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2021-01-07 08:16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寄宿制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晋升习题作业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寄宿制小学 姚 慧

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小学生数学水平不同的情况要求学生完成难易程度一样的作业,会使层次较差同学无法有效完成作业,也会使层次较高的同学无法得到良好的练习。所以,在数学练习课中教师应该开展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时首先应该区分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时需要教师设计不同种类的作业,以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恰当的练习。

一、小学数学练习课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不同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教学观察,小学生的数学层次存在差别的问题比较明显,因为学生的层次不同,如果让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那样势必会使很多的学生不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练习,这会阻碍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学生的数学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学生的水平较高,可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所有作业,还可以发散思维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第二层是学生的数学水平一般,能完成大部分的试题,但不能完成所有的习题;第三层的学生水平较差,可以完成较简单的习题。因为学生的层次主要由此三层组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不同的层次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以使作业能达到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作用。

(二)不能得到有效练习

数学练习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对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练习,并使学生能得到恰当的练习,而当前的数学练习课则追求整齐划一,未顾及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一味追求习题高难度大题量的练习,这样的结果就是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根据本人的教学观察,发现目前数学练习课不能使学生达到有效练习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练习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够重视;第二,试题的难度太大,导致很多的学生不会做;第三,数学练习课的习题量太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这三方面共同导致了学生练习课学习效率的低下。

例如,在练习课的作业设计中很多的教师没有加入足够多的基础类习题,在讲授完四则运算的内容,在练习课的作业设计中很少设计到加减乘除的公式考查,对加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律的考查也不够。当学生缺乏基础知识的时候就无法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这是作业无法实现有效教学重要的一点。很多的教师认为只有采用难度较大的习题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其实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只有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练习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练习。再者,当前的数学练习课作业量普遍较大,一节课45 分钟的时间,而教师设计的作业量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这些都是当前小学数学练习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教师针对以上的情况对练习课作业进行重新的设计,才能使练习课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二、练习课开展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一)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要开展练习课分层次教学就需要对学生的层次加以划分,这样才能开展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需要采用考试的方式,只有考试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水平,也只有考试的方法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教师可以对学生分为A、B、C三档,A档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包括难度较大的作业,考试成绩在85分之上;B档是成绩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部分作业,可以完成一部分难度较大的作业,考试成绩在60~85之间;C档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很多的作业是无法完成的,考试成绩在60 分之下。在给学生分层次之后就可以使相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完成的作业,对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教学有较好的作用。

(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的教学也是不同的。教师在实践中对层次较高的学生应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甚至是发散性的习题;对层次中等的学生应该布置较多的中档题,同时辅助以难度较大的习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又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对层次较低的学生应该重点让学生记忆基础公式,在学生熟记公式的基础上开展基础性数学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加以简单地运用。

例如,对A档的学生设计练习课的作业,教师应该立足于中档题,中档题所占的比重应是习题所占比例的重要部分,中档题所占的比例应该在70%左右,而难度较大的习题和发散性思维的习题应该占比在30%左右,这样有利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在完成常规习题之后有时间完成一些扩展能力的习题,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对B档的学生的作业设计应该采用橄榄型的结构,即在作业设计上应该是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按照30%、50%、20%的比例进行作业设计,这样有利于使B 档的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探索一部分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对C档学生的作业设计应该集中在基础知识和较为简单的习题上,C档的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设计较为简单的习题,以促进学生有效的练习。

(三)分层次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

在数学练习课的分层次教学初期学生的情绪往往会产生波动,这是因为在分层次教学初期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逆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学生化解不良情绪,这样才能促进数学练习课的分层次教学,同时应该教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分层次教学,还要让学生反思自我,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化解不良情绪。

在给学生分层次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的,既然是考试就一定会用分数来划定学生的层次,往往有很多的学生只因为1分之差就被划分到了较低的一个层次,而学生往往会因为这一点而向教师抱怨。1分表现不了数学水平的高低,而且1分的差距和考试时的发挥有很大的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劝导,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差距往往不是偶然而是水平差距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让学生明白只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层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转化和激励作用

(一)学生层次改变机制

在分层次教学中层次转化的机制不仅要求“能上”还要“能下”,所谓“能上”就是低层次的学生可以晋升到高层次,“能下”就是较低层次的学生可以下降到低层次。之所以这样设计层次转化机制,是因为只有在竞争的状态下,学生才能发愤图强,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学生的层次转化机制也要根据考试的原则进行划定,这样可以使所有人都能公平竞争,使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向上晋升。

例如,在期中考试时教师就可以设置每层次变化的标准是达到85 分的学生可以晋升到A 档,无法达到85分的降低到B档;同理,达到60分的晋升到B档,未达到60 分的降低到C 档。这样就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有效的获取数学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次教学中设置层次转化机制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有效的利用层次转化机制可以使所有学生都投入到学习的竞赛中,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分层次教学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只有激励才能使学生发奋学习,对学生有效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教师在开展分层次教学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分层次后A 档的学生就会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学生的自豪感是努力学习的强劲动力,教师给学生分层次无形中就会激发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成绩相对较弱的B档和C档学生而言,开展分层次教学可以使所有学生具有向上晋升的动力,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的激励中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如A档学生的自豪感,教师应该善于加以利用,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学生具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就十分有利于完成各种各样的数学学习活动。第二应该从晋升的角度考虑,可以说每一个较低层次的学生都希望能晋升到较高的层次,教师应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向学生指明有效学习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理想,以图向更高层次晋升。

总而言之,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就要根据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本班级的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水平。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适合的练习课作业,这样才能促进分层次教学的开展,也才能使学生都得到恰当的习题练习。

猜你喜欢
晋升习题作业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多元晋升,助推员工职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