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年前,一群蒙古羊从蒙古高原一路迁徙南下,在陇东黄土高原辽阔的天然牧场中“安营扎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滩羊成为了这片土地上声名显赫又风味独具的种群。
环县滩羊终年放牧在日照时间长、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的荒漠半荒漠草原上,采食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饲用价值较高的长芒草、短花针茅等天然牧草,以及天然芳香植物百里香、多根葱和甘草等中草药,这些牧草对滩羊肉的品质及特殊风味具有重要的影响。
年日照2 600小时以上,10℃以上年积温3300℃,降雨量300毫米,蒸发量1 675.7毫米,土壤pH值8.5偏碱性,无工业污染,无重金属超标,优良的自然条件孕育出高蛋白牧草、芳香植物和中草药等优良牧草,而吃这些牧草生长的滩羊,其肉质富含氨基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矿物元素、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成为了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首选保健肉品。
环县滩羊肉质细嫩取决于羊肉嫩度,数值愈小,肉愈细嫩,环县滩羊羔羊肉嫩度27.88N,比北方地区的普通羊肉低5%;环县滩羊肉味鲜美取决于氨基酸综合值,数值愈高,肉愈鲜美,环县滩羊的氨基酸综合值可达22.11g/100g,比北方地区的普通羊肉高3.8%,且富含亮氨酸等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可达57.85%,比北方地区的普通羊肉高4.15%。环县滩羊的膻味轻,主要是决定羊肉膻味的丁酸甲酯与辛酸甲酯的比值,比值愈高,膻味越轻,环县滩羊的比值达到250,比北方地区的普通羊肉高25%。滩羊具有更多有利健康的营养元素,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高达3.33g/100g,比北方地区的普通羊肉高4.5%,尤其是n-6多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含量大于0.28g/100g,比北方地区的普通羊肉高4.2%。矿物元素Ca、P等10种有效溯源指标的组合效应值能够标识出环县滩羊肉。
在滩羊的生产过程中,以放牧为主,无添加、无残留,所以环县滩羊肉符合有机和绿色肉品食品标准。
环县滩羊肉质细嫩、色泽鲜红、肌纤维清晰致密,肉味鲜美、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不膻不腥、风味清香独特,肉质优良,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食用佳品。
无论是羊群的迁徙,风味的流变,还是这片热土上的风云际会,环县滩羊恰逢其时的养活了陕北工农红军,强健了红色革命的火种,融入滩羊内里的红色基因,更增添了环县滩羊肉的历史风味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