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表现的隐喻
——我在平版画创作中的思考

2021-01-07 02:29湖北美术学院张辉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版画技法隐喻

湖北美术学院 | 张辉

平版画创作在我的艺术创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打开了个人的话语空间,无论是在观念的传达上还是艺术语言的形式上,它都一直在刷新我对“版画”的认知。我的平版画创作延续早期的写实的手法,写实性随着观念意图表现的变化越加强烈,这种写实是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呈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写实性绘画而言,平版画有着天然的优势,有利于表现画面中的细腻之处。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传递我的艺术观念,在提升艺术作品深度的同时隐喻出时代所造就的现象,与我的审美认知有着高度的契合。在传统观念里,版画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局限了艺术创作的广度和宽度,然而,在今天,现代平版画工艺中改进后的工艺流程以及由此而延伸出的多样化技法都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我能够在积攒的生活经验及创作意图中,用平凡的笔调将视觉经验和技法语言融合在一起,去阐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

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维度,我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同样经历着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改变,因此会更加关注这个群体的社会处境以及生存现状。对于视觉文化和历史阶段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着不同角度的解读,这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知及其艺术表现方式。对当代视觉文化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点,需要用独立的意识观念将之提炼出来并具象化,赋予它一种隐喻的情绪,让作品进入到一个更加宽广的思考维度中。这一切都与时代的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如此,审美的标准也在发生着改变,随之改变的是艺术语言体系,这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我最近几年创作的版画作品在形象、画面构成以及内容隐喻上与以往的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跟我的经历以及生存状态的变化有关,由此所产生的思想情绪让我对现有的画面形式风格产生了疑虑,“突破”的种子在心中逐渐萌芽。

一、观念的具象化

时代赋予当下的年轻人以蓬勃的向上力,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二者之间产生出的冲突造就了当今青年人期待、疲惫、憧憬、焦虑和茫然的情绪,但同时又有一种坚定而又平和的信念感,我们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我丞须找到一个表现形式的切入点,准确地将这些情绪和状态进行阐释,然而将观念进行具象化处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的“建立”和“推翻”。

在《向光注视》系列作品中,我选择用独立的青年人物作为画面主体,在有限的空间中体现出最大的表现意味,沿袭早期的带有卡通式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将主要的细节刻画放在了头部,眼睛便成为画面的直觉焦点。对于主题观念呈现而言,眼睛是至关重要的情感和精神面貌的表达通道,因此对于它的刻画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通过发型服饰的变换,交代出他们的职业倾向,用理性的方式将真实与非真实的形象统摄在一起,此时形象的真实性已不再重要,而是通过一种符号化的形象特征淡化作品主体的指向性,以获得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代表,尽可能提炼和还原出当下青年人群的真实面貌和生存状态。感性的色彩让画面的观念意图更加丰满,为了让画面的视觉体验纯粹化,我在不同的画面中用了不一样的色彩倾向以及对比度,它可以有力地为作品提供情绪和氛围的渲染,在微弱色彩层次中变化的背景虽然略显空旷,但是却可以让观者的目光集中于人物上,它们的结合能够更好的体现“向光注视”的主题。

二、图像空间与主题的互动

图像与空间的关系看似是此消彼长,但却是互相成全,同为作品的主题服务,增强主题的表达情景,让作品形成一个独立的意识形态氛围。在系列作品《向光注视》中,我将夸张的手法应用于主体人物并简化背景,意图让画面的空间性在视觉上随之延伸扩展,削弱由于压缩背景空间而导致的视觉紧迫感,使作品凸显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视觉张力。同时主体人物又是处于静止的注视状态,它与观者便形成了最直接的视觉联系,通过这种联系来调动起人们的某种情绪,唤醒他们的视觉记忆,引发主题的隐喻性投射。我沿袭一贯的绘画风格,将主体的边缘线进行强化,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画意味的线性效果,使整体造型介于立体与平面之间,不经意间增强画面中空间的分割性。与此同时,通过微弱的层次变幻拓展了空间的纵向面积,使空间变得狭小而又明亮深邃,隐约间透出一股蠢蠢欲动的向上力,从侧面映照出内心那个隐秘世界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也是对生存图景的另类展示。

三、平版画创作的可能性

由于版画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技法在版画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衍生了众多的版画技法为画面服务。然而熟练掌握后,创作中,技法的展现已不再是最终的目的。如何利用技法去在不同艺术语言中寻找到转换的关键,超越思维的困境,突破技法和语言的局限性,让作品更具社会意义,在实验性创作中需要找到观念与语言表达的交集层面,成为创作中一个新的突破点。

复数性以及版性都是版画特有的产物,版的表现潜能是要通过版画家主观意识与精神诉求才能得以实现。通常,套色平版画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版在物理和化学的作用下,其套印的色彩会随着版画家主观的、随机的变化而产生着不同的印刷结果,具有着丰富的意像性。那么将这二者的特性结合在一起,用直白的方式去表现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印刷难道只能在纸张上印刷么?如果换成其他材质的媒介是否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巨大的好奇心。《复数-向光注视》便是在这一系列疑问中创作出来的,经过反复思量,在选定印刷媒介以及创作素材后,确认这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性作品。印刷的介质我选择的是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绢布,作为实验性的材料,它特有的纹理和柔软、韧性的质感给版画印刷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在作品的套色印刷过程中,在追求多元变异的结果,在同一版上用微弱的色彩变换或控制每色版的油墨量大小,通过逐版叠印出不同色彩的画面效果,最后完成的每幅作品都有它自己的色彩样貌,这也正是版画套印过程中不确定性、可操作性的一种体现,同时也不断激发着版画的表现潜能和欲望。作品《复数-向光注视》是将81 幅具有不同色彩倾向、重复的图像来进行组合,利用它组合后的巨大画幅以及图像间的色差,使画面整体蕴含出带有形式语言符号的视觉信息,而分开来看它的每一个画面又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作品。它是随着作品形式与内涵相互激发不断转换的,这也正是版性对于版画家来说的另一个价值所在。

在现代平版画印刷工艺中其他的媒介材料都可以在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灵活使用,因此创作的印刷介质的选择范围上会更加广泛。那么,如何用现有的技术去阐释自己对艺术认识,在观念与技术上进行有效的磨合转换,打开另一个属于个人的艺术语汇,也是我近年艺术创作的尝试和思考。《面孔》系列、《等待我的诱饵》是在既定的图绘基础上添加笔绘、肌理的手法完成的一幅具有全新意味的画面,用刮涂的手法破坏原有形态结构的“完整”性,然后从无序的状态中创造出积极的秩序感,从另一个角度去阐释我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日记》是以“文字”为出发点来创作的,绘制时的初衷是想用感性而轻松的手法制作出具有强烈符号性与形式感的作品,我尝试着把不同的媒介应用在胶片上,试图将文字的本体属性用最自然的方式体现出来。此时对文字已不再是简单的描摹,旨在将个人意趣进行转化,并借助平版画中胶片材质的特殊性用笔法形成一个有序的空间图像。

当代平版画印刷工艺和多样的技法形式为平版画创作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在技术层面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可以为综合媒介的实验提供一定的便利,因此技术的语言性也变得更为广阔,所以说技术的限制与开放是互相的,利用好它的特性便可以让材料媒介发挥出最大的综合能力,这无疑会激起创作者的探索欲望,为工艺的完善和观念的表现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艺术创作是让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体验进行有效的转换,是用诚挚的情感和客观的方式去完成自我,同样这也是自省的过程,是一种艺术的自觉性。对于我而言,平版画创作中的观念与表现皆从生活体验中来,它让我不断的去思考与反思,在感知中诚实地面对它所包涵的意义,在作品中去完成隐喻性观念的表达,让作品更具社会文化意义,实现我对艺术“本真”的追求。

夏日轻语‖平版画 65cm×65cm 2014

猜你喜欢
版画技法隐喻
版画作品选登
论20世纪琵琶“轮指”技法的演变
手绘技法表现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一滴水里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