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平
好友在自己的公号发了一篇文章,题为《有一种痛叫锥心》。该文写好友陪父亲去老家村里看望一个生病的老邻居。他们看到老邻居地躺在床上,嘴唇干裂,凹陷的左眼紧闭着,只有右眼留出一丝缝隙。台子上尿壶压着饭勺,粘着米粒的饭碗,食品瓶、啤酒罐,用过未冲的抽水马桶散发出恶臭。父亲俯下身,连喊了几声,老邻居才有气无力地回了句“你是哪个”。
据文中介绍,老邻居94岁,是一个“老兵”,年轻时和好友的父亲一起参加过淮海战役。烈士暮年,晚景如此不堪,怎不令人唏嘘!好友把所见所思写成文章发出后,被文友转发到当地一个作家群里。群中一位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看到,立即电话“老兵”所在镇有关人员。于是,不仅“老兵”被安排进了镇上敬老院,而且,镇上还安排了一次对所有退伍老兵的走访。
问题解决如此迅速,皆大欢喜。那天,在另一个微信群里,说及此事,好多人跷起大拇指,为好友点赞、喝彩。好友发了个笑脸,回道:文字的力量!
诚然,文字自诞生之日,其力量便不可小觑。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前者是说文字的出现,对世道人心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后者则是心怀不端者对文字的畏惧。这是文字与生俱来的力量。经典作家的作品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这更显现文字的力量。秦始皇将医学、农牧等实用技术之外的书籍付之一炬;古代的文字狱,统治者的“禁书”或“修书”,从不同角度显示的,也是文字的力量。
然而,就“老兵”受惠于文字而言,其所彰显出的文字的力量,似乎只是一种表象。如果没有领导凑巧看到了好友的文,如果领导看到了,却没有对民间疾苦的关心,那好友的文字,就是一篇自己公号上的闲文。
其实,说到底,文字不过是“人类用来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是人类用以进行交流的媒介。文字之力,恰如器具之威。器具可以用来御寇护身,亦可用来逞凶为恶。文字可以唤醒世人,也可以把人带入云里雾中,可以让人振奋,亦可让人消颓。陈胜揭竿,藏字于鱼腹;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作对。我们感叹文字的力量,其实,感叹的只是文字背后的人与事。文字之力,立竿见影者少,更多的,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得以显现。
由好友撰文,“老兵”进养老院,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老兵”之所以受到关注,其“老兵”的身份至关重要。出生入死功勋卓,僵卧床头老迈孤,这有悖社会伦理。如果不是“老兵”,而是一个普通的“老农”呢?且不说“老农”中有不少也曾冒着枪林弹雨,有过“支前”的奉献,就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兵马焉能驰骋疆场?粮草不会自动从地里冒出。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老农”的晚景,同样值得社会、值得各级领导予以关注。
“老兵”進了养老院,并不会万事大吉。从好友文中得知,“老兵”育有五个子女,当老兵孤卧床上,他们的缺席,让人匪夷所思。那么多子女,切不可三个和尚没水吃。希望老兵的子女们也能看到好友的文字,并且让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