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 要:旧时多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这只看到刘禅的片面,因为刘禅的表现全然被其父亲和蜀汉英雄群体的杰出光芒所掩盖。刘禅其实较好地完成了作为绿叶陪衬蜀汉英雄群体的任务。刘禅的智慧、胸怀和德行,在三国时代是没有几人能比的。
摘 要:蜀汉英雄群体;绿叶陪衬;刘禅的智量
三国时期是政治、军事、外交斗争都非常激烈的时代,因此各国都很尽力去收揽人才和培养人才。魏国的创建者曹操就发出过“生子当如孙仲谋”[1]之语,称赞吴国创建者孙坚培养出了像孙权这样优秀的接班人。当然,曹操自己培養的几个儿子如曹丕、曹植、曹冲等也很优秀。作为蜀汉国的创建者刘备,在培养儿子方面也很努力,将继承皇位的刘禅培养成了陪衬蜀汉英雄群体的绿叶。
一、刘备告诫刘禅的遗诏
据《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刘备在临死前曾有遗诏告诫他的儿子——即将继帝位的刘禅。遗诏全文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2]
在这道遗诏中,刘备先从自己的疾病谈起,然后为刘禅的智慧、胆量有很大增长而高兴,最后嘱咐刘禅要利用闲暇时间广泛阅读《汉书》《礼记》《六韬》《商君书》等书籍,以增多自己的智慧,并嘱刘禅要自求显达。其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刘备这样告诫刘禅,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这句话颇发人深省,至今还常常为人们所引用。
观察刘禅一生所作所为,他其实是认真听从了刘备的告诫,做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刘禅的角色是陪衬群英的绿叶
关于刘禅,旧时多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是只看到刘禅的片面,因为刘禅的表现与他的特殊环境分不开。应该说,刘禅较好地塑造了他所担任的历史角色。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刘禅被司马昭俘虏后,给封为安乐公,在洛阳“乐不思蜀”。这实在是个千古奇冤。
按西晋陈寿史著《三国志》的叙述,刘备具有雄才大略,而且甚有知人之明。他将皇位传于并非独子的刘禅,那后者不应当属于什么弱智无能之人。刘禅任蜀汉皇帝有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
对于刘禅,最有资格评价的人是诸葛亮。在刘备的遗诏中所谓“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说的是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射援又将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非常高兴,说连丞相诸葛亮都称赞你刘禅聪明过人,雄韬大略,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诸葛亮还在《与杜微书》中这样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3]以诸葛亮的人品,是决不会阿谀谄媚的;以陈寿治史之严谨求实,也是决不会无端溢美的。
其实,刘禅之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无能,是因为当时蜀汉群英之光太耀眼了。刘禅有一个无人能及的父亲刘备——他开创了一个属于刘姓的蜀汉时代;之后又有诸葛亮及他安排的良臣的强力辅助。在这个背景下,刘禅即便有所表现,也会被其父亲和蜀汉英雄群体的杰出光芒所掩盖。不过,人们又常说,即使最美的鲜花也需要绿叶来陪衬。三国时代的刘禅也就是陪衬蜀汉英雄群体的绿叶。
三、刘禅的智量
虽说刘禅是陪衬蜀汉英雄群体的绿叶,但是,他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他,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汉国及其蜀汉英雄群体在历史上就不会那么亮眼,《三国演义》也不会有那么多可说可叹的精彩篇章。
刘禅初登皇位时,蜀汉国可以说是正当内外交困的危难之际。外部,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一直虎视眈眈的宿敌魏国正企图乘机出击。内部,原有的精兵良将在夷陵惨败后已经所剩无几;雪上加霜的是,蜀汉国南边的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数郡又先后叛乱,政权随时可能倾覆。面临这么糟糕的局面,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通过“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便使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同时,他“南征四郡,四郡皆平”,让国内局势实现了稳定。对外,“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且“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4]从此,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走出低谷,国家呈现出中兴的气象。这些成就,均载于《三国志》中,其虽然主要是“开府治事”的诸葛亮的谋划,但亦与作为绿叶的刘禅有密切关联。
作为绿叶的刘禅其实颇有智慧、胸怀和德行。
1.刘禅的智慧
自古以来,重臣与少主,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诸葛亮当然是重臣,是蜀汉国一柱擎天的重臣。看看他的《出师表》,对已经22岁了的刘禅这个“小皇帝”,虽然有关心,但更多的是安排、部署、训诫。诸葛亮又是忠臣,为了打破少主重臣必然产生矛盾的定律,他选择了北伐,将朝廷空间留给了刘禅。据《三国志》的刘禅、诸葛亮传记载,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的十余年间,诸葛亮只是在刘禅继位初期在朝中呆了近五年。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一直呆在汉中。
诸葛亮欲与后主和谐相处的心思,刘禅显然是读懂了。刘禅作为蜀汉国当家之主,从内心上并不赞成诸葛亮北伐。他知道魏蜀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但他又不能直接反对;因为刘备“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5]的遗言高悬在他的头上,他只能在后方予以全力支持。不论朝中大臣们有何种意见,刘禅就坚持一个原则:只要前线需要,要啥就给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费了很多钱粮,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然而,诸葛亮刚死,刘禅马上就停止了北伐。
刘禅真正掌管权力后,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他不再设置丞相一职,而是由二人分担其责,且还不是简单地一分为二,而是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这便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这种全新的政治格局,避免了蜀汉国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尴尬局面。
此后,蜀汉政局稳定,国家机器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佞。刘禅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清明平和,有黃老之风。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2.刘禅的胸怀
诸葛亮死后,刘禅十分悲痛,“素服发哀三日”。当时有一个名叫李邈的官员,向刘禅上疏说道:“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6]
李邈其实是在暗指诸葛亮曾怀不轨之心,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地为诸葛亮发丧。
当时与李邈有类似看法者,还有李严、廖立、来敏等不少大臣。但是,刘禅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见将诸葛亮打入冷宫,仍旧给予后者以最高的哀荣,自始至终也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因为刘禅深知,诸葛亮尽管专权,但毕竟是公忠体国,毫无私心;毕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大功于国家,有大恩于黎民。因此,他不能认可李邈的意见,不能让蜀汉国陷于内乱。史载刘禅为了防止和杜绝其他人效尤,遂将李邈斩首示众,以正视听。这不仅是智慧,更是胸怀。
然而,刘禅亦很有原则性。在涉及重大问题时,是坚定不移、毫不妥协的。如一些大臣和民间请求为诸葛亮立庙,刘禅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7]
3.刘禅的德行
刘禅不仅对诸葛亮有情有义,对其他大臣甚至连降臣也是如此。据《魏略》记载,弓马娴熟的魏将夏侯霸,曾多次抵御蜀汉的侵扰。后来司马懿政变,曹爽被杀,夏侯玄被调离,夏侯霸走投无路,不得已降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刘禅妻为夏侯氏之女)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8]
刘禅对胞弟也很友爱。史载刘禅因黄皓的挑拨而对鲁王刘永有所疏远,甚至十几年没有见他;但却从未动过杀他的念头,也不曾流放,王位照旧。蜀汉在刘禅当政期间,没有像魏、吴两国那样,出现过皇族倾轧、大臣灭族的事件。蜀汉宫廷其时在总体上是比较和谐的。
刘禅的仁厚在三国时期是出了名的,所以在蜀汉灭亡后,蜀中人民非常怀念他,于南北朝时期为他建立了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位于成都汉昭烈庙前面的两侧。
四、辩证看刘禅的“乐不思蜀”
至于《三国演义》所演绎的“乐不思蜀”故事,则源于《汉晋春秋》。[9]不过,经过历史的长期沉淀,人们大多知道那不是事实。应该说,即便当真有这回事,也是韬晦之计,是装傻,只是装得特别像,特别真。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的这种装,不露出半点马脚和破绽,这个功夫,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其时的形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倘若暴露出一丁点的实力和野心,那受难的就不仅仅是刘禅个人,而且会殃及跟随他的五十多个大臣及其家属,甚至还有蜀地与他哪怕有一点点关联的人。刘禅这是舍小我(以“乐不思蜀”自污、装傻)以保大我啊!
至于说他的投降,则事实摆在那儿——《三国志·后主传》明载其“兴榇自缚,诣军垒门”。但是,我们是否仍可将其视为舍小我以顾大我呢?当时天下统一大潮已势不可当。刘禅看得明白,不惜背上“投降”或“庸主”的骂名,以避免蜀中生灵涂炭,进而促成全国统一,天下太平。所以东晋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其实是胸怀天下,乃以“全国为上”[10]。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纵观刘禅的一生,不难发现,在前有先主刘备,后有相父诸葛亮及其安排的蒋琬、费祎、姜维等蜀汉英雄群体的情况下,他的历史角色就是充当好这些英雄人物的陪衬,为红花当好绿叶。从这样的角度看,刘禅是成功的。他的智慧、他的胸怀、他的德行,在三国时代是没有几个人能与之比肩的。刘禅应当是那时韬光隐晦、大智若愚的高手!
注释:
[1](南朝宋)裴松之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载《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2](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3](三国)诸葛亮:《与杜微书》,见《诸葛亮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
[4]《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及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5]《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6]《三国志》卷四十五《杨戏传》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
[7]《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
[8]《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9]《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10]《三国志》卷三十三《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蜀记》。
作者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