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教务处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它是劳动人民长期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1]。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传统武术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武术作为国术早早已经进入了体育课堂,传统武术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身体素质、传承民族精神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武术不仅具有防身健体、磨炼意志等价值,还具有竞技性与观赏价值,在高校中可以促进大学生交流技艺,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与意志[2]。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四所高校(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传统武术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在理论上分析成都市普通高等院校传统武术发展现状,为今后传统武术在高校发展提供新思路。在实践上通过研究高校传统武术开展的内容、方式、方法,提出高校传统武术开展过程的具体对策,为高校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兴盛”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标志。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特的气度、神韵和理念,为中华民族内心深处增添了强烈的自信与自豪感。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3]。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影响至今的体育运动项目[4]。传统武术具有中国特色与为地域特色,以“止戈为武”“停止战争”为技术导向应用,与中国哲学、伦理学、宗教信仰有直接联系,内容包含武术技术体系、武德修为与武术文化理论等,是习练者认识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教化方式。
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术文化并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5]。
1.高校传统武术以技术传承为主
中华武术种类、门派较多,枝繁叶茂,综观有记载的代表性中国武术分类方法归纳起来有姓氏分类法、地域分类法、名山大川分类法、技术特点分类法等等,一般按技术特点分类法可以分为拳术、对练、器械、集体类项目和攻防类技术。高校传统武术传承内容有传统拳术、传统器械等内容,传统武术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各高校传承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武术紧密相连[6]。例如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在传承传统武术时,就与峨眉武术、郑怀贤武学为特色武术来传承,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体育课程中传统武术学习的内容基本以本地特色武术和太极拳为主。在调研与研究过程中,发现高校传统武术以技术传承为主。
2.高校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缓慢
大学生在学习武术技能的同时,也传承着武术文化。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容涉及面广泛,高校传统武术传承文化基本可以归纳为:基础技术理论、武德修养等。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尚武崇德,武德,即习武者应有的道德品质以及应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要求习武者要有自强不息精神、宽广的胸怀与崇高的品德[7]。抱拳礼就是传统武术一种礼节之一,右手为拳,左手为拳,大拇指内扣,寓意为:习武之人要求文武兼备,尚武崇德,习武先修德,五湖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天下武林是一家[8]。由于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历史性、抽象性,高校武术教师在传承武术文化时缺少对其完整的梳理与教授。
1.课堂集体授课制
高校传统武术传承方式有多种,其中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教师利用正常上课时间来传授传统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
2.武术社团
比较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效果;红斑、炎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脱屑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水平、生存质量水平;副反应。
大学生通过武术社团去接触传统武术,参加社团的有非体育专业学生、老师,还包含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武术方面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传统师徒制
徒制传承在我国由来已久,尤其是在传统武术传承中较为常见;在大学校园内同样也存在传统师徒制传承,大学生通过拜师形成师徒关系用来学习传统武术,师傅传授武术技能和理论知识。
4.社会俱乐部及武术培训
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身房(包含武术搏击项目)、武术搏击俱乐、武术培训遍地开花,大学生们通过这些平台学习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文化。
1.班级集体授课
当前,高校中武术课程开展比较丰富,武术专业的学生一般每周上3~4 次专业武术课,还会对武术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体育专业学生要对武术普修或者武术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36 学时;文科系学生一般为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择武术课程,以上三种上课形式是以实践课为主。
2.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传统武术也是学习武术的一种重要方式,互学互练来提高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协会社团、外出拜师和社会俱乐部学习基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习。
高校武术授课主要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但集体授课,学生较多,教师上课质量参差不齐,普修武术课程缺少专业性教材。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的重要平台,社团年费一般在每年50~100 元,但高校社团管理松懈,教师授课质量得不到监督与保障;另外,社团训练场地,器材、服装等物资往往也得不到保障。
传统师徒制传承是传统武术传承的重要方式,学生外出拜师学习传统武术,师傅有选择的传授学生,只接受一小部分人来做徒弟,会影响其传播发展,但是师徒制在传授技能与理论时会相对严格,学生训练比较辛苦,技术掌握较好[11]。
①高校传统武术传承内容包含武术技能与武术文化,以传统拳术、传统器械为主,传统武术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各高校传承发展中与当地地域性传统武术有密切联系。
②高校传统武术传承的方式包括班级授课制、传统师徒制、协会社团和社会俱乐部,其中班级集体授课为主要传承方式,协会社团和传统师徒制为推动传统武术发展起重要作用。
①高校在传承传统武术时,应以校本特色、地域性武术为主,大学生在习练武术时,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感受校本、地域武术文化内涵,增强自豪感。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多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学习体育文化。
②提高高校武术社团管理质量,对协会、社团进行经济扶持,学校加大对协会社团的重视度。鼓励学生参加师徒制传承,让学生在拜师学习中感受武术文化魅力。
③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的武术项目;提高武术教师集体授课质量,做到统一教材、教法及评价标准;对学生第二课堂武术学习进行专门性指导,提高学生训练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