴,大幅度提高保费和赔付额度,达到全成本赔付;推广价格指数保险、“期货+保险”等新的保险方式,让保险政策真正发挥保驾护航的效果。
根据各地养殖规模,建立足够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厂。加强病死猪只集中无害化处理监管,实现应处尽处。对疑似非洲猪瘟死亡猪只禁止解剖检查,应及时上报并按要求采样送检。处理完毕及时清洗、消毒,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一是养殖场场区无线网络WiFi 全覆盖,配置高清无线网络摄像头等视频监控设备,实现远程监控。二是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无人看守”猪舍。三是采用中央系统集中控制环境、投料、消毒等过程,配备保育猪、育肥猪智能干湿料槽以及哺乳仔猪智能保温箱等设施设备。四是利用天眼系统,对500 m 范围内猪只运输车辆实施动态监管,配置PC 电脑监控中心及移动手机App端,使用各种智能控制器,减少人员出入,实现猪场实时监测、数据采集、远程读取和控制、自动记录、联网报警等智能化管理。
加快改善屠宰加工企业的设施装备,促进屠宰企业治污能力建设,消除风险隐患,严防出现屠宰企业污染环境问题。同时,加强省际公路检查站备案审查,做好车辆查验、消毒等工作。
加强非洲猪瘟疫苗、新型治疗药物和消毒剂的研发力度,在品种培育中注重动物抗病力和适应能力的选育;加强动物福利生产规程在饲养管理过程、运输和屠宰加工过程等环节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后非洲猪瘟时代,应牢固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加快构建现代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提升养猪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