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世杰 董春华
摘 要:当前人们的理想信念愈加复杂化、多元化,革命文化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师重视不够、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以《沁园春·长沙》一课为例,通过挖掘关键词、对比阅读及思辨性、个性化解读等教学方法,将革命文化融入诗词教学过程。
关键词:革命文化 诗词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0.043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设计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两个学习任务群,以强调教师在语文课程中应重视以爱国精神和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为主题的革命文化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拼搏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沁园春·长沙》作为部编版选文中反映毛泽东革命精神的代表作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诗歌的形式,而忽视了《沁园春·长沙》的文化意蕴以及精神内涵。该篇课文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体会到奋发乐观的革命精神,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实质,树立学生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一、创设情境,品味自信之歌
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今天,许多学生对于革命文化感到陌生,对阅读革命文化作品缺乏兴趣,更有甚者竟然领悟不到发源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革命中的傳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历史背景,贴近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领悟伟人自信乐观的革命精神。教师可以挖掘“独”“寒”“谁”“粪土”等关键词,结合本词的创作背景,创设历史情境。词以“独”字开篇,意蕴丰富,首先,诗人独自一人眺望湘江,显示出词人毛泽东乐观自信的胸襟和砥柱中流的气概。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强调本词的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独自一人南下广州组织全国农村运动的途中,经过故乡韶山创作的作品。所以,“独”也有孤独之意。毛泽东望着故乡的江水,联想到当前的革命形势,自然也就写出了下文的“寒”,“寒”不仅指明了当前的时间、季节等环境特征,也揭示了当前愈发艰难的革命形势,但是面对恶劣的革命大环境,革命作品中蕴含了毛泽东爱党爱国的壮志豪情,表现出了豁达、向上、从容、乐观的时代内涵。
另外,教师也可以挖掘本词的关键字,结合当时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创设情境,深入解读,使学生对于关键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击”和“翔”两字,许多教师在解读时,把这两个字解释为“鹰”和“鱼”的一种自由状态,从而得出毛泽东是在歌颂、追求自由。而自由状态需要“击”和“翔”才能获得,进而引申革命领袖毛泽东认为中华民族想要争取独立,达到自由的状态,需要通过“搏击”手段才能获得。可见,这种“自由状态”的革命思想,也是毛泽东在阅读《天演论》时,对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考。因此,教师结合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感受自信、从容、豁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丰富主题,谱写革命之歌
近年来,家长、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界对于学生参与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支持率逐渐增加,许多语文教师也开始重视对革命文化的教学。但是在诗歌教学领域,如何把握诗歌本身的审美意蕴与思想教育的“天平”,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不能只顾意象、韵律等审美意蕴的教学,而完全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重视学生自身情感和人生态度等层面的变化,更不能抛弃语文的“工具性”,将语文课彻底讲成政治课。因此,许多教学专家提出“染”字,来解决审美意蕴和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挖掘《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主题时,教师应进行文化浸染,利用好革命文化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与领袖毛泽东复杂深厚的革命思想产生共鸣,丰富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
《沁园春·长沙》一词,许多教师都认为“谁主沉浮”一句为主题句,“谁”不仅向读者突出强调了作者在面对政局不稳定,国家不富强的情况下对未来的深刻思考,究竟哪个阶级可以带领广大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而且体现了他作为一代领袖的自信和担当,守护祖国舍我其谁?“主”字强调毛泽东不愿意将希望寄托于其他政党 ,他坚信自由、独立需要主动争取。“沉浮”在教材中的注释解释成为引申义“盛衰”,其实教师可以针对“沉浮”的本义进行深入挖掘。“沉浮”与下文的“飞舟”相互对应,毛泽东作为熟读史书的领导者,对于历史上的王朝兴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沉浮”“飞舟”可能是对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唐太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理论的呼应。这也体现出毛泽东将自己视为普通劳苦大众的一员,遍观史书去思考整个国家出路和受到欺压、渴望独立的百姓的命运,同时,毛泽东也渴望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反动统治,真正实现自由、独立的革命理想。因此,从《沁园春·长沙》的主旨角度分析,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与劳苦大众当时的诉求不谋而合,二者的实质都是对压迫统治的不满以及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向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实际丰富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染,谱写勇于担当、爱党爱国的革命精神之歌。
三、思辨阅读,唱响信念之歌
新《课标》针对当前应试教育现状,提出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强调“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革命文化想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必须不断结合生活实际提高革命文化的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词人的生平、自述等文化背景,提出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深入探究,对于本词表现出的多层次情感做个性化解读。例如,许多教师在教学时,认为本词表现了毛泽东追求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人民自由的豪迈乐观主义精神,本词确实体现了豪迈乐观主义精神,但是这样教学,不够全面,因为本词的主旨是复杂的、深厚的。教师可以围绕主旨提出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词的思想做出个性化的解读。例如“恰同学少年”大部分文本解读都认为这是革命者回忆青春岁月,纵使时光流逝,但是革命者的信仰、情怀依旧坚定,体现出青春的生命力,但笔者认为这句词还包含悲凉、迷茫之意。思考斗争时期的国内状况,军阀势力过于强大,同毛泽东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也深受不同程度的打击,所以,这句词表面是毛泽东对青春岁月的回忆,深层次更是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反思,对自我的鼓舞。
教师进行思辨性提问,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赏析,例如有资料显示本词结尾曾写为“向中流击水”,后改为“到中流击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猜想毛泽东为什么要对这一句进行修改呢?你觉得用哪一种更好?为什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但是,教师要明确“到中流击水”体现了毛泽东的傲视一切的冲天豪气,也展示出毛泽东作为青年革命者,希望带领无产阶级走向政治舞台中心、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解放的理想和抱负,也是毛泽东对于本文的主旨句“谁主沉浮”的回答。并且,如果教师一味追求答案的多变性,思维的复杂性,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学生会逐渐产生厌倦和抗拒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革命精神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理解革命者立志改造国家的坚定志向,感悟早期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民族的真切情感。
将革命文化融入诗词教学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应充分着眼于教材资源,寻找教学情境和创作背景的结合点,浸染红色文化,开阔视野,进行思辨性阅读,以实现学生的多层次情感体验,加强爱党爱国教育,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刘莉《沁园春·长沙的扩展比较鉴赏教学》,《语文》2017年第4期。
[3] 童洪星《沁园春·长沙的行文思路》,《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9期。
[4] 赵福楼《聚焦于“情境”与“活动”——谈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3期。
(本文是2021年度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s202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