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烦
近日,“内卷”一词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从一个学术名词火出了圈,一时之间,各行各业仿佛都“卷”了起来。比如教育界,有人吐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都面临激烈的竞争,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来应试,提高分数。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感觉花费了越来越多的成本,却难以获得预期的回报。这一切真的是内卷造成的吗?我们又该如何“反内卷”?
“内卷”这个词原本是人类学家格尔茨等人用于研究爪哇岛农业经济的一个专业名词,指的是农业生产内部的精细化趋向,形容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劳动量却无法得到成比例的粮食回报。
最初将内卷这个词泛化的是一些大学生,他们把内卷看成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发展到白热化阶段就会使人精疲力竭。比如,你每天学10小时,为了超过你我就每天学12小时,当大家都学了12小时后,为了胜出,有人就会一口气学14小时。你一篇文章写5000字,我就要写6000字才有可能分数比你高……就这样水涨船高,学期结束时,很多人却发现并没有迎来理想的大丰收,因为标准越来越高,获胜所要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大。大学甚至出现了绩点为王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学历却在贬值,清华、北大乃至一些美国名校毕业生应聘街道办等事件成为热点……
这种现象不难理解,相对于可用资源而言,中国的人口密度非常大,当机会和福利不能惠及众人,自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内卷的形成。
再加上社交网络的传播和集体狂欢式的调侃,“内卷”一词开始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万物皆可卷”“今天,你卷了吗”,已经变成大家相互打趣的玩笑。剥离表面的种种“调侃”,其实焦虑、迷茫、不安的复杂情绪早已交织在一起,逐渐蔓延扩散开来。
人类学家项飙认为,内卷的背后是高度一体化的竞争,“价值评价体系的高度单一、竞争方式的高度单一、奖惩方式的高度单一”,这样的竞争不允许失败和退出。防止下滑和力争向上,成为所有人的日常焦虑。结果导致人们参与了许许多多的竞争,却无法达到期望。
内卷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表述,它并不只是带来弊端。内卷的初级形态,其实是个人人都说好的东西:奋斗。没有人会反对奋斗存在的合理性,就像马克思说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
充分有效的竞争,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没有中学生为了高考拼成绩,我们的大学哪来这么优质的生源;没有大学生拼绩点,企业哪来这么高素质的人才;没有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和竞争,我们哪来今天如此便捷的现代生活。举个例子,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接近饱和,对手机厂商来说,这是一片红海,是存量市场的残酷竞争。为了保持自家手机的领先优势,厂商只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添加各种噱头,最终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为“内卷”,企业被迫让出暴利,商品回归正常价格,讓更多消费者买得起,这就是内卷竞争的好处之一。
可为什么我们提到内卷,总是以一种负面态度来看待?
因为普通人被内卷的情况实在太多了,而内卷的受益群体,数量又太少。年轻人焦虑情绪的滋长,部分是源于他们对奋斗的方向和自身的未来感到迷茫。随着竞争门槛日渐抬高,人们付出的越来越多,却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当工作难以与更高远的人生价值发生关联,学习和工作也就陷入了自我空转的状态。
这种迷茫和焦虑,既可以表现为吐槽和抱怨,也呈现为郁闷与不满;既可以伪装成“小镇做题家”“码农”“996”的自嘲,也可以现形为“做一天耍三天”的三和大神。随着内卷的感受越来越强,“鸡娃”、学历贬值等现象愈演愈烈,年轻人的消费观、婚恋观和就业观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于是,人们一方面对自身现状不满意,同时又缺乏追求理想的动力;虽然满负荷地学习和工作,却丝毫不影响事实存在的偷懒、糊弄、开小差。
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健康向上的工作伦理的锻造,个体的劳作奋斗也需要精神世界的安顿。日益增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或许会让人感到压力,但人们的精神心态却不应就此内卷。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在网友们的不断玩梗、营销号的贩卖焦虑下,内卷这个词也已经离本意相去甚远。我们不应该滥用内卷的标签,简单粗暴地给事物定性。能让你不断内卷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你自己。
面对内卷,如何改变现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建议是,不要被单一的价值观捆绑,应跳出固化的评价机制,创造更多元的价值体系。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被束缚在一个成功的标准模板中。大学报专业时被耳提面命,要选择最热门专业;找工作时,被千叮万嘱,要考公务员、进热门行业;本科学历不够,要考硕士、博士……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价值观都高度相似,每个人的就业选择基本都集中在主赛道,于是主赛道变得拥挤不堪。
我们要警惕的不是内卷,而是其背后隐藏的功利主义:用绩点、奖项、工作经历等量化指标来衡量人生是否幸福成功。正如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说的:“当我问自己为什么要一个好的绩点时,我把自己问住了,我发现后面有无尽的问题,结论就是曾经支持自己的那些意义大都是虚幻的。”
当催人奋进的努力变了味,自然无法获得个人的有益提升,只会不断扎进攀比的怪圈。其实,所谓有限的资源并非每个人的必需品。一味追逐奖励和排名,只会使自己忘记本心,迷失在竞争的泥沼里。
对个体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或许是短时间内最有效的方法。合理看待并利用内卷带来的高压,可以调动积极的自我状态,对个人成才与认知养成有所裨益。而从长远来看,应对内卷的最好办法是认清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不要盲目跟风。众人都争抢的,未必是适合自己的,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才能成为突围者。北大的一位学生两次延缓毕业,用6年时间才完成本科学习,在这几年里,他经历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再到人文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最终才确定自己的志趣是古典学。他说:“我的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不过是社会流动的跳板,庆幸的是,这些年我的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
其实,近年来,社会的价值标准正在变得宽泛,网红、主播和电竞选手等职业选择逐年攀高,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年轻人寻求突破的方式之一,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已不再局限于“打工人”角色,更希望能将爱好付诸职业,这种不为人生设限的做法,让斜杠青年成为当下一种积极的身份状态。
内卷可以是调侃或自嘲,但是身处其中的我们要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的认知,不要让它消解我们的努力,抹去竞争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理性地思考、谈论内卷,才有可能真正突围,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保持独立的自我。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新周刊》《光明日报》、东南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