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萍,曹大明
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和价值
汪小萍,曹大明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根据其传统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农耕型、红色革命型、工贸型、交通型、军事型、政治型六种类型。这些传统村落既具有依山傍河、民族风情浓郁、经济发展滞后等特征,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科学划分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全面总结其特征,客观分析其价值,有利于保护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也有助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鄂西南民族地区; 传统村落; 类型; 价值
传统村落原称为古村落,2012年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委员会将其正式更名为“传统村落”。2012年4月至9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文物局等七部门共同完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评审,并于同年12月19日公示了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20年底,国家先后公布了五批共计6799个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了深邃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乡村文化的“博物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日益衰落,甚至逐步消失,这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为了有效保护这些具有丰富价值却面临危机的村落,我国不仅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2008)等多项关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而且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2016-2017)等公益项目。学界对此也开展了全面、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具体到鄂西南传统村落,相关的研究主要聚集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如吴威龙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传统村落为例,分析探讨了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背景下鄂西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的路径;[1]姜爱、魏永祺以鹤峰县铁炉乡细杉村为例,探究了鄂西南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山地经济发展模式”;[2]吴苗通过分析鄂西南地区地域的格局,将该地区传统村落按发展类型分为整体保留型、局部保留型和整体更新型三种,并以村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和绘测数据为依据探索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3]当前研究多为个案的分析,少见从整体的视野分析鄂西南传统村落类型、价值和特征的研究。因此,本文拟就此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利用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鄂西南民族地区与湘西北、渝东南相连,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市、县,宜昌市长阳以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国土面积约为2.99万平方千米。根据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等七部(局、委)前后公布的五批传统村落名录,鄂西南民族地区共有传统村落86个,其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12个、利川市18个、来凤县16个、咸丰县8个、宣恩县15个、鹤峰县9个、建始县入选2个、巴东县1个,宜昌市五峰县3个、长阳县2个。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按照其历史时期的功能,可划分为农耕型、红色革命型、工贸型、交通型、军事型、政治型六种传统村落。[4]
农耕型传统村落以传统农业生产为生计。鄂西南民族地区农耕型传统村落较多的原因有二:一是鄂西南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土家族、苗族在历史时期以渔猎、农耕和采集为生产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农耕逐渐占据主导;[5]二是由于鄂西南民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与东部低山丘陵的过渡区,形成局部小气候,温、光、雨源充沛,全年平均气温约16℃,对农耕十分有利。同时,由于地处山区,山脉纵横,加上河谷遍布的地貌不适于机械化农业生产,于是农耕依旧是大部分村落沿袭的传统方式。鄂西南民族地区农耕型传统村落的特点有二:一是表现在空间形态上,不同于平坦地区,农田大多依地形而建,随着地形坡度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小空间形态,连贯性强却频繁出现断点,没有形成大片的农田景观;二是表现在灌溉方式上,虽然农耕以旱作为主,但当地农民仍不惜七犁八耙、反复耕作来增强田地蓄水抗旱能力,依靠远处的山坡和森林中聚积成沟的山水灌溉农田。来凤县两河口村是鄂西南民族地区农耕型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该村建于龙潭河两岸,主要位于低山地带,山地河谷的地形不适合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当地一直沿用传统的农耕模式,几乎是“原始”的传统村落;另有来凤县兴隆坳村,全村耕地5286亩,70%以上耕地属于25度以上坡耕地,在耕地相对充足的条件下,村民大多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
红色革命型传统村落多与近现代革命历史事件相联系。土地革命时期,鄂西南是湘鄂西与湘鄂川黔革命老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40年的革命斗争中,鄂西南民族地区涌现了无数革命先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西南民族地区包含的2个市、8个县全部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定为革命老区,革命遗址遗迹共有1027处,许多革命遗址就坐落在这些传统村落中,因此红色革命型传统村落数量较多,典型代表有咸丰县中寨坝村郑家坝、利川县张爷庙、来凤县渔塘村、长阳县向日岭村等。如咸丰县中寨坝村郑家坝,1928年的龙潭司起义就发生于此,施鹤临时特委旧址和黄兴武等烈士的墓就在村中唐崖河附近山岭上,这个村子见证了土家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不屈精神;利川市张爷庙是“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会议”遗址,该村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重要见证地;来凤县渔塘村有红军第十师整编旧址和漫水农民协会遗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向日岭村是革命先烈陈泽南家乡,并且鄂西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在此诞生。
工贸型传统村落主要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虽然村民在从事农业的基础上还从事手工业、商业、采矿业等,但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6]根据历史上的生产贸易类型,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分为手工业型、商业型两种类型。手工业型传统村落以来凤县的鼓架山村与宣恩县的野椒园村等为典型代表。来凤县鼓架山村的铁匠沟,村中山林全是优质的竹林。多年前,先祖改铁匠做了篾匠,从粗活转向细活,姚记篾活成了方圆几里家喻户晓的名号。姚家人都有一手世代相传的好手艺,竹篾编得既好看又结实耐用,筛子、簸箕及其他手工艺品体现了姚家人高超的竹篾技艺;宣恩县野椒园村曾主要兼营造草纸、做鞭炮等手工业。商业型传统村落的主要代表恩施市大集场村,该村从清末到民国商业都兴盛繁荣,每逢农历初一、初六是赶场日,此时集市热闹非凡,二百来米的长街两旁布匹、杂货、饭馆、米行、盐铺、茶店等摊铺生意红火,村中7家客栈时常爆满。若是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七月初一的庙会,上街互售农副产品、购买生活物资的人数甚至达数千,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交通型传统村落一般在历史上位于水陆交通节点、古官道交汇处以及古盐道、古茶道上。鄂西南民族地区与重庆市相连,大部分区域在明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四川的传统辖地,二者从先秦开始就有道路相通,所以此地在唐宋之前就已食用川盐,尤其是恩施州利川市的柏杨坝镇水井村及柏杨坝集镇都有盐道通达相关盐场。[7]因此,鄂西南民族地区许多交通型传统村落被划分为该类型。如位于恩施市的二官寨村旧铺,曾是古盐商从湖南龙山到利川、四川万县的必经之地;利川市张高寨四周皆山,尤以雷音山闻名。千百年来,过往人在本无路的张高寨前踏出一条连通延伸到鄂、渝、湘、黔盐运人行古道的山路;来凤县黄柏村下黄柏园,曾在张明四合院东边有一近千平方米的驿站。鼎盛时期,客栈、鸦片馆、赌馆、妓院一应俱全,此番景象归功于该驿站是“千里古盐道”上许多盐商的歇脚点。诸如此类的交通型传统村落还有咸丰县蛇盘溪村、利川市山青村等。
军事型传统村落是以军事要道著称,对古代军事防御具有重要的作用。鄂西南民族地区军事型传统村落多为关隘型,特点是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体,例如利川市鱼木寨原名成家寨,为龙阳峒土司军事寨堡,历史上依附于石柱土司,其寨门楼上方有射击孔9个,下方供屯兵住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龙阳峒土司谭彦相因未在石柱土司同意下擅自宣布独立,导致石柱土司带领兵队攻打过来,将寨子围攻,斩断水源和粮草的进入,试图消减其还击力量,谭彦相顽强坚守数月,没有投降。后来,谭彦相开始命人每日从寨东岩洞口向寨外抛撒活鱼至马土司帐前戏弄,看着陡峭崎岖的山寨,没有其他办法,最终只能撤兵返回,“鱼木寨”也由此得名。咸丰县马家沟村王母洞,山脚小桥流水,其洞位于一峰山腰,因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再加上隐蔽于山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老百姓当作躲避战乱、匪患的“要塞”。当地老百姓在平日里就会将生活必备品搬运至洞中,危急时刻邻近所有人躲至洞中,并用提前准备好的石头将洞口堵住,缝隙作为瞭望孔、射击孔,凭借火铳、梭镖,安然自保。
政治型传统村落是封建政治的权威与秩序的体现。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统治者所在村落都具有行政功能,属于政治型传统村落。鄂西南民族地区部分传统村落土司文化显著,土司所在的村落同样具有行政功能,拥有土司爵府遗址的传统村落都属于政治型传统村落。如鹤峰县的屏山村,容美土司这一鄂西最大的土司就在该村地势险要之处筑建了规模宏大的爵府建筑群,成为容美土司第一大行署所在地。该村现存屏山爵府等遗址50余处,这些遗址不仅包括爵府、署衙以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还有关于土司活动的祭台、戏楼、天牢、地牢等,[8]彰显了深厚的土司文化底蕴,属于典型的政治型传统村落。另有位于咸丰县的唐崖寺村,因境内唐崖土司城而闻名八方。唐崖《覃氏族谱》载:“元至正六年(1346年),一世祖覃启处送,镇夜兰有功,蒙题奉允准:授唐崖,赐宣慰使司之职。”由此覃氏成为鄂西著名土司之一,并十八代在此称王,前后达400多年,遗存66.6万平方米的土家建筑,唐崖寺村因此亦可被划分为政治型传统村落。
鄂西南民族地区主要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以南地区,处于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之间的峡谷中,历史上是夹在荆楚和巴蜀两大古文化圈的“蛮夷之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域偏远,自然环境优美,再加上民族特色鲜明,受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的传统村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鄂西南民族地区位于三峡腹地,大巴山、大娄山和武陵山脉的交汇处,平均海拔900米以上,属于二级高山区,地形以山地、丘陵、岗地为主。又处于清江流域,拥有牛草河、忠建河、渔洋河、泉溪河等大大小小诸多河流,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溶洞伏流遍及全境。为了适应地形、便于生产活动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鄂西南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大多数建在山间小平地或山谷平坎之间,这些位置更多也是靠近溪河的地方。如恩施市的天落水村,风景如画,东西被两座大峡谷夹抱,四面群山环绕,林木优美,马尾河由南向北,全年不断流。类似的典型村落还有利川市海洋村、老屋基村,鹤峰县屏山村。这些村落大多处于四周皆山的平坝或河谷地带,背靠大山,面临溪河。当地村民为了顺应环境,多采用土家最常见的吊脚楼以及四合院式天井屋,依山傍河依势而建,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融合于水山之间,形成山水环抱的形态,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田园画卷。相比于低山丘陵、平坦广阔的鄂东南来说,鄂西南首先在地势上受限较大,再加上河谷窄,村民为了田地灌溉、生活取水便利等需要,注定了房屋建筑多建于山间峡谷之间,于是形成了这些依山傍河而分布的传统村落。
鄂西南民族地区是以土家族、苗族等民族为主的聚居地,村落中民族文化资源颇为丰富,住宅建筑、穿着服饰、饮食习惯、生产劳动等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征。如恩施市金龙坝村,放眼望去,首入眼帘的是土家吊脚楼成片聚集的景象,不管是一山一洼还是一沟一岭,皆是吊脚楼建筑,全村共有吊脚楼500栋左右,形成近百个散布于山坳的小型聚落,建吊脚楼的农户占比超过六成。值得一提的是,村中超过40岁年纪的村民个个都会唱山歌民谣,村里还有十余位能自编自唱的老艺人。在这里人们能够听到一些原汁原味的并且在古往今来广为流传的土家叙事歌,如《吴幺姑》等;在来凤县的舍米湖村,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都会有特定的土家习俗。傍晚来临时,“鼓王”将手持锣鼓围绕村子敲击,人们听到后穿戴好土家服饰手提灯笼依次候在家门口,当“鼓王”经过时便跟随队伍,走至摆手堂。“鼓王”随后将锣鼓挂至树干,村民纷纷将灯笼挂于树梢,待大鼓声响起,大家以“鼓王”为中心,男女老少一同开始跳摆手舞。民族村落大多是基于共同的血缘关系或共同的族别身份形成的聚落,鄂西南民族地区以“寨”“坝”为名的民族村落众多,并且每个村寨数十户或上百户同姓同民族人群聚居的现状,其实都是由同一宗族衍生发展而来的,这更加彰显浓郁的土家、苗族传统特色。如来凤县徐家寨以徐姓为主,95%的村民皆为土家族,地理位置偏僻遥远,保留大片土家原生态民居,民族文化特色浓郁;恩施市滚龙坝村是以向氏这个土家大姓为主的村子,该村土家特色鲜明,保留着独特的土家风土人情和四合院式天井屋建筑,是恩施州“民族民间生态文化保护区”。除了上述民族特色,鄂西南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还表现出多元交流融合的特征。[9]以村落民俗举例,根据清同治年《来凤县志》记载,该县各个村落中就出现了“还天王愿”和“还傩愿”两种并行的通过求神许愿欲治病的巫术活动,这相比于起初传入时传统的跳傩驱鬼包含了更多请愿含义,说明傩的目的与功能因民族交融而发生改变。[10]
直接依靠农业生存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11]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大部分村民世世代代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典型小农经营模式,农作物的耕种都是靠先辈流传下来的经验技巧,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理念。再加上身处大山深处,受地理因素阻碍,交通闭塞,通向外界的道路崎岖遥远,不利于信息交流和物资交换,形成单一而传统的农业种植结构。除此之外,大部分村民(尤其是青壮年)不断向外迁移,村中人口呈现递减趋势,留下来的多半是缺乏劳作能力的老人或孩童,于是村落空心化严重。这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现实。[12]技术落后、结构单一、空心化共同导致了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经济发展滞后局面。面对这种困境,通过村落活化利用从而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是具有挑战性的。挑战有三:第一是村子缺少人才。既留不住有能力的本土人,也吸引不来有思想的外地人。村子没有可以带头创新的领头羊等于没有新鲜的血液,村民缺少参与热情,这样普遍的现象已成为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保护的最大阻碍;第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到达村中的交通有限,道路颠簸,不利于文旅等产业的发展;[13]第三是缺少可以依托的转型资源。比如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村落缺乏特色资源,于是跟风建设、发展,致使许多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日渐趋同,丢失了特色。当下若要改变鄂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的状况,就要从提供平台留住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特色资源等入手,科学、合理地活化利用传统村落,从而达到经济的健康增长。
传统村落是指同时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4]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悠久,遗存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较多,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社会经济价值。
传统村落是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最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包括村落的布局、各类庙宇、街巷空间、桥梁、各类庙宇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类民俗民风、语言文化、传统工艺、礼仪活动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5]“行政的边缘,文化的中心”,离行政中心越远的边缘地带文化流动性反而更强,转而成为文化中心。[16]前有学者用空间分析法得出鄂西南传统村落多聚集在离行政中心较远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才使其历史文化得到较好的保存。[17]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民族交融的景象使得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成为人们了解该地区历史、人文、民俗文化的参考样本。如宋开庆元年(1259年),部分惨遭忽必烈攻打追击的“寸白军”落脚于鹤峰县细杉村,与汉族、苗族、土家族一同生活八百余年,在与外族通婚的同时依旧延续着使用白族语言、身着白族服饰、认同白族信仰等传统;位于鹤峰县西北部的三家台蒙古族村,是湖北省唯一的蒙古族村,当地部姓居民是600余年前因战争流落至中原地区的成吉思汗后人,至今丧葬婚嫁仍带有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特征,但居民家中蒙汉双语写成的对联也彰显出该地深受汉文化影响。作为土家、苗族集聚居住的地方,具有土家族、苗族特色的舞蹈、祭祖祭祀、节庆活动、美食服饰更是鲜明。宣恩县两河口村将农村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操、道德思想用不同形式的舞蹈表现出来,比如龙舞、狮舞、高跷、滚龙连厢等表现了土家族传统表演技艺,采莲船则生动有趣地展示生产劳动方式。由于文化资源遗存丰富,当地成了研究土家文化的宝库,并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这些遗存,不仅见证了鄂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也展示着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现了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村落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内具复杂精妙的系统,并且经过历史的千锤百炼,成为艺术经典,拥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传统村落的美学价值集中体现在村落的整体布局、建筑工艺等方面。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整体布局很有特色,维持了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选址讲究、民居内部结构相似的特征。例如利川市海洋村有个蒲家大院,院子靠山面水,以南北为对称轴,被四周大山环抱,山水流淌至门前的革井溪,被赋有财富健康的聚宝盆之寓意,彰显出村落整体布局的自然之美;还有上文提到的来凤县渔塘村,整个村落绝大多数都是1980年以前的木质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民居形式固定,如正屋间数为三间,平面布局明间为堂屋,次间前半部为火塘屋、后半部为卧室。堂屋正中设祖先牌位,大门上方附近设有燕子楼,燕子与屋子动静结合,和谐共存,且户户如此,彰显村落中建筑的有序统一之美。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多采用吊脚楼建筑,建筑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以雕梁画栋为特征。如宣恩县白果村黄家寨建筑多于清代建成,以木板及乌瓦、穿斗式木结构为主,普遍运用月梁、冬瓜梁以及内檐装饰斗拱,木门木窗做工精致,石雕木雕图案线条流畅、精美绝伦,充分展现出村落建筑的细节美。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美学价值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体现,要保证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就要增强保护观念,深刻理解其美学艺术价值。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依托特色资源进行开发,是实现传统村落社会经济价值最有效的途径。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然资源优良,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甚佳,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有许多溶洞景观。除此之外,许多村落都是革命遗址,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名人事迹,再加上土家吊脚楼、苗族服饰、土苗风味小吃、民歌、民舞、风俗等人文资源,适宜对传统村落特色资源活化利用,进行产业调整,发展文旅产业,实现其经济价值。如宣恩县的两溪河村,其村名由嫦娥下凡游赏人间赐名的传说故事得来,“和、药、孝、酒”的祖训魁宝神秘而世代相传,且村中寨内古树参天、山清水秀,故该村立足村情,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旅游,把村舍装修成旅馆,把村庄改造成景区,把居民培养成导游,尝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全新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游”,带动全村集体致富;巴东县穿心岩村附近有邓玉麟将军故居及墓等遗址,有链子溪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神农溪、巴人河景区等旅游景点,于是穿心岩村依托这些资源发展旅游业,实现了村落经济的增长;五峰县的栗子坪村是五峰县内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土家村落,村中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9%,多种生长数百年的古树随处可见,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也保存完好,经过多年开发,目前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来凤县黄柏村利用4年时间对古寨建筑进行修复,并不断完善住宿、餐饮、娱乐、休闲方面的设施,建立文化、休闲、古梅、生态四个体验区,既保留了村子古典韵味,又达到了促经济发展的目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龙池村,境内有盐池温泉、盐井寺、伴峡溶洞等多处旅游资源,于是当地打造了“盐水女神故里,清江休闲驿站”的旅游形象,制定农旅结合的发展格局。综上可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地方独特的资源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是转化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社会经济价值的一条重要路径。
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成因,是多种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传统功能视角下,由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计、与近现代革命历史事件或人物相联、手工业及商业贸易的兴盛、古商道枢纽的区位优势、屯兵驻扎的防御功能和土司管辖的政治文化等不同背景,分别形成了农耕型、红色革命型、工贸型、交通型、军事型和政治型六类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在选址和分布上呈现出依山傍河而建的特征,并且喀斯特地貌显著,又因为地处偏远地带,保留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民族风情十分浓郁,但是受空心化、产业结构单一等的影响,村落经济发展滞后,且活化利用困难。同样,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民族的交融遗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特色资源,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艺术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科学划分鄂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全面总结其特征,深入分析其价值,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可为传统村落的振兴发展提供路径,对鄂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吴威龙.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49-352.
[2] 姜爱,魏永祺.鄂西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析——以鹤峰县铁炉乡细杉村为个案[J].铜仁学院学报,2018(11):46-51.
[3] 吴苗.鄂西南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36-43.
[4] 周宏伟.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J].中国农史,2009(4):92-101.
[5] 朱胜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5-62.
[6] 郭亚茹.河南省传统村落类型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3):20-22.
[7] 田赤,赵明启.鄂西南川盐古道探微[J].铜仁学院学报,2017(5):48-52.
[8] 欧阳涵璃,徐吉辉.探访屏山爵府遗址,触摸土司历史印记[EB/OL].[2019-07-12].http:// www.enshi.cn/2019/0712/769820.shtml.
[9] 曹大明.边界流动与族群变迁:宋元以来武陵地区的土客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33.
[10] 袁艳梅.古傩史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64-65.
[1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3-4.
[12] 冯骥才.传统村落空心化,怎么办?[N].环球时报,2019-10-08(15).
[13] 曾书清.交通运输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关系研究——以江西金竹畲族乡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63-167.
[14] 刘仁秀.中国传统村落掠影:南方篇[J].美与时代(上),2013(11):5-8.
[15] 杨晓蔚.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为例[J].浙江工艺美术,2007(4):95-102.
[16] 周大鸣,余成普.行政的边缘,文化的中心:湖南通道上岩坪寨田野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20-21.
[17] 侯灿,胡道华.湖北省传统村落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04-410.
Tapes, Features and Valu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Ethnic Regions in Southwest Hubei
WANG Xiaoping, CAO Daming
( School of Nationalities,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Hubei, China )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ethnic regions in Southwest Hubei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ix types of farming, red revolution, industrial and trade, traffic, military, and political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traditional functions. Characterized by nestling under a mountain and near a river, strong ethnic style, and lagg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villages have hig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esthetic art value, and social economic value. Scientifically dividing the typ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 ethnic regions in Southwest Hubei,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ing the features and objectively analyzing its value are conduct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ethnic regions in Southwest Hubei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hnic regions in Southwest Hubei, traditional villages, types, value
G127
A
1673-9639 (2021) 05-0101-07
2021-07-3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主体视野下武陵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振兴发展研究”(18BMZ075)。
汪小萍(1993-),女,甘肃东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曹大明(1978-),男,湖南永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 车越川)(责任校对 黎 帅)(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