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 周德英
高中地理中的空间思维要求学生对于地理不同要素空间之间有正确的认识,形成科学观,具备学习及生活等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分布、特征及变化,促使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得到培养,对学生学习掌握的地理知识有巩固强化的作用,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理念及方法已无法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力度。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地图、表格及图像等,教师利用图像开展教学,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地理图像,图像上的信息比较直观形象,需要学生在脑海中进行空间构建,引导学生绘图读图,培养其空间思维。例如,“世界洋流”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对世界洋流分布及其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及理解,教师可让学生在纸上用能代表各大洲的图形,简单地画出世界各大洲轮廓及地理图,再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图上标明洋流分布情况,教师可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创造的直观素材进行想象。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气压带和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地形图”等知识的教学都可利用绘图开展。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图像转换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图像中进行发现、分析、理解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搜集图像开展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提升其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中的一大特征就是空间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不受空局限制,地理中的空间、时间跨度大,对于大气运动、气候变化等现象,教师可通过手段将其形象、立体的现象变化及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促使其在大脑中构建地理空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热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有促进作用。教师可利用“Google Earth”“3S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等优化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环境,例如,在教学课堂中应用GIS,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直观地将静态的空间转化为动态形式,模拟演示洋流运动、天气系统的变化以及褶皱断层形成及大陆漂移的过程,利用图层叠加进行图像的绘制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GIS技术可让学生对地理现象形成过程有深层次的理解。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可让学生多学习应用地理信息的技术,促使他们学会用软件绘制地理图形,如洋流分布图、气候分布图、物质循环图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加深地理现象分布位置及过程的理解,在大脑中构建地理空间表征形式,提升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知识,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促使学生形成灵活性、批判性及发散性的学科思维,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启发式的问题可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增强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实际案例,创设情境,设置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农业”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新疆旅行的问题情境,设置启发式的问题,促使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得到培养:新疆地区的瓜果甜的原因?新疆地区常有“早穿棉袄、午穿纱”一说,早晚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对西北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在提出培养差异性的空间思维启发式问题:从广州出发到新疆主要设计怎么样的路线,提升学生的空间布局能力,引导他们应用交通线路及工具知识。提问:西北地区农牧业形式主要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掌握相互作用的空间要素。提问:有哪些独特景观?“风蚀蘑菇”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理解差异性的空间景观。教师通过创设旅行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及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能引导学生分析地理要素,促使其地理空间思维得到培养及发展。
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切身感受到地理现象。高中阶段的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较难培养,但其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高中生将太多的时间应用在学习上,很少用到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课堂知识,理论和实践相割离,学生难以真正地活学活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空间问题进行探讨或开展实践活动。
例如,鼓励学生出去旅游,感受各地的奇特景观及人文地理特征,丰富其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外出拍照的图片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以此对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正确看地图,判断方向、周围的城市及工农业布局情况,对自己所在的区域进行规划,通过身边自然地理获得体验,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开展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户外活动或旅行等,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环境中的事物、现象、景观及的演变过程等有整体的感知、分析及体会。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强化其地理空间认知,进而构建地理空间。这些活动的开展将能有效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将掌握的地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培养其地理空间思维。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的学科属性要求学生必须要有空间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帮助其准确判断及定位知识点,进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或技能。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教学策略,增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