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为例

2021-01-06 12:13
图书馆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巫溪渝中区贫困地区

曾 真

(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重庆400014)

贫困,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物质支持还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领。“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此后,习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阐述并丰富了“精准扶贫”概念的内涵。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现象除了物质经济问题之外,深层次的根源却在精神文化、思想上的贫瘠上。扶贫要在思想上扶志,要在能力上扶智,才能激发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原动力,从而真正意义上脱贫致富奔小康。”[1]

文化的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指:政府部门以及有关单位通过在文化设施方面上的建设、文化产品上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产业上的扶持,通过在这些项目上开展因地制宜、因需而定的精确扶贫活动,来有效地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与知识技能,逐步改善与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2]。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与阵地,为大众提供海量的文献与信息资源、开展社会教育,发挥着其他文化机构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凭借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献、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技术人员承担起文化精确扶贫的重任。

1 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现状

1.1 重心下移

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有: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本辖区内较为贫困的地区或者农民工、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建立分馆、服务站,并且与其建立配送资源常态机制,对其开展业务辅导,安排网络信息部门的图书馆员上门解决贫困地区分馆、服务站在运行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对该地区图书馆或流通点的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其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例如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在农民工、棒棒军聚集较多的南纪门地区设立了分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为其配送了一系列电脑、听书机等硬件设备以及包括劳动技能、农业技能、法律知识在内的大量纸质文献,建立了常态配送机制,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对硬件设备进行维护,每月对包括南纪门农民工图书馆分馆在内的各个分馆进行业务辅导培训。

1.2 对口帮扶

渝中区的对口帮扶地区是巫溪县。近年来,渝中区不断推动对口帮扶巫溪县工作,从“输血”模式向“造血”“共赢”模式转变,在产业培育、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智力帮扶等领域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帮扶。为了帮助巫溪县偏远地区未成年人获得更多适合的读物,渝中区图书馆于2019年6月在渝中区文旅委的领导下,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对巫溪县红池坝小学、茶山小学、龙台小学开展帮扶,向这三所小学共赠送少儿书籍4500余册及各类文具用品,并指导学校图书室工作人员推广优秀书籍,向其推荐了国家数字文化网以及渝中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数字资源。

1.3 借助网络,依托数字图书馆来服务贫困地区

渝中区图书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文化共享工程为依托,以地区文化中心为基础建立了分馆,与社会单位开展合作或者以条件成熟的街道、社区图书室为据点建立图书服务站,以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延伸服务手段,构建管理、流通、服务一体化的三级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建成了望龙门、七星岗、菜园坝、大溪沟、大坪、化龙桥6个文化中心分馆和南纪门农民工图书馆,从2012年起先后建立起了21个图书服务站、3个城市街区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并且于2018年、2019年分别推出了手机移动图书馆、渝中区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图书馆服务。在对巫溪、秀山等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捐赠文献资源进行扶贫的同时,也向巫溪县红池坝镇学校图书室工作人员积极推广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向他们介绍了博看期刊,中少快乐阅读平台等资源,使该地区的未成年人与群众也能通过手机便利地享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公平自由地获取知识与信息。

2 现阶段文化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2.1 对精准扶贫要素的把握不够精准

在文化扶贫工作中,渝中区图书馆对前期的调研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对贫困群体没有进行细化与分类,也缺乏与困难地区扶贫对象的深入沟通交流,尚未按照其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进行分类,对其文化资源信息的需要也未进行有效地识别与分析,导致所配置的资源利用率不高,范围太过于宽泛,扶贫工作不能与贫困地区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在实施扶贫工作的时候侧重关注了扶贫的数量,但是对于其是否满足了当地文化资源的现实需求,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2.2 帮扶对象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不足

在贫困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视野有限,教育设施软硬件发展滞后,群众受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的村民除了完成农耕的主业之外,文化生活较为贫乏,业余时间主要靠看电视、聊天、打牌来打发,基本上不阅读,也没有接受过其他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因此,这些地区的村民对信息文献获取的能力极其有限,不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检索工具、使用数字资源,对于如何利用图书馆还存在着意识上的盲区。

2.3 缺乏长期追踪与跟进

由于渝中区图书馆自身工作人员与经费的局限,对贫困地区扶贫项目长期跟进与管理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对于扶贫项目尚未进行长远的规划以及构建长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来保证公共图书馆扶贫项目的常态运行。尚未构建必要的反馈评价机制,针对每一个扶贫项目及其配送的文献资源是否合理、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惠及到每位需要的人、文化扶贫的效果如何等方面都缺少长期的关注与追踪,对扶贫后续的信息跟踪也不到位,导致了帮扶工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几点建议

3.1 精准把握文化扶贫要素

公共图书馆在扶贫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是精准扶贫的必要前提。实施文化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把握扶贫对象,其次要精准把握扶贫项目,在精准把握住了这两点要素的基础上再进行实施与管理,才可以保证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有针对性的、普遍、均等的文化服务[3]。如图1所示。

图1文化扶贫精准识别示意

3.1.1 精准识别帮扶对象

公共图书馆可以争取与巫溪县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合作,由县政府牵头,由村镇干部等人员组成调查小组进村入户走访查看、联系群众,图书馆再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汇总与实地走访考察调研资料来获取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经济来源、文化需求等基本数据,再将贫困地区群众有无接受帮扶的意愿、有无基础设施参与扶贫项目进行划分,最后将扶贫对象确定下来,比如把该地区的中小学及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确定为主要的帮扶对象,为他们分别建立档案卡,并录入扶贫数据库进行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完善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使其处于精确的状态来提高扶贫工作的成效。

3.1.2 精准识别帮扶项目

在确定了帮扶对象后,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设计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项目以及实施的方案。帮扶项目主要集中在资源、活动与其他的特色化项目中。在掌握了贫困地区需求的前提下,综合交通、文化、金融、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科技等项目开展精准扶贫行动。除了以上提及的项目,公共图书馆还应挖掘与宣传该地区的特色,比如利用自身网官或者微信平台对当地文化特色进行数字化宣传,深挖地方文化传统及非物质文化资源并且围绕该地方特色开展活动,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为其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3.2 根据需求精准配送资源

健康优秀且丰富的各类文化资源是引导贫困地区逐步摆脱贫困的精神食粮。公共图书馆若要精准地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适合他们的文献资源,还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贫困地区群众年龄结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情况进行逐一摸底并建立档案,准确地把握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而精准地进行文化服务。例如向贫困地区中小学重点提供绘本及类各种纸质型的图书资源,针对农家书屋除了提供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种植产业以及各类文学图书外,还可以通过开通手机移动图书馆服务、分享图书馆小程序来增加电子图书的借阅等。

3.3 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业

利用地区特色文化来打造地方文化产业是实践精准文化扶贫的重要策略[4]。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如果能因地制宜地与市场相结合,则有利于村民走向文化富民的道路。诸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农业公园,谋求农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带动农村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公共图书馆也可以结合自身在网络信息宣传等方面的经验,利用信息平台对该地区文化特色进行挖掘与宣传。

以渝中区对口帮扶的巫溪县为例,巫溪县地理位置处于重庆东北一隅,目前在经济发展方面较重庆其他区县落后,但却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特色、历史底蕴的地区。巫溪在上古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隶属巫咸国,蕴含独特的巫文化,其融合了天文地理、数理星相、五行八卦。巫溪也是以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区。“明清巫溪大宁河宁厂古镇盐业发达,货运繁忙,富甲一方。万灶盐烟是宁厂古镇最壮观的景象”[6]。除此外,巫溪县境内还有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丘陵地貌,自然植被丰富。依靠这些独特的民俗风情,神秘的自然兼人文景观,巫溪地区完全可以进行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开发。通过地方特色文化的开发与打造,既能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地区自豪感,又能够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交流。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文化扶贫可以此为突破口,帮助巫溪挖掘、宣传这份古老的地域特色文化,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相关的资料,协助地方政府编制文化旅游扶贫规划,并对村民开展相关的培训。具体来讲,一方面,巫溪当地政府对巫溪特有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修护,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作为对口援助单位之一的渝中区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上的优势建设巫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协助巫溪政府打造、宣传富于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神秘的巫文化与原始自然风貌对于城市居民与外国游客极具吸引力。游客来到此地后,不仅可以了解巫溪巫文化、盐文化、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风光,摘草莓、挖野菜,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可以在乡村农家乐里就餐娱乐。把旅游业与当地农业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观光产业、住宿等产业体系,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大有助益。

3.4 开展培训

在贫困地区,受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群众信息文献获取能力极度有限,思想较落后,文化较薄弱。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对贫困地区的村小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图书基本的分类、编目、排架与阅读推广的技能,从而保证当地农村未成年人等群众的基本阅读精神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针对学校师生及农村群众开展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讲座,讲座包含电脑的基本操作与上网,智能手机的上网知识、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各种文献查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村民的信息素养;再次还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特定主题的咨询服务,利用图书馆信息人才优势,组建线上专业咨询服务队伍,通过网络交流、电话沟通,为贫困地区的经济技术与文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掌握与其相关的实用技术;最后还可为当地群众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旅游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旅游业的基础知识、服务技能、烹饪技能及语言等多方面的培训。在乡村地区,会讲普通话与英语的村民较少,加强此方面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同时提高贫困地区村民的综合素质。

3.5 创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首先公共图书馆应该依托全国公共数字文化中心的海量数字资源为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服务。公共数字文化中心早在2016年的年底就推出了“文化精准扶贫计划”,项目设有扶贫课堂、创业帮扶、惠民服务三大扶贫模块,包括农业生产知识、农民就业指导、电子商务创业等乡村地区适用的资源[7]。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应该创新数字服务的模式与方法,为贫困乡村的未成年人及群众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开展更深入的、富有个性化特色的数字信息推送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公共图书馆的扶贫平台,收集村民的不同类型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如用工信息、服务技能、烹饪技能及语言、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及如何获取创业资金支持、资金帮扶等信息。

3.6 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公共图书馆在实施精准文化扶贫的实践中,还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争取得到上级部门与社会各方的支持,抽选工作人员成立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小组,群策群力共同助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

3.6.1 建立交流沟通的合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合作机制:建立精准扶贫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将各类扶贫资源进行整合与分类,完成对人力、政策、项目等资源的优化配置[8]。其次文化扶贫还需要加强公共图书馆与各级政府、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资源互补,以增加扶贫效果。例如协助当地学校图书馆、农家书屋建立信息网站,在线培训当地村民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及农业生产技术,加强与旅游扶贫、特色文化扶贫等项目的融合。

3.6.2 建立问卷反馈机制

为了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公共图书馆还应该逐渐完善扶贫工作中的问卷反馈机制[9]。采用向贫困地区未成年人及群众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扶贫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在项目开始实施后,密切关注项目的动态发展,与参与项目的负责工作人员以及贫困群众及时交流沟通,跟踪项目进展,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方案的优化调整。还有必要梳理扶贫项目各阶段的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并提出可实施性的解决措施,以确保扶贫项目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3.6.3 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考核评估制度是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这需要贫困地区政府部门与公共图书馆合作,构建一套脱贫攻坚的评估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内容包括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文化扶贫、金融扶贫等项目。考核人员分别对上述相关指标进行打分评价,对效果好的要保持完善,对于效果差的要改进方案。通过评估了解文化扶贫工作的现状,并以此来进一步优化扶贫方案措施,推动文化扶贫工作精准持续发展。

4 结语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扶贫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既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参与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参与到文化精准扶贫应该采取的策略:要在精准把握扶贫要素、精准配送资源、充分发掘贫困地区本地的特色资源以及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上下功夫。文化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优势并以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为全面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巫溪渝中区贫困地区
在十八梯遇见巫溪
渝中区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巫溪洋芋”拿到出口欧盟“通行证”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重庆市渝中区传统风貌片区发展思路浅议
展示观摩 借鉴创新
————参加全国十国城市第25届体育教学与科研研讨会有感