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云 李 超
(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 天津 300387)
在面临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领域推出了各自的智慧化发展战略,典型的如英国的“数字英国战略”、日本的“超智能社会5.0”、新加坡的“智慧国家”和美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国在2017年提出的“智慧社会”是建立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基础上的全新概念,“智慧社会”作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1-2]。智慧社会具有高度全面的感知、万物互通互联、全面数字化和高度透明与高度智能化的基本属性,是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及其他单元有机结合,将整个社会作为对象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已经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和改变,可以预见“智慧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助力下将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化[3]。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在文化育人、知识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智慧社会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信息与知识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时代正向智慧时代转变的时期,图书馆必须积极响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新形势下的时代发展趋势。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生态空间被其他各种知识服务组织,例如谷歌、百度、知网等不断挤压,其作为知识信息中心联系知识生产者与知识消费者的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行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图书馆也必须要转型,在智慧社会的新背景要求下,图书馆要寻求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实现智慧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模式上的变革。
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和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综合,体现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且引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加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智慧社会”作为十九大报告的关键概念之一,将会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改变个人、企业、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改变社会的管理模式。“智慧社会”作为一个新概念,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核心特征,其内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变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汇聚发展合力,以知识生产为核心带动其他生产领域,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形态[4]。
“智慧社会”这个概念刚被提出,就受到诸多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智慧社会建设进行了探讨。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技术与制度是我国智慧社会建设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维度,技术是智慧社会发展最直接的驱动力,但是不能偏重技术而忽略更高层面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也有学者从技术主义维度和知识主义维度解析智慧社会内涵。无论从何种维度对智慧社会进行解析,研究者都认同知识生产是智慧社会的核心,知识创新在智慧社会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5]。
1999年任俊为在《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一文中提出“知识服务”这一概念,这是“知识服务”第一次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出现[6]。随着技术发展,2002年,张秀珍等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因素引入“知识服务”概念中[7]。2003年,芬兰图书馆学者Aittola M等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后,智慧图书馆研究就成为图书馆学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各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诠释[8]。2004年,刘志勇发表了《智慧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崭新职业理念》一文,第一次提出了“智慧服务”这一概念,开启了我国学者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研究[9]。2011年,梁光德在《智慧服务——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服务新理念》一文中探讨了智慧服务和知识服务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智慧服务是建立在知识服务基础上的图书馆服务新理念, 是以智力投入为主, 为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新形式[10]。此后,“智慧服务”这一概念开始在智慧图书馆建设领域中被频繁使用,多位学者分别从技术角度和服务理念等角度对图书馆智慧服务进行了阐述,但其本质仍是以知识服务为核心。
从技术角度出发,学者们陆续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和区块链等技术引入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并对知识服务平台模型框架进行了构建。从服务理念角度出发,学者们分别从服务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等视角出发对知识服务内涵进行了探讨[11-13]。他们从服务资源视角出发,强调图书馆要加强自身资源库建设,构建知识库,包括学科知识库、情报知识库、特色数据资源知识库、案例知识库和智库等知识库;从服务内容视角出发,认为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要注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挖掘蕴藏于显性知识中的隐性知识,促进知识到智慧的转化;从服务方式视角出发,认为知识服务是专业化、定制化服务,要将原有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集成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从服务提供者视角出发,强调要加强知识提供者的自身专业化学习,具备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需要加强智慧图书馆馆员培养;从服务对象视角出发,认为知识服务主要是面向专业人员提供系统性服务,高校图书馆主要满足师生的专业学习、科研和教学需求,知识服务要嵌入教学、学科服务和科研服务中。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新兴技术的依赖性过高,对智慧服务的本质“知识服务”的研究略显不足;缺乏具体的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视角大多集中在图书馆本身,而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未来发展呈现出与社会发展结合愈加紧密、研究视角多元化、跨学科领域融合的“知识服务+”趋势。
智慧社会作为继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对人类社会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性变革,各个行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这场变革之中。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智慧社会建设开始逐渐从理论探讨踏入初步的实践阶段,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概念也不断被提出和进行探讨。智慧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社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智慧社会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智慧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挑战。智慧图书馆建设只有积极应对智慧社会的挑战,融入智慧社会建设中,才能得到未来社会的接纳并进一步推动自身向前发展,相反则可能会面临各种困境。
关于智慧社会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和服务方面的研究,国内相关文献还很少,因为这是一个开放性、宏观性的新命题,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2017年王世伟提出智慧社会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境界,这是国内学者首次对智慧社会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讨论[14]。2018年宋生艳、段美珍立足智慧社会的发展背景,从内涵、服务与建设路径 3 个方面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探讨,认为智慧社会发展对智慧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需要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更广阔的知识共享空间[15]。2019年龙军等探讨了智慧社会和智慧图书馆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智慧社会背景从组织模式、馆员、新技术、服务联盟等方面对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策略进行了讨论[16]。2020年吕莉媛分析了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在智慧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静态与动态双重维度重构了图书馆信息生态框架体系[17]。2021年饶权以全球智慧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背景,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在思想理念、业务格局、知识服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变化,阐述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内容框架和目标愿景等,标志着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开始从理论探讨向实践转变,开启了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新篇章[18]。
综合目前智慧社会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关文献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智慧社会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研究视角多以智慧图书馆自身建设为主,与智慧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本文主要以智慧社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从知识生产视角对高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目前是国内外教育界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之一,模式1是“一种以主要在大学中被制度化的学科知识研究为特点的知识生产模式”。随着社会变迁模式1遭遇困境,吉本斯等人进而提出模式2,作为对模式1的补充和发展,知识生产模式2具有应用情境的知识产生、跨学科超学科、异质性社会弥散性、社会问责和自反性、多元化和全过程的质量评价等基本特点[19]。诺沃提尼等后来进一步对模式2进行阐释,强调模式2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而是覆盖整个社会。E.G.卡拉雅尼斯对模式1和2进行逻辑演绎,进而提出知识生产模式3,即以知识集群、创新网络、分形创新生态系统为核心组织模式的四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20]。
我国的知识生产体系和知识生产模式与西方国家的模式并不完全相同,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我国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过程中,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到知识生产模式3的演变并不是因完全成熟而产生的自然过渡,而是呈现出断裂的发展模式,同时表现为各知识生产模式之间出现交织混合的特点。随着我国智慧社会建设的发展,知识生产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智慧社会中的知识生产更具有创新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创新性”是对智慧社会生产规律的描述,基于人的创造力,外化为知识、信息、数据等多种载体形态,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产品等实体载体,而具体表现在“知识”自身。“包容性”指知识生产和知识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要求在教育、金融等领域进行改革以赋予不同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平等能力和平等机会。“开放性”指智慧社会建设应该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形成全球性的开放空间。知识生产模式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与转型,大学作为以知识为本质属性和生存根本的社会组织,也必将受到重大影响。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必须创新知识服务模式去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
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将大学与社会隔离、以院—系—所为组织特征将大学内部各组织分隔成一个个“孤岛”、以“超功利化”的纯知识研究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模式1难以适应社会对知识创新的需求。知识生产模式2应运而生,并对全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生产模式2的知识生产主体不再局限于高校,而是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政府、企业和风险资本者结成了知识生产联盟,从而构建了高校—企业—政府“三重螺旋”知识生产结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社会公众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增强,需要知识生产实现更多主体的深度融合和整合优化,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从而形成由“高校-企业—政府—公众”结成的“四重螺旋”知识创新综合体[21]。
面临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和科技竞争压力,作为知识生产的主要主体之一的国内高校也必然要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要求,在智慧社会建设中与参与知识生产的其他主体采取跨界合作模式,协同创新,才能抢占发展机遇。一些重大问题,如能源、卫生、环境、健康等全球性公共问题,绝非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够解决,需要全球各国参与,这也是智慧社会建设中强调的“开放性”和“全球视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同样也要考虑到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中知识生产主体的变化,在跨界服务、资源集成和协同合作上助力知识创新。
知识生产模式1中,知识生产的情境主要由特定共同体的学术兴趣引导,由统治着基础研究或者学科的社会规范所限定,知识呈现静态的集中地,吸引着知识生产者由外向内汇集。而知识生产模式2中,知识生产是在应用情境中进行的,是由“更加分化的知识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知识生产是在整体社会中更大范围内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生产需求来自各种社会主体面临的现实问题,知识作为一个动态中心,由内而外不断弥散到社会各个角落,知识生产的成果主要服务于实际应用需求。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知识生产模式3中的知识生产情境在模式2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来自不同的范式、生产模式和不同专业化应用环境,跨越地区、国界限制,通过碎片化研究形成的非均质性知识构成创新网络节点,在网络中不断碰撞、重组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生产。
学科发展和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紧密相关,当学科代表的知识分类和组织方式不能满足知识生产的实际需要时,必将发生分化和重新融合。学科发展经历了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的多个形态阶段,在学科分化和融合的趋势中,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产生,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知识主体介入知识生产过程中,使得学科发展的动力从单纯的个人学术兴趣延伸到经济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跨学科、超学科是在特定的应用情境中临时聚合在一起的知识系统和知识集群,以解决问题为强导向,需要各主体深度融合、优化整合以寻求效率最大化与更大程度上的集成创新,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人类面临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的局面。
知识生产模式1采用传统的学术研究质量评价方式,如同行评议方式。在模式2中,参与知识生产的主体、知识生产场所、沟通方式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异质性,以及鲜明的应用情境特性,都要求生产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模式3则不仅要考虑产业经济利益,更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需考虑到参与知识生产中各主体的利益,也要应对来自社会的问责,这就要求对知识生产的方式、过程、效率、成果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反思和改进,不断对知识生产情境优化重组融合。
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生产模式不断变革,参与知识生产的主体已经由高校扩展到全社会,包括企业、各种社会组织、政府和社会公众。智慧社会建设,提倡多元合作的开放模式,需要汇集更多代表不同利益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多元合作共治、开放创新。在对知识生产模式的不同阐述中,有学者认为在新的情境中,产业界和公众开始具备越来越多的话语权,高校由于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将会逐渐失去历来在知识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但是迄今为止,高校仍然在知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有学者提出以研究型高校为引导的知识跨界协同创新概念框架。美国纽约湾区的“常春藤大学群”、东京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等世界一流创新基地的成功案例进一步说明了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也仍然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具有丰富的专业馆藏资源、优质的场所空间和拥有大量专业人才资源背景的高校图书馆,在以“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智慧社会建设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果高校图书馆能抓住机遇,深度融入智慧社会知识生产全过程,将会有利于解决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生态空间被压缩的困境,提高未来图书馆在智慧社会中的地位,增加大学图书馆的话语权。
高校图书馆要融入知识生产的全过程,知识服务的社会化是必然趋势,这也和教育领域倡导的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理念相契合,但也有所不同。与目前提倡的社会化服务相比,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社会化更注重服务于参与具体知识生产的主体。在融入知识生产的过程中,知识服务社会化与社会化服务两者之间在服务本质上并无相悖之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相同之处具体表现在:①服务主体相同。服务主体同为校内师生、社会合作企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公众等;②服务目的相同。在满足校内师生信息需求的同时,肩负着满足社会用户信息需求,服务于地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职能。
知识服务的社会化,其服务主体更加细化、服务层级更加深入,服务内容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和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围绕此目标形成各种包括大学在内的科研院所等学术共同体、公司企业、政府等主体组成的松散或紧密的团队。高校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指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所在大学的专业特色优势,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围绕具体问题,依托智慧社会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平台,促进知识生产各主体迅速结合成高效率的知识生产团体。在信息瞬息万变、科技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自身的专业数据库,完善人才信息库、案例资源库,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优势,整合多源数据建立智库,在智慧社会开放的数据平台支撑下,对接社会产业信息库,利用大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迅速主动为各主体寻找最优的知识创新团队组合,为后续知识生产的展开做好铺垫。“启后”是指在知识生产团队建立后,高校图书馆可以融入知识生产全过程,跟踪知识生产的创新过程,提供持续的数据资源服务,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竞争情报服务等,为知识创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服务,并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服务过程中的数据,为将来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累积数据资源。
知识服务的社会化,应体现智慧社会知识生产的“创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社会公民是智慧社会中知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保证社会公民在教育和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高校图书馆应该为社会公民的知识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包括提供终身教育,为社会公民的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和数据资源支持,协助公民制定创新创业计划,为公民提供市场、政策、金融、贷款等信息服务,帮助公民在创新创业初期迅速地获得资源支持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包括法律、知识产权保护、情报咨询等服务。图书馆如果把握时机,在社会公民知识生产与全民创新创业大潮中树立起自身的声望,将会有力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智慧社会强调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将日益加深,高校图书馆也必将面对知识服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这对智慧图书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图书馆通过国际化服务扩大自身影响,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质量。
知识生产模式的跨学科、超学科化特征,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研究去合力解决特定的问题,需要团队或者个体从多个学科收集信息、理论、数据、技术和工具等,以促进对问题的理解,进而去解决问题。要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需要实现跨学科知识服务,帮助服务对象挖掘不同学科知识间的关联,促进知识的创新,这也是目前图情领域亟需的知识服务模式。在智慧社会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所在大学的学科之间,更适合以馆际合作方式运行。以规范的标准、资源共建共享、统一的技术和服务平台为特征的馆际联盟,会极大提升图书馆跨学科知识服务的能力,是将来智慧图书馆在智慧社会背景下最切实可行、最能发挥自身作用的组织形式。知识生产新模式的情境特征同时也要求高校图书馆与智慧社会中的其他主体进行跨界合作,知识的创新需要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通、碰撞、重组。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创新性信息服务支持,在高校和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与企业建立信息合作关系,共建校企数据库和企业知识服务平台。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要求参与知识生产质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对知识生产质量评价全程化、综合化和多维化。图书馆知识服务需要嵌入知识生产的具体过程中,贯穿知识生产的全过程,这也就要求图书馆建立与其相匹配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智慧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新发展,对图书馆各方面都提出了极大挑战,在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以评促质是最终目的。建立包括图书馆知识服务馆员、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主体、社会第三方评价结构等主体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会提升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知识服务应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前提,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应倾向服务对象,服务质量评价应贯穿整个知识生产生命周期,并根据反馈不断地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离不开智慧社会建设的技术和政策支撑。智慧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高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也是如此,而且随着智慧社会建设中技术的变革、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不断演变,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逐渐推进。
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服务师生学习、教学和科研需求的本质职能。变传统的被动式浅层次知识服务模式为主动式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模式,主动去适应信息时代剧烈变化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影响,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解决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的知识需求和技术问题,促进知识生产,实现知识的增值与创新。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需要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帮助用户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并分析、处理和重组。借助图书馆自身的大数据平台收集的信息建立动态用户画像,为其学习、科研提供情景式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必然趋势。随着智慧社会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数据共享程度和数据挖掘能力的不断加强,为图书馆构建更加精准的用户画像、提供更加完善和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情景式个性化精准知识服务成为可能。
智慧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要求图书馆员要改变单纯的信息支持者身份,参与到知识的创新过程中。这对图书馆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馆员不但要具备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要支撑学科发展,实现嵌入式学科知识服务,馆员个体研究能力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知识服务的转型,提升知识创新服务能力,离不开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和图书馆员这三要素的支撑,其中馆员能力是图书馆软实力中最重要的部分,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和价值。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和培养馆员创新能力,鼓励馆员主动参与到知识服务中来。
高校图书馆要提升在智慧社会中的影响力,缓解数据资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必须加快和加强自身知识库和特色数据库建设。高校知识库对高校师生创造的知识产品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和深加工,包括师生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图书、毕业论文、教学资料、科技报告、科研数据、学术会议资料、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科竞赛活动中的成果和经验等资源。在知识库建设中,可以采用自主建设和联盟建设相结合方式,图书馆联盟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与数据供应商建立合作协议。随着智慧社会建设的发展,将来图书馆知识库联盟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在资金、技术和数据资源上得到国家支持,这将有力提升大学图书馆的地位。知识库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数据库、学科特色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水平。特色资源库建设宜采用协同合作模式,协同行业联盟和跨行业联盟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重复建设、提升资源质量和丰富度,保证特色数据库的领先性;同时跨行业联盟方式可以提高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社会开放度和利用率,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声望。
高校图书馆要提升在智慧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提高社会影响力,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营销活动。图书馆要改变目前单纯通过官方微信、微博主页宣传或举办几次宣传活动的简单营销方式,要从战略层面出发,根据用户特点进行系统性策划,制定能够长期吸引用户的创新性全渠道营销策略,在信息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现状中抢占用户。图书馆应培养专业的营销馆员,根据用户特点,灵活利用实体场馆、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各类渠道,深入用户群体,建立合理的反馈评价机制,做到持续跟踪和各渠道无缝衔接,让用户亲身体验知识服务产品的效果。目前高校的营销对象主要是学校师生,随着知识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企业、社会公众等也将成为高校知识服务产品的营销对象。高校图书馆的营销活动需要引进外部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建立开放共享的知识产品服务平台,激励师生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开放性数据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和应用,促进创新知识生产。
智慧社会建设将给图书馆界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考验,同时也给智慧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智慧图书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智慧社会高度数据化、开放化、共享化和透明化的新框架为智慧图书馆实现高质量、精准、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带来了可能,同时智慧社会的知识创新本质特性,也需要未来智慧图书馆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牢牢占据促进知识流动和服务知识创新的重要地位。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转型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高校智慧图书馆在未来建设中需要把握政府政策指引,借用社会各主体的资源和技术平台,实现共赢共利的跨界协同合作,为智慧社会建设提供系统、权威和专业的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