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朦,肖丙生,段红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和领导班子对职业教育的满意程度能综合反映受教育者和教育主体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判,是衡量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能够诊断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促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本次调查系教育部职成教司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在安徽省进行的抽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研样本校和样本师生。依据我省行政区划人口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以及抽样成本可控性,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共抽取22所中职学校,覆盖全省16个地级市、1个直管市、1个直管县。按照与专业学生数成比例的方法,每所学校抽取高二年级学生100名,共发放学生问卷2200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2134份,有效率97%。抽取的中职教师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发放教师问卷390份,回收有效教师问卷384份,有效率98%。本次调查也设计了校企合作企业调查,遗憾的是,企业调查问卷回收有效数量较低,无法客观地进行问卷分析。学生卷共56个题目,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期望三个一级维度设计问题;教师卷共56个题目,从环境状况、职业认同与工作压力、培训与发展三个一级维度设计文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即选项答案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5 个选项,按照量表对调查结果进行赋值,从“非常满意”到“很不满意”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1]。回收的问卷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分析。
学生、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5.49分和4.84分,均值为5.17分,总体满意度为比较满意。其中,学生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满意程度为比较满意,而教师满意度仅为一般。我省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职业满意度较低,亟需采取相关措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2.2.1 总体状况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安徽省中职教育学生满意度均值为5.4分,处于比较满意状态。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期望三个维度中,教育质量满意度最高,为5.45分,且标准差最小;其次为教育公平满意度,为5.4分;得分最低的是教育期望,为5.25分。说明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得到了基本肯定,但学生对学业及职业发展的期望度较低,需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具体来看,教育理念得分最高,为5.64分,说明职业教育理念得到较好贯彻。中等职业学校注重贯彻正确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学生满意度较好,为5.75分,明显高于教育质量平均得分(5.45分)。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得到学生的认可,满意度为5.52分,且学生之间人际关系良好、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才艺展示活动也比较丰富。学生对学校的环境状况也较为满意,为5.51分,这里的环境状况主要指校园安全、实习机会、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途径、就业的推荐等校园内环境及社会环境。学生对教师素质比较满意,为5.5分,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水平、企业聘请教师认可度较高,满意度分别为5.73分、5.63分,明显高于教育质量平均得分(5.45分)。学校管理工作也得到学生的肯定,满意度为5.35分,有关资助政策(助学金、免学费或奖学金等)落实情况满意度最高,为5.8分,是学生最满意的单项指标。在教育质量维度中,课程教学满意度为5.44分,略低于教育质量满意度平均值;其中,学生对课程教学中获得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信息满意度偏低,为5.27分,反映出教师与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沟通不够通畅。
2.2.2 教育公平满意度分析
本次调查将教育公平分为机会公平与过程公平。学生对过程公平满意度为5.52分,略高于教育公平平均值5.4分,说明学校在处理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处理学生矛盾等方面比较公平。机会公平满意度得分5.38分,略低于教育公平满意度平均分(5.4分),单项得分最低的六项指标中有两项落在机会公平中,具体是有关技能大赛参赛信息的知情状况、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机会,满意度分别为5.24分、5.27分。
2.2.3 教育期望满意度分析
教育期望满意度得分为5.25分,低于学生总体满意度5.45分。单项得分最低的六项指标中有三项落在教育期望中,分别是学生对当地职业教育总体期望(5.24分)、对所就读学校期望(5.25分)、所选专业期望满意度(5.26分)。
由表1可以看出,七个维度中人际关系得分最高,为5.89分,且方差波动最小,仅为0.91,说明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对人际关系环境的满意度较好,趋向满意状态;而环境状况、领导与管理、培训与发展、教学状况、职业认同与压力、教科研状况均处于一般状态;其中,教科研状况满意度最低仅为4.19分,趋向于不满意;职业认同与压力满意度为4.38分,也趋向于不满意状态。
根据表1,结合具体二级指标,得分最高的6个指标分别落在人际关系、教学状况、培训与发展三个维度上,分别是与同事关系融洽度(6.09分)、与学生关系融洽度(5.92分)、与领导关系融洽度(5.69分)、工匠精神及职业道德内容传授(5.53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5.44分)、德育工作开展情况(5.32分)。得分最低的6个指标分别是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3.58分)、与普通高中教师相比工资待遇(3.6分)、教授课程与自己专业所长相关度不高(3.65分)、行业企业培训机会(3.97分)、参与研发课程、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4.07分)、开发教材等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4.15分)。
从得分最高的六个指标可以看出,中职教师的人际关系状况良好,与同事关系满意度达到满意状态,与领导及学生关系为比较满意状态;职业教育弘扬的工匠精神及职业道德等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较好的实施,德育工作的开展也较为满意;随着《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出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也达到比较满意的状态。
对得分最低的六个指标进行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其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满意度最低,需要继续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为1∶27.35,考虑到教师专业结构分布不均衡,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教授课程与自身专业不匹配现象;由于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四级教研网络并未建成,部分学校对教科研重视度不够,教师课程任务繁重,导致中职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机会较少;教师认为行业企业培训机会较少,说明在组织师资培训时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合教师个体专业情况,积极依托当地职教集团开展侧重实践的培训。
表1 教师职业满意度分项表
第一,以培育“双师型”教师为抓手,提高中职教师职业认同感。调研结果显示,我省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尤其是教科研参与度、教学状况、职业认同与压力三个方面。较低的职业认同感会降低中职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省亟需从外部环境与师资质量建设两个方面改善中职教师面临的困境。一方面需要政府机构积极引导舆论,树立典型中职教师形象进行正面宣传,提高中职教师的社会认知度,从而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中职教师质量,应着重加强专业课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培训、项目合作、实践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建立有效联系。
第二,以健全学生培养机制为根本,着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靠政策保障、财政支持和科学的学校管理[2]。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公平方面尚需改进。尤其在机会公平方面,学生对毕业后继续升学的机会和渠道了解不足、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的机会较少。因此,首先要保障学生享有均等的升学机会,规范对口升学考试,保持稳定的对口考试招生规模,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理顺人才上升渠道;其次,保障学生享有同等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权利,技能比赛的校级选拔应做到不偏不倚、机会均等,注重大赛带动学生整体技能水平提高的过程;最后,按照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达到规定学时。
第三,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我省中职学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学生最不满意的是学校的伙食状况,是满意度得分最低的一项;其次,学生对宿舍管理意见也较大。宿舍、食堂是为学生提供生活保障的场所,关系到学生在读期间的生活水平,事关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改善住宿质量,配备齐全、便利的生活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意愿,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问题,进一步通畅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机制,努力营造人性化的办学环境,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第四,以推广优秀典型为途径,着力推动有效校企合作。高质量、充足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机会,完备的实习实训条件、充分的校企人员交流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我省自2009年举办首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以来,在这十年的发展中,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依托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积累了值得学习推广的经验。可以尝试以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为平台,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征集和主题征文评选活动为抓手,推广较为优秀的校企合作案例,建立校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机制,探索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带动我省校企合作整体有效度的提升。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理念贯彻较为深入,从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实施到工匠精神的培养,均得到师生的肯定;教师专业素质基本得到学生认可,教师严格的课堂管理、认真的教学态度得到学生的肯定,师生之间关系也比较融洽;奖励资助政策落实比较到位,我省能够严格按照国家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要求,确保学生资助落实到位,保障学生享有受资助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公平;校园文化建设较为出色,校风、学风、职业技能才艺展示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学生的肯定。同时也存在着教师队伍职业认同感较低、学生参与实习实训机会较少、课程教学中与企业实践联系不紧密、学校基础设施较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